【随笔札记】纪录片《生死地·1937年淞沪抗战实录》观后有感

        今天下午,一口气看完了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拍摄的大型高清文献纪录片《生死地——1937淞沪抗战实录》,内心再次被强烈地震撼了。

        该部纪录片共四集,分别为《十日围攻》、《血火熔炉》、《背水再战》和《山河悲壮》,以纪实的手法,全面再现了83年前的这场极为惨烈、无比悲壮的战争。     

        淞沪会战是全面抗战爆发以来的第一场大会战,也是整个中日战争中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在淞沪这块生死地上,国民党将士们在武器装备的劣势情况下,不畏牺牲,以命相搏,以血肉之躯抵挡日军飞机、坦克、大炮的进攻,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妄想,扰乱了日本的原作战计划,点燃了中国人抵御外辱的爱国热情,为后来把日寇赶出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该纪录片中,众多的专家学者给我们详细地分析了此次战争的背景、战争爆发及发展、双方的战略战术、此次战争产生的重大影响,总结了中国军队在这场战争中的经验教训,对决策失误导致战略大撤退变成大溃退进行了深入地反思。

        时任第三战区前敌总指挥之陈诚之子陈履安、参谋本部副总参谋长白崇禧之子白先勇也接受了相关采访,在片中披露了很多相关的战争细节。淞沪会战幸存老兵的回忆、来自台湾、日本和租界的一些日记、文字档案、影像资料等等,使得这部纪录片更详实、更权威、更具有艺术感染力、更震撼人心。

        纪录中的很多片段让我热泪盈眶:片民族危亡关头,无数军人们前赴后继、以死报国,宁死不退;桂军、川军、湘军等地方军队抛开恩怨、千里奔袭、共赴国难;湖北保安团八百勇士死守四行仓库、以命相搏、视死如归;觉醒的国人饥寒交迫中捐款捐物、支持抗战……

        以前看过的很多文章都说在抗日战争中,中国人太怂、太无能、太丑陋,远远望见日本鬼子就不战而溃、四散奔逃。说国民党军队毫无斗志、不断后退、丧土辱国……

        看看这部纪录片里的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军人,面对工业化国家的降维打击,面对武装到牙齿的日本鬼子,是如何同仇敌忾、血浴沙场的!

        有这样的中国人在,中国不会亡!中华民族不会亡!

        在观看这部纪录片的过程中,我一次次被感动,被震撼,被激励!

        《生死地——1937淞沪抗战实录》真是一部很有历史价值、很有民族情怀、很有教育意义的一部纪录片。有时间的话,我想让我的孩子、还有我的学生都来看看这部纪录片。我期望我、我的孩子、我的学生都能牢记历史,肩负重任,努力向前!

        附:纪录片中那些感人至深的片段:

        《歌八百壮士》:    “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你看那民族英雄谢团长!宁愿死,不退让;宁愿死,不投降!同胞们起来,快快上战场,拿八百壮士做榜样!”
            ——四行仓库保卫战幸存老兵唱
        “这个战场就像大熔炉一般,无数部队填进去就熔化了!我们的部队,每天一个师又一个师投入战场,有的不到三个小时就死了一半,有的支援五个小时死了三分之二。”
                                      ——冯玉祥将军
        “我八千健儿已经牺牲殆尽,敌攻势未衰,前途未卜,若阵地存在,我当生还晋见钧座,如阵地失守,我就死在疆场,身膏野革。他日抗战胜利,你作为名将,乘舰过吴淞口时,如有波涛如山,那就是我来见你了。”
        ——参谋长郭汝瑰写给师长的遗书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