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生所想,請聽我說

成功的花,人們只驚羨她現時的明豔!然而當初她的芽兒,浸透了奮鬥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冰心

  曾經,我們如《盲孩子和他的影子》一樣,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怎樣繁華?長大以後,卻在原地兜兜轉轉。夢想,這個永恆的話題,曾感動過多少人的青春?我們想在高處俯瞰無限風光,卻害怕高處不勝寒。可你若不勇敢,誰來替你堅強?

  夢想總會有起航之帆。我們牙牙學語時,門口老樹在長新芽。少年的課堂上,看着老師在勾勒未來的藍圖,夢想之帆已從岸邊揚起。年少的一切都是資本,就連浮雲也可乘風踏浪,掀起滾滾江濤。

  第一次看節目時,我清楚的記得知名演員陳數在講完自己的半生後,說過,如果把人生分爲四個階段:少年,青年,中年和老年,而口紅就可以貫穿一個人的一生。多麼簡單,卻透露着深刻的含義。

  那麼夢想呢?它是我們一生的寫照。在枯木發芽,芭蕉綠了時,你會不會想到,餘生,我會怎樣?揮霍了青春,還可有年華重來嗎?在某一天裏,望盡山川大河。在遙遠的未來,我們感知夢想。

  “樓道的拐角處,人生的轉折點”。高考過後的人都知道,六月的夏天,是怎樣的悲傷和喜悅?迷茫又掙扎着前行,是一種怎樣的體驗?有人說過,“沒有經歷過高考的人生不完整”。的確,總會有渾渾噩噩的人,在爲夢想遺憾,用盡餘生來悔恨。

  但你不覺得這很可笑?悔恨是無能的表現,很多人長篇大論,僅此而已。該渾噩得繼續沉論下去,該努力得一刻也沒停止過划槳。你說你迷失了方向?可夢想如皎皎明月,夜空那麼大,僅此一個,難道看不到嗎?

  沒有所謂的指南針,就一輪明月掛在那裏。可就這樣,照亮了你前行的驚濤駭浪,避過了所有的風險,掙扎前行,最終到達彼岸溫暖的港灣。

  誰說小人物不可以做大英雄?“做人如果沒有夢想,那跟鹹魚有什麼區別”。我偏要做這大英雄,偏要魚躍龍門,翱翔天際。

  我第一次擁有自己的夢想,是在我小學時。我的作文無意被老師拿來唸,獲得了全班的掌聲和老師的表揚。那一刻,我萌生了當作家的的念頭,嘗試翻閱課外書籍。畢竟“讀書破萬倦,下筆如有神”,讀書是寫作的第一步。在上中學時,我去參選徵文,並獲得了獎項。

  在夢想的海洋裏,我拾起一本書,走到魯迅先生的百草園,回憶兒時的歡聲笑語。跨到路遙先生的平凡世界,才知原來苦難是一筆財富。再望朱自清的何塘月色,嚮往生活的美好。

  知道蒲公英的種子爲什麼總在飄嗎?那是她在爲自己造夢,然後在那裏紮根發芽,最後會有更多的蒲公英會同她一般,去看外面世界的沉起沉落,然後繼續自己的夢想。

  有人對於夢想,情願臣服,做一個無認知的木偶,像是吃了一顆毒蘋果,對一切都視而不見。縱容着自己一遍又一遍的無理取鬧。也有人,願踏盡這萬遍山河,走遍萬里路,只爲尋求一個答案,讓餘生不再擁有缺憾。

  多少人願意重溫舊夢?可我不願,夢想等待不起。走一步,再走一步,步步是坎坷,笑到最後是贏家。棋逢對手,那又如何?骨子裏的驕傲讓我們誰也不認輸。

  常常慶幸上帝給我們的不只一扇門,還有窗。黎明的曙光會從這裏投射進來,太陽會從這裏升起。我們看到的是整個世界,透過世界,會看到宇宙萬物。

  夢想,刻在骨頭上,亙古不變。執着於夢想,是因爲它洗滌了我們的靈魂,澄澈了我們的心靈,也爲手中斷了線的風箏,接上了一根有力的繩子。

  在寂靜無人時的夜裏,去看望自己被塵世喧囂的那顆心。輕聲問一下,還記得你的夢想嗎?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