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自我来敲门》意识

这是一本真正意义上的烧脑的书,因为作者想给我们解释清楚:

大脑是如何令心智具有意识的?

为了要解释清楚这个问题,作者先搭了一个框架

  1. 这个框架适用于大规模的系统水平,即神经元回路所构成的大型脑区相互影响、形成系统的水平。

  2. 该框架要与行为心智大脑紧密挂钩。由于它依赖于演化生物学,该框架还要将意识置于演化史的背景下。

  3. 该框架表明了涉及心智产生的脑区在全脑规模上的布局,并就某些脑区如何共同作用产生自我的问题提出了可能的解释。

  4. 该框架需要将意识现象分解为可供神经科学研究检验的成分,结果产生了两个可研究的领域:心智加工自我加工

  5. 探讨系统的微观活动如何建构出宏观活动。

然后澄清了关键的概念

  1. 躯体:躯体是有意识心智的基础。

  2. 原我:大脑的原我结构并不仅仅是与躯体有关,而是密不可分地与躯体联系在一起。产生原我部分的区域在上脑干

  • 与原我结构相联系的正是那些不断用信号轰炸大脑的躯体部位,而大脑又用信号轰炸回击,从而形成一个共振回路。这个共振回路会永远持续下去,只有当大脑病变或死亡时才会被打破

  1. 原始感受:原我的最初也最基本的产物是原始感受,只要个体是清醒的,它就会源源不断地自动产生。

  2. 原我、核心自我与自传体自我:原我产生了原始感受,它是关于存在的感受。下一步是核心自我,与动作有关,具体来说,它涉及有机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最后,自传体自我出现了。这种自我的特征是具有一种自传体的知识,它与过去及未来相关。

  • 正常人类的意识对应着在所有自我水平上运作的心智加工过程。

  1. 多脑区协作:有意识心智也是许多个大脑部位通过流畅的铰链式运作形成的。
  • 最终的意识产物也产生于大脑多个部位,而不是产生于某一个特定的部位,就好像交响乐并不是来自某一位演奏家的演奏,甚至也不是来自交响乐队中的某一群人。对于意识的上层建筑所演奏的交响乐,最奇怪的地方在于:演奏开始之前,乐队指挥明显不见踪影,直至演奏开始后才出现。也就是说,虽然是这场音乐会创造了乐队指挥,而不是乐队指挥创造了这场演奏,但现在引导整个交响乐队的却是指挥。这位指挥就是自我。感受与大脑的叙事机制滥竽充数地拼凑出了这位乐队指挥。自我的形成需要大脑皮层及其皮层下的各个脑区发挥重要的作用。

  1. 内稳态,有意识心智是在生命调控的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生命调控是一种动态过程,简称内稳态。

  2. 社会文化内稳态,内稳态拓展到了社会文化空间,司法系统、政经组织、艺术、医学及技术等成为新的调控手段

总之,百万年以来,无数生物的大脑中都出现过活跃的心智,但严格地说,唯有在大脑产生了具有见证能力主人公之后,才产生了意识,并且唯有在大脑产生语言后,心智的存在才广为人知。见证人是一种附属物,它解释了内隐的脑活动,即心理的存在。

对于意识的神经生物学来说,重要的目标是理解大脑是如何产生这一附属物的,它是与我们如影随形的主人公,我们称其为自我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