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应该离开自己的舒适圈?

似乎大抵上来讲,人们总是希望朝着更加成功、更加伟大的目标迈进的。但是往往阻碍迈出第一步的,就是无法离开自己的舒适圈。

就像读书的时候,定了明确分数目标,列了很多学习计划,最简单的体现,就是例如要考的大学和无数的教辅资料。工作时就更简单了,例如学习一些新技能,换个新工作,希望不必继续忍受压榨和迫害,争取更高的工资,还能够说走就走,自立自强。

也不一定是学习和工作,有时候生活娱乐也是这样。比如想跑跑步锻炼身体,想打篮球变成射手,甚至玩游戏想多上个段位。“明天就开始每天晚上去跑步。”“每天都简单去投200次篮。”“下班回去我就玩游戏。”……到最后都变成躺在床上玩手机。一开始我以为只是动力不足、毅力不行、意志不强、能力不够,现在大概明白,的确是和这个所谓的舒适区(圈)脱不了关系。

舒适圈是一个网络流行语,形容所有人都生活在一个无形的圈子里,在圈内有自己熟悉的环境,与认识的人相处,所以我们感到很轻松、很自在。而舒适区可能算一个心理词汇,指的是一个人所表现的心理状态和习惯性的行为模式,人会在这种状态或模式中感到舒适。

我们常常被催眠的,大抵是说因为我们习惯了已有的生活方式和人际环境,所以形成惰性,每天按部就班,似乎不够精彩,但是很简单舒服。这也就是为什么能够被称为舒适圈的原因吧,干什么都比较舒服。时间久了,大概变成一切习惯性的行为,都是舒适圈中的行为。

有一天我看到这么一张网络图:

不够贴切,至少应该是同心圆的样子,但大概意思还是再说,一个人如果处在自己的舒适圈里面,那他就不能算得上成功的。只有克服恐惧、持续学习、茁壮成长,才能迈入成功。至少能看到一直处在舒适圈是不算成功的。这个观点暂时不辩合不合适,但我却第一次有了不在空泛地概念性理解“舒适圈”这个词语。

这样说起来,一切让人感觉舒适的行为,都困拘在舒适圈内。想要脱离舒适圈,第一步,就是开始做让自己不舒适的事情。这个概念只要不理解成干些歧途的勾当,应该是没问题的。最简单的开头,就是从日常生活,搞得自己不舒适。例如每到周末就习惯了熬夜玩手机,两三点才睡,那就到了12点就关机,把手机放到离床很远的地方躺床上去睡觉。例如每天晚上习惯吃两大碗饭,那就改成每天晚上只吃一碗饭。习惯了掏出手机就看微博微信之类的,就强行打开手机先看看新闻频道……

或许坚持之后,也变得习惯行为,终究还是处于舒适圈内,不过到最后终究还是可能因为动力不足、毅力不行、意志不强、能力不够而一层未变。正如话说:开心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为什么不天天开心呢?有的人也会觉得,自己成功与否,为何在意于他人的定义,我每天过得很开心自己很满意了,也就没有说非得要离开舒适圈。可能他就觉得,完全没有离开的必要。

总有人生活在一个已经习惯但并不轻松的环境里,或者“我猪肉佬何尝不想成为一个伟大的舞蹈家?”是否应该离开自己的舒适圈,本来限制就在自己而已。如果真的是目标明确而动力十足,身体力行而坚持不懈,刻苦奋斗而意志坚定,材优干济而能力强大,或许就根本没有为了所谓成功而离开舒适圈的概念。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