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不曾年輕過?杜甫24歲登上泰山,寫下一首絕世名篇,驚豔文壇

作爲與“詩仙”李白並耀千古的詩人,唐代大詩人杜甫被後人盛讚爲“詩聖”或“詩史”。因爲在他的很多傳世名作中,詩人用飽含熱情的筆墨,生動記錄了大唐帝國由盛轉衰的真實歷史,成爲後世研究唐代發展的珍貴資料。其中,尤其是詩人在安史之亂後創作的詩篇,更是真實地再現了那段歷史。

杜甫一生對國家和人民飽含熱誠,始終以“忠君爲民”爲己任,因此他的詩作總是表現出一種沉鬱頓挫的風格。這樣的杜甫,讓人感動,卻也讓人心情沉重。然而,誰不曾“裘馬輕狂”過?誰不曾年輕過?杜甫也不例外。24歲時,杜甫登上泰山,寫下一首絕世名篇,驚豔文壇。這首詩就是《望嶽》:

望嶽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

在杜甫所有的詩作中,此詩堪稱最大氣磅礴的一首名作。詩人登上泰山,俯視人間,詩中的豪情光耀千古,年輕人真應該多讀讀。這首詩作於公元736年(既開元二十四年)。當時,杜甫只有24歲,正是意氣風發,裘馬輕狂的時候。在家人的支持下,年輕的杜甫懷揣着人生夢想,開始過一種自由不羈的漫遊生活。

歷史上,這是杜甫第2次漫遊。詩人從洛陽出發,與幾位友人一起,一路北上,漫遊到了齊趙平原。那時,他的父親正在兗州做司馬,於是在齊趙一帶,杜甫過了四五年“裘馬輕狂”的快意生活,寫下了很多詩作。這首《望嶽》就是其中最爲著名的一首,驚豔千年。

整首詩用大氣昂揚的筆調,生動描繪了泰山雄偉磅礴、神奇秀麗的景色,流露出了詩人對祖國大好山河的熱愛之情。同時,詩作也透露出了詩人年少輕狂,敢於俯視一切,不怕困難,勇於攀登的雄心和氣概。而且,此時的詩人雖尚未經歷很多俗世人生,但兼濟天下的豪情壯志卻早已顯露了出來。

詩作首聯“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年輕的詩人剛剛登上泰山,心中的喜悅不知道該怎麼形容,剎那間,驚歎、仰慕、讚美……所有的這些情緒一湧而出。這一聯從遠處着眼,既寫出了泰山的高大雄偉,又顯露出了作者站在高山之巔一覽天下的萬丈豪情。這一聯也成爲描寫泰山的絕世之作,後世至今難以企及。

而後,詩作第二聯“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則將視線拉近來描寫泰山神奇秀麗的風光。“鍾”,聚集之意,一下子把天地萬物寫活了。在詩人眼中,似乎大自然很有情致,把神奇和秀美都給了泰山,才創造出這樣一片美麗的世界。而一個“割”字,充滿力量,寫出了泰山因爲高大,似乎可以主宰世界一般。

在這一聯中,詩人不僅把泰山的地勢、特點生動地刻畫了出來,而且還將自己心中兼濟天下,心懷蒼生的雄偉壯志熔鑄在筆尖,顯現了“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創作風格。而這正是當代社會大多數人所缺乏的,特別值得年輕人去好好的品讀和學習。“少年強則國強”,年輕人該有年輕人的姿態,朝氣蓬勃,胸懷大志。

緊接着,詩作第三聯“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從更加細緻的角度來描寫泰山景色。山中雲霧繚繞,層出不窮,令觀者心胸爲之盪漾,以至要“決眥”欣賞。這二字尤爲傳神,採用誇張的手法生動體現了詩人爲神奇縹緲的景觀而癡迷不已的神態。而“歸鳥”一詞,說明雖然已經薄暮時分了,但作者卻久久不願離去。

爲什麼呢?因爲面對祖國的大好河山,詩人心中充滿了讚美和驚歎。他怎麼捨得輕易離開呢?最後,“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二聯,不僅寫出了詩人想再一次登上泰山頂峯一攬盛景的心情,而且也再一次突顯了泰山的高峻雄偉和詩人的心胸氣魄。

後來,杜甫之所以能夠成爲中國歷史上非常偉大的一位詩人,其原因從此詩中就能夠窺見一二。正所謂“情動於中”,詩人一生心懷天下,所鍾愛的自然景物必定也是高大雄偉的。因爲泰山的崇高,不僅是自然的,也是詩人內心的。他登上泰山極頂眺望,正是他內心胸懷遠大志向的外在體現。 這樣的高度,這樣的氣勢,這樣的胸襟,後世如何企及?

(文中圖片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本作者刪除。注: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必究)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