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心的一个度,处世的一杆称。

近来,内心颇为复杂,思来想去,才知自己于不知觉间已陷入矛盾而无法自拔,它们紧紧缠住我,让我脱不了身,定不了心。

回想,当初促使我毅然决然摆脱无聊社交的原因除了不想浪费时间之外,一度坚信:“道不同不相为谋”、“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及“猛虎总是独行,废物才为伍”……可是当内心这种“燕雀安知鸿鹄之志”之根长出芽来,却发现,它越长越孤独。 因为我不愿甚至也不能再和同龄人交流并愉快的玩耍了。所以如果考虑做一切事,说一切话是否会浪费时间,是否会没有意义,长此以往,则会发现人和人完全没必要再继续交往下去了,周而复始,孤独开始。

所以我无法再用“古来圣贤皆寂寞”来安慰自己的“孤僻”,事实证明不被理解的“孤僻”,实在举步维艰,作为一个平凡人,若始终以一种不合群的姿态傲然待人,不共进退,实在不可取;而放弃特立独行,重新融入大群,也属实难受,所以进退两难,实为狼狈。这时候,识时务者就变得十分重要了,根据不同场合不同人,随时切换自己的模式,把握一个度,可这又重新陷入另个困境,我该怎么把握好这个度呢?而且一旦形成某种思维,又该怎么能轻易改变呢?


另外,我们都听过庄子的“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等教诲我们低调为人,谨慎行事的道理。对于此,我欣然接受并且从一而终,可是近来我慢慢的发现,一度的谦虚,不露一点锋芒,别人不仅不会欣赏你,反而会认为你很无能!

所以,一旦我一直不争不抢,不显示自己的才华,不展现自己的鸿鹄之志,别人就很容易将我视为透明人、漠视我的存在,并且不愿试图信信我的能力。所以啊,不能一度低调,低调易被漠视,偶尔得“高调”一点,以便让别人在短暂的交流中佩服与看清自己的内在……不过道理都懂,可是在现实中还是会进退两难,因为我很难让人“一见钟情”只能让人“越品才越有味道”,我很难直接显露我的所有优点,也不喜欢说些“大话”,不过人在社会混,谁又能不稍微去适应下外部环境呢?因而,恰到时机时,我会恰到好处地“高调”一点,去争取属于我的机会与该有的认可!

最后,虽说当今推崇“精致”生活,但一些人对那些整天化妆及穿衣多样的人还是持以不合理的偏见,就比如在办公室,我们三位年轻女老师就显得格格不入,而最突出的那个人便是我。因为我天性爱时尚(潮流)与搭配衣服,且我喜欢每天化个淡妆……可是慢慢的,在与他们的交流中,我发现,他们似乎把我看做一个“花瓶”,认为我是那种只注重外表而不在意内在的人。

我承认我在意我的外表,我为了一个良好的形象,坚持保持早睡早起,再累也会早起去洗漱化妆,每周抽空保持一定的锻炼,控制吃甜食和喝奶茶,学习搭配衣服的技巧……说实话,我热爱这种较为“精致”的生活,但我这样做不只是为了供人欣赏与羡慕,更多的是为了让自己心情愉悦、精神饱满。所以,每天外在的“精致”其实是我内心向上的一种体现罢了,可是人们好像更容易注重外表呢,虽然我极力安慰自己“你没错”,可在现实的关系中,我就显的“花枝招展”,而被人轻视与不屑。同样,进退两难,我也同样无法再用什么“路是自己的,无关别人”之类的大道理去抚慰自己那颗被现实的轻视与不理解所伤害的心灵。

杨绛先生曾说:“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可是人是群居动物,无法一直我行我素,不去再意别人的眼光;无法褪去一切人际交往与人事浮尘;更无法不去适应周围的环境,进而适度的改变自己;因为我们生的自由,但无法活的自由,所以做人行事要有度,为人处世要有称!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