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之光】| 石趣·拾趣·識趣

4月10日,收到簡友文一品的邀請,約我這個石友寫篇有關石頭的趣聞,想想可寫的內容還是有的,就應允了下來。

那是一個平常的日子,老公學生帶着她的小孩來到家裏,老公和學生談課題的事情,我就和小孩玩起了我在外面撿回的一些石頭。

我用一個大的塑料桶把所有的石頭用水泡着,一塊塊樸拙的石頭被水浸潤,露出了本來的花紋和顏色,小孩大叫:“好漂亮啊。”

這些被尊爲“漂亮”的石頭,是我一塊一塊從山裏、水裏、地裏、海邊撿來的,它們出身寒微,靜靜呆在那不爲人識的地方,被我這個喜歡奇異、多彩、幻妙的俗人視爲珍寶,讓她們或與書櫥爲伍,或放於案几亭臺,讓每一個不同於另一個的石頭呈現自己的特色,大放異彩。


蔚藍的海水,讓親近它的人們欣喜、瘋狂,我看着大海掀起的熱鬧,卻讓自己沉浸於白色的沙灘。一塊畫幅一樣的石頭讓我流連,上面若隱若現的樹,看似卻無的珊瑚,該是長了多久,該是怎樣和她分離?我把她捧在手心,我把她帶回放在書櫥,這個三亞海邊的禮物,讓我記住了海的饋贈,一生不可虛度。


看見這塊石頭,讓我很是喜歡和驚歎。看那石頭上的紅色紋理,一時讓人懷疑是人工描摹還是自然天成?她藏在深山,卻彷彿看透了人世間的起起落落,以紅線示警人們,拋物線式的人生,儘管底板褐色,但終能放出紅色的光,而且連綿不斷。橫看側目,彎曲的紅線又像是幾十道拐的盤山路,從河谷通向山頂。因爲石頭的特別,我依然在能讓我安心的書櫥存放。


我一直喜歡黃色,因爲柔和。這塊石頭,讓我沒有任何猶豫地收入囊中。她自然天成的造型,黃綠相間的色彩,是翡翠還是有黃龍玉?讓人無端生出遐想,把她安放在一處不惹眼的地方,仍能吸引欣賞的目光。


俗話說,居無石不雅。在清倉的店鋪,我淘到這塊裝飾的石頭,看那山水,看那奇峯,因其光亮而形神兼備。


梅花香自苦寒來,說的是她嗎?我在一堆撿來的石頭裏,發現了梅花的所在,是相見於河南的少林寺還是桂林的灕江?我愛不釋手,把她珍藏,我想給她弄個架子,讓她的苦寒放出奇香。


來到七彩雲南,居住在地礦大廈附近的姨媽,時不時地給我一個石頭掛件,讓我喜歡上了瑪瑙、翡翠、南紅、琥珀等大自然饋贈的有顏色的石頭。

年輕的時候,恃才傲物,以淺薄的姿態將這些“小資”情調的東西一概斥之爲“俗”,待慢慢認識了這些靈動的石頭,喜愛之情再也不忍,最終失守。那些日子,我在燈下琢磨書中的辯別常識,買個紫光燈掌眼實踐,再鋪一牀的寶物,眼中喜悅與寶物的靈光迅速融爲一體,原來造物主可以這樣將美鑲嵌於世,令人陶醉,感嘆!



看着這塊石頭底部的綠,我拿着她到了一家原石加工鋪給掌掌眼,居然聽到學徒說:“恭喜,你撿到一塊上好的綠石。”他建議我加工成一個掛件,我卻不捨得打破她的原始狀態和她本身的拙樸,我甚至想着,即使我花錢買一塊賭石,也不會探究到底是賠是賺而去敲破原石,我要石頭的棱,我要石頭的恆,我要石頭的魂。


漸漸地,石頭越來越多,我一直想等家中的複式樓裝修後好好安頓她們,卻一直沒有給她們歸宿。那天,從柬埔寨買回的掛在書房的木雕從牆上摔下,斷了一角,心疼之餘,突然想到了那些被我淹埋的石頭,擠擠落落在一角而久不得見天日,只是因爲我的喜歡,她們的風采不得綻放。

從此,再到一地,再看見喜歡的寶物,我只是欣賞,不再一定要據爲己有。因爲我們都是地球的匆匆過客,而石頭,乃天地之精華,山川之魂魄,我們該善待,善哉善哉。

本文由“文字之光社區”助力。

【文字之光】是已立項註冊,自2020年元旦始啓用。

【文字之光】是由文字之光社區居民秉持“爲好文找讀者、爲讀者找好文”的價值理念而設立的專題,專題目前不接受投稿。

廣大優秀作者可以投稿到它的優選專題【金色梧桐】中,編委會從中選出優質文收錄到【文字之光】,並從中精選出最優質文加以推廣。

我們期待你的優雅亮相!你若能甩出擲地有聲、靈動有趣的文字,我們定會用足夠的真誠與你的文字共舞,讓優質的文字發出耀眼的光芒。

我們都是見證官:見證優秀 共同成長

找到我們有兩種方式:
01 在微信羣中搜索【文字之光】。

02 發私信給文字之光的主編韓涵微語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