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要努力入名校?

這兩天看到抨擊影視改編亦舒的《喜寶》,原著中喜寶作爲一個很典型的底層往上走的女性代表,是非常理性和目標性的,但亦舒的《喜寶》是爲了讓我們不成爲喜寶,因爲喜寶還是因爲底層的物質制約,淺薄地停滯了她的人生。

我們一直提倡女兒要富養,這個富養更多的是見識的富足。而有見識的家庭環境,物質的富裕確實是很重要的一塊,物質富裕一定程度會減少父母因養家餬口的瑣碎狹隘孩子成長過程中世界觀、價值觀等的形成。當然,物質富裕這不是絕對的數字。

一項對貧窮家庭孩子的智力研究表明,孩子的聰明與否,只有2%是來自於基因的貢獻,而絕大部分是來自於環境的影響。基因的表達,需要豐富的環境刺激,而貧窮家庭的孩子,所處的環境極其匱乏,即使他們本身具有優秀的基因,也無法被喚醒發揮作用。

成長的環境不僅會影響到孩子品行的培養,還會直接影響他們的智力發育。

而豐富的環境刺激,不斷地促進這些孩子的大腦發育。但其實豐富的成長環境,並不等同於優越的物質環境。它需要的是父母、學校對於孩子成長的關注。古有孟母三遷,現有擇城再擇校的高考參考建議。

因爲我們沒法給孩子任何實質的東西,但良好的教育會讓他們終身受用。不過要澄清的是,良好的教育讓孩子終身受用的原因,可不僅僅是知識。更重要的,是良好的教育讓孩子和一羣優秀的同齡人待在一起,他們能形成一個未來社會精英的社交網絡。

考上北大清華的那些人,並不是意味着你在這些名校,能學習到其他大學學不到的知識,而是意味着你加入了一個未來精英的俱樂部。

同樣地,北上廣的生活遠比家鄉二、三線城市的生活更爲艱難。

但是,留在北上廣,你就有更大的機會和優秀的人一起工作,一起成長。這就是我們不斷上進的根本原因,因爲我們每向前一步,我們就能加入到有更多、更優秀人的階層。如此往復,我們才能打破階層固化,從底層踏實地往上走。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