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28 渠道的驗證

之前關於測渠道的想法,挺不成熟的,再迭代一下。

渠道我現在理解有兩種,一種是自建渠道,一種是利用渠道。自建渠道又分公域和私域,公域的話包括淘寶京東拼多多等,私域的話主要是以微信爲主的社羣。利用渠道最直接的就是找網紅賣貨、找自媒體做分銷等等。

以及,做渠道,本身是一個品牌商,還是一個經銷商,最大的區別是目標和利潤不同。

目標來說,品牌商投網紅轉化沒做好,可以安慰自己當做品牌了,經銷商卻不行,基本目標就是出貨。另外一個不一樣的是,渠道可以藉此來摸清消費者的行爲,測試不同產品可行性,品牌則只賣自己的貨。

利潤不同,指的是品牌自己賣貨掙的是品牌溢價+渠道的錢,渠道則只掙一份錢。

利用渠道

如果是以賣貨爲目標的話,那花錢買流量看產出是更簡單直接的,這個邏輯下,“利用渠道”離目標會更近一些。

利用渠道的話,找頭部網紅對新產品不友好,ROI不一定划得來,腰部網紅是可選項,或者也別網紅了,粘性好的KOC就可以。

自建渠道

自建渠道在怎麼選上有一個有趣的問題?淘寶京東很難做的情況下,要不要做視頻號、抖音快手小店?

我理解如果是長期主義、賣自己的產品,那做視頻號這類渠道,肯定沒有問題,問題是,如果當下最關鍵的是要出貨,要不要先做這個?我的傾向性上是要先緩緩。緩緩的原因就是離出貨太遠,建此類渠道需要的不是渠道的能力,而是內容營銷方面的能力。

那要不要做社羣呢?這個同樣有矛盾,它離出貨沒那麼遠,但還是要求先具備運營社羣的能力。

那做淘寶呢?一個基本常識是公域流量越來越貴。

so,怎麼選呢,且待我再升級(最好是實踐出真知啦!)。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