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38《學會喫飯》【美國】艾麗莎·鮑曼

前言:

生命許多的掙扎及痛苦來自過度執着於想要的事物,對於可能造成問題的事情卻充滿恐懼。正念允許我們通過察覺自己的過度反應以及考慮其他的可能性,來放下一部分的掙扎。

正文:

一、正念飲食的概述

所謂的“正念”就是指不加批判的察覺你的內在世界和外在世界。正念飲食是我們通過訓練自己的內在美食家,幫助自己享受喜愛的食物、選擇自己享受的食物,以及在自己不需要或不想喫的時候,將食物留在餐盤裏。這個方式的依據是我們從科學角度對身心自我調控,而不是意志力或嚴格的自我控管。其核心包括以下四個元素:a.靜坐; b.瞭解你的意志力量; c.擁抱而非對抗食物; d.感受科學調節的影響;


二、正念飲食的原則

盲目飲食最糟糕的一點是,它讓我們喫的更多,卻享受更少。過去,我們沒有太多的選擇,沒有足夠的食物,大部分人需要進行繁重的勞力工作來養活自己。這時候,盲目飲食可能還行得通,但現在我們大部分人所居住的世界已不同以往。因此我們需要通過節制來控制自己的飲食,會減少我們對於飲食、社交甚至生活的享受。《一個新世界》的作者艾克哈特·托勒寫到:“你所對抗,會增強;你所抗拒的,會持續。”愈抗拒,渴望愈強烈,漸漸地失去抵抗的能力,開始暴飲暴食,不僅不能瘦反而增重。正念飲食是介於盲目飲食與節制飲食之間的中庸之道,需要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1.只有你瞭解自己的身心需求;沒有人可以告訴你目前有多餓,或什麼時候喫得夠飽了,只有你自己知道自己的真實情況。

2.你可以利用想法及感受來了解自己,而不是懲罰自己;學習開放面對你的身體、飲食習慣、你對某些食物的渴望,以及你的情緒的真實狀況;而不是你認爲它們“應該”處於的狀態。

3.沒有不好的食物;某些食物的營養價值的確比較高,但是沒有任何一樣食物是絕對被禁止的。沒有絕對正確或錯誤的食物,選擇的食物只有不同程度的價值及滿足感。

4.計算熱量是重要的;當你知道自己所喫的食物或想喫的食物的熱量效果時,你就可以爲自己該喫哪些食物、喫多少,做出有智慧的決定。喜愛的食物可以選擇少量且足以滿足就好,捨棄相對不喜歡或不需要的食物。


三、什麼是正念飲食?

1.刻意以不批評的方式,留意自己與食物以及進食的當下所帶來的經驗。

2.漸漸察覺到每個當下的內在(想法、情緒、飢餓、味覺、飽足感等)以及外在(各種食物的營養價值)。

3.學習分辨生理飢餓感與其進食的誘發因子(例如強烈的情緒、想法以及社交壓力)。

4.儘可能選擇自己喜愛又能滋養身體的食物。

5.感覺每一口食物所帶來的味覺變化。

6.察覺肚子如何漸漸飽足,喫飽的時候又是怎麼樣的感覺。

7.利用營養成分及熱量的知識來選擇喫什麼、喫多少,以滿足個人的健康需求。


四、如何進行正念飲食?

1.留意自己的飢餓感飢餓感是身體告訴我們,它需要更多養分時所出現的訊息。你的腹部有哪些感覺?你在低血糖時有怎樣的感覺?嘴巴開始流口水是怎樣的感覺?書中介紹了一個飢餓感十分量尺,一分是“完全不餓”,五分是“中等飢餓”,十分是“非常飢餓”,我們可以學習去留意身體在不同飢餓程度的變化,然後做出明智的進食決定。比如你可能決定在晚餐一小時前喫點東西避免晚餐時過度飢餓,也許這把飢餓感分數從八降到六,或者因爲飢餓感分數只有四分,你決定這時候不需要喫點心。飢餓感訊息可能來自腹部,也可能來自身體的其他部位,我們可以學習留意不同程度下不同的飢餓感訊息,以此來辨別什麼時候是中等程度的飢餓(五分),或是一點餓(三分)。

2.留意自己的味覺滿足感當我們飢餓的時候,食物會顯得特別好喫,這是因爲當我們需要能量的時候,味蕾變得比較敏銳,但當我們繼續進食的時候,味蕾很快就會疲乏,食物變得不再那麼美味,通過練習和觀察我們知道什麼時候可以停止喫美味的食物,即從美味喜愛的食物中獲得最大的愉悅感、最少得熱量。一旦味蕾疲乏了,同樣的食物喫再多也不會重新這些味蕾。味蕾的敏銳度可以被不用的食物刺激,但是對這類食物的味覺也會賤賤地減弱。

3.留意自己的飽足程度

留意味覺滿足感,可以協助我們在用餐時什麼時候所喫的食物分數開始下降,留意腹部飽足感,可以協助我們決定什麼時候可以停止進食。我們可以給腹部飽足感打分1分(空的感覺)到10分(前所未有的,一般是節慶聚餐或暴食後的狀態)。我們可以與飢餓感量尺一起運用飽足感量尺。用餐時,飢餓感會下降,飽足感會增加。用餐後,隨着時間過去,飽足感會下降,飢餓感會增加。


五、正念飲食的一些知識

1.我們最喜歡喫的食物,很有可能是過去傷心時候父母給你的食物,或是家裏有慶典的時候拿來慶祝的食物。而這些食物往往是髙澱粉,高糖,高脂。這是因爲我們的原始祖先經常處於飢餓狀態,經過多年的演化,大腦被設定在喫下高熱量食物時獎勵我們。

2.我們每個人每天需要的卡路里數是:每公斤25~30千卡;當然如果換成時間來計數的話:就是每小時100千卡。

3,一個人每頓飯喫的數量和同時就餐的人數成正比。五個人一桌喫飯,肯定比兩個人一桌喫飯,喫得多。


六、結語

在任何一種情況下,喫飯都是可以理解的。不要過多的苛責自己,當我們不斷地培養我們的味蕾,培養我們的感知力,不斷地對自己有愛,有寬容,去體驗那個食物的時候,你就會喫得越來越健康·。而假如我們不斷壓抑自己,說這個絕對不行,那個絕對不行,你反而會朝着錯誤的方向越走越遠。這就像教育小孩子一樣,如果整天強調不能做什麼事情,他往往就會去做那個事情,最後變得越來越叛逆。但如果你整天去發現這個孩子身上的優點,不斷鼓勵他,引導他,給他激發更大的夢想,他就會體會帶生而爲人的一種快樂,他自然就會變得越來越好。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