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不再,百年老店全聚德路在何方

配圖來自Canva可畫


早年北京坊間一直流傳着這樣一句俗語:“不到長城非好漢,不喫烤鴨真遺憾”。不過,如今想要一覽長城雄偉壯麗的人,依舊是絡繹不絕。但去品嚐百年老字號“全聚德”烤鴨的人,卻已變得寥寥無幾。


隨着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可以品嚐的美食也變得琳琅滿目。對於做烤鴨的全聚德而言,時代浪潮下,全聚德原有的產品優勢自然減弱了不少。實際上,像全聚德這種因爲創新力度不足,而導致口碑下滑的老字號也不在少數。瞭解全聚德目前的現狀,或許對老字號在接下來如何創新,會有更多其他方面的思考。


全聚德遭遇老年危機


作爲“烤鴨第一股”的全聚德,曾經是與天安門、長城等名勝古蹟齊名的北京必喫特色小喫之一,而時過境遷如今它的境況卻大不如前。全聚德日前公佈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公司前三季度營收5.16億元,同比減少56.71%;歸母淨虧損2.02億元,同比下跌484.40%。


難以令人滿意的財報,將全聚德的“老態龍鍾”顯露無疑。作爲一家老式餐飲品牌,全聚德所傳遞出的“老”是全方位的。比如,長期以來全聚德的經營模式欠缺新意、菜品昂貴且墨守成規、就餐環境老舊、服務態度傲慢等問題,使得其在各個方面,表現得越發乏善可陳。


近年來,老字號全聚德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之下,逐漸被一些後起之秀,諸如大董、四季民福、便宜坊、局氣等當地的新興品牌趕超。和全聚德相比,這些品牌在服務、菜式等多方面都略勝一籌,因此它們更受當地人的歡迎。


此消彼長之下,全聚德原有的本地客源開始縮水。本地發展不順之後,全聚德又打出了“旅遊餐飲”的招牌,寄希望於外界慕名而來的遊客來此消費。之前憑藉着這張“招牌”,全聚德過的倒還算差強人意。


然而,今年由於疫情反覆導致旅遊人數銳減,這就使得它的客源直接變少、銷量也出現直線下滑。“旅遊餐飲”這張牌也變得不再好打,這無疑讓它的處境更加雪上加霜。


目前看來,像全聚德這樣的傳統老字號,在不做改變的情況下,很難在新市場的激烈競爭中增加其吸引力,轉型已是勢在必行。


“年輕化”轉型並不理想


作爲一家有着百年曆史的老字號,無論是從時間長度上看,還是從近年的財報表現上看,全聚德確實已經步入“老年”。然而全聚德卻並不“服老”,面對逐漸下滑的態勢,全聚德近年來也進行了多次轉型嘗試,可效果卻不盡人願。


今年上半年,全聚德爲緩解疫情影響,實行了“年輕化”改革,但卻並不理想。比如統一門店菜品價格和製作、全面取消服務費、上線外賣平臺、建立社區微信羣、嘗試直播帶貨意圖打造私域流量等。從新發出的三季度財報來看,這些措施之下,全聚德營收仍未有明顯起色。


其實,早前全聚德就曾多次在經營模式上嘗試改革,但都未有明顯成果。比如佈局海外、調整開店模式、開創或收購其他子品牌、親自下場試水外賣業務等,全聚德一直在嘗試尋求新的出路,結果卻因急於擴張,反而迷失了方向,致使其在轉型的過程中面臨更多壓力。


在這一些因素作用之下,全聚德的業績下滑等新老問題也開始一一出現。在多次探索無果的情況下,它在業績下滑的路上更是越走越遠。曾經的中華老字號,也逐漸難副“北京名片”這一響亮名頭了。


老字號難靠名聲打天下 


老字號褪去明星光環,與人們的消費觀念轉變不無關係。


如今,消費的羣體日趨年輕化,90和95後已經成爲了當下的消費主力。追求新鮮感的年輕人,並不像老一批消費者那麼“念舊”,全聚德自身所積累的品牌認可度,在這羣人面前逐漸喪失其最大的優勢。而過去那種老套的經營模式、舊時的高門大樓裝飾、乏善可陳的菜品,對這些我行我素的新生消費羣體的號召力,也已經大不如前。


另外,隨着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烤鴨已經不是唯一“解饞”的選擇。作爲建國初期用來“打牙祭”的烤鴨,在時代的洪流下對當代人的吸引力,已經變得十分蒼白,全聚德靠一隻鴨子打天下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正如“過氣”的全聚德一樣,其他中式正餐的老字號品牌,在替代性強的餐飲行業中,應對新老交替的消費變化時也顯得有些力不從心。


加之,如今人們的消費觀念逐漸由喫得好向喫得健康轉變,老字號品牌仍然還是沿用着之前的飲食習慣,菜品跟不上當下時代,缺乏創新就難以在新環境中立足。雖然人們有時也會想念這些“老味道”會想要去嘗一嘗,但經常喫的概率極小,這樣一來老字號的存在感就更加微乎其微了。


如今的老字號,似乎除了舊時名氣,已經沒有其他可以仰仗的了。過去它們靠打名人牌、歷史牌、文化牌活得很滋潤,但是如今這一套已經不被人們所接受了。


老字號永葆青春的祕訣


根據中國品牌研究院的調查數據顯示,我國的老字號企業從建國初期的 16000餘家到現在僅僅剩1600多家,存活率僅有10%。而老字號要想在未來做那剩餘的10%,找準方向進行大刀闊斧地改革勢在必行。畢竟,創新是一個企業永久的動力,老字號只有順應時代,在模式、產品、服務等方面持續推陳出新,才能永葆青春。


在這一點上,有些老字號就做得很好。比如五芳齋的大腦洞廣告宣傳、大白兔跨界製造的奶茶香氛,都是吸引顧客的不二法門。另外,諸如海底撈這樣的新興品牌,也有諸多地方(比如它的服務品質)值得老字號學習借鑑。


其次,高高在上的老字號還需要“放下架子”,傾聽用戶需求才會更得人心。發展不好的老字號多是口味差強人意、價格卻與日俱增,從而受到消費者厭棄。而老字號要想活起來,還是要在保質量、拼服務、平民化等方面下功夫,只有這樣才能抓住消費者的心,達到長盛不衰的目的。


另外,老字號發展多年,也有着其他新興品牌無可替代的特色。對於老字號而言,如何在消費市場發生變化的情況下,在保留特色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就值得其長期探索了。當然,老字號的改革也不會一帆風順。但是隻要老字號能夠放下身段、改進服務、提升品質,重新贏回用戶的信任,那麼它重新贏得市場的認可,也就不遠了。


文/新零售外參記者王茜,公衆號ID:xlswaican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