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遠見—高雄2

關於高雄,它承載着太多的故事,作爲城市的遠見的第一篇,看完之後,我獲得了很多啓發,也獲得了很多關於城市發展建設的認識。

城市的遠見這個名字就很有意思,遠見即是對城市規劃建造者願景的描述,也是對這座城市的描述。

劇中有提到一個地標性建築,叫做打狗停車場,查百度發現它就是所謂的打狗鐵路故事館,也是爲高雄港站的大門(打狗爲高雄的舊稱),前身原是1900年縱貫鐵道南部線通車時的“打狗停車場”。

1908年臺灣縱貫鐵道全通時,將第一代的打狗車站搬過來此地。

高雄港車站歷經客運興盛期,也是大型貨運集散終點站。但隨着客貨運急速萎縮,2008年面臨了停駛的命運。

在環繞高雄市的臨港現鐵路系統中,此館是最完整保存了車站、月臺、號誌樓的站區遺址,館內並設有鐵道資料室供民衆閱覽查詢。

換做是在大陸上的話,或許這些地標性建築很難保存的這麼完備。

這也給我們城市化建設帶來了很多啓發,在大力建設城市過程中,也不能忽視了對歷史性地標性遺址建築的保存,那是城市文化的象徵,也是一個民族文化的內核。

高雄港市合一,既是一座地理位置特殊且重要的港口城市,也是一個直轄市。

它位於臺灣的西南部,西扼臺灣海峽,南臨巴士海峽,地理位置十分特殊。

高雄此外還有着便捷的陸運系統,交通十分方便。它是臺灣第二個建有捷運系統(MRT)的都會區,服務範圍涵蓋以市區內爲主。

高雄國際機場位於高雄市南側的小港區,它是臺灣第1個設有機場聯絡軌道系統的民用機場,旅客除了可以通過公路與市區連接外,還可以乘坐高雄捷運往來市區。

對於臺灣的瞭解大多是在課本上認識到的,關於高雄的交通更是一無所知,在看了這個視頻之後,也發現高雄的陸運系統是值得學習和借鑑的。

視頻當中也是使用的繁體字,多說國語,我猜測高雄的市民大多也是以閩南語和國語這兩種作爲主要語言,百度的詞條也驗證了我的想法。

高雄出口工業是以高科技爲主,它的文化也有很濃重的地域特色。

城市容納是文化的容器。

高雄市作爲是南臺灣的文化中心與近代臺灣與外國聯繫的重要窗口。

它的文化是受過西洋文化和歐美文化所影響的。

而近代文明和西方文化的傳播,也使得高雄表現出一種獨具特色的地方文化,無論是飲食,音樂,還是藝術,民俗。

一座城市本身就是一個龐大的博物館,有着豐富的文化內涵。

因爲高雄的歷史悠久,因爲它的獨特地標,因爲市民爲三百尺的愛河溼地遊行,這座城市被賦予了更多的故事。

城市是一個文化的集聚體,它輻射和吸收了一個地區的人文特色,創造了地區文化,地域特色。

它更是一個複合體,在經濟,科技,交通,甚至政治文化上都發揮着重要且突出的作用。

它滿足人們基本生活需求,滿足人們物質生活層面的需要,豐富文化生活,發揮着它所扮演的文化載體的角色。

人們在城市中接受着文化的薰陶,被它所影響,也爲它所沉醉。

城市是一個記憶體,是有回憶的。

高雄不僅承載着市民的期望,也承載着一段歷史,見證着一路的成長和發展。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