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膽囊息肉的中藥配方

徐智醫典專家團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主任醫師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普通外科副主任;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膽道外科學組委員;《中華消化外科雜誌》特邀編委

膽囊壁向膽囊腔內突起或隆起性病變

一般無症狀,多在體檢超聲檢查時發現

有臨牀症狀和惡變傾向的息肉須手術治療

多爲良性疾病,少數可發生惡變或是惡性

疾病定義

膽囊息肉(gallbladder polyps)是指起始於膽囊壁、向膽囊腔內突出或隆起的病變。由於此類病變在術前只能在超聲檢查下才能看得見,且多無臨牀症狀,屬很多疾病的統稱,且難以在術前進行良、惡性的定性,因此常稱之爲“膽囊息肉樣病變”。(polypoid lesion of gallbladder,PLG)

流行病學

國內報道膽囊息肉在健康人羣的發生率爲1%~10%,男性稍多於女性。據2017年歐洲多學會聯合指南顯示,膽囊息肉的發病率約爲0.3%~9.5% 。約有5%的膽囊息肉認爲是腫瘤性息肉,也就是具有癌變的傾向。

疾病類型

從病理學角度,可將膽囊息肉分爲非腫瘤性息肉和腫瘤性息肉兩大類,以良性病變居多。

也可以按照腫瘤是否惡變或有否惡變傾向分爲:

1. 早期膽囊癌約佔2%。

2. 有惡變傾向的病變包括腺瘤和腺肌症,佔8%;其中腺瘤癌變率較高。

3. 無惡變傾向的病變 主要包括膽固醇息肉或稱爲膽固醇沉積症(約佔85%)、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又稱爲肉芽組織性息肉)、纖維性息肉、淋巴樣息肉、混合性息肉及腺瘤樣增生、黃色肉芽腫性膽囊炎、組織異位症等(共8%)。以膽固醇沉積症最多見。

參考資料

[1]

人衛第九版《外科學》(2018年).

[2]

趙玉沛,等.外科學第三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5.

展開全部

上一節:就醫

下一節:預後

以上內容由徐智主任醫師參與編審

專家講堂

更多直播

回放

17:00

11/02

從清晨到凌晨:神外醫生和他持續15小時的開顱手術

回放

18:29

10/29

卒中防治 面面觀

百度健康醫典內容僅供醫學知識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專業診療意見,具體決策請遵醫囑

病因

徐智醫典專家團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主任醫師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普通外科副主任;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膽道外科學組委員;《中華消化外科雜誌》特邀編委

由於膽囊息肉是很多膽囊疾病的統稱,故病因各異。

基本病因

膽囊息肉或許與如下因素相關:

膽固醇代謝不良

膽固醇異常可能導致膽囊膽固醇息肉的發生。

慢性炎症

慢性炎症可能會導致炎性息肉。刺激可以使膽囊黏膜增生,突出而形成炎性息肉。

有一種黃色肉芽腫性炎症,有學者認爲可能是膽囊上皮增生和肌層肥厚的特殊結構(R-A竇)被濃縮的膽汁與黏液所堵塞,逐漸膨脹甚至破裂,R-A竇內的膽汁和黏液進入臨近組織引起炎症反應,同時膽汁又降解爲不溶性的膽固醇和脂質,使組織細胞彙集增多,從而形成黃色肉芽腫。

誘發因素

研究提示,年齡雖然不會直接導致膽囊息肉的發生,但與發病也存在一定關聯,50歲及以上者發病率相對較高。

上一節:就醫

下一節:預後

以上內容由徐智主任醫師參與編審

專家講堂

更多直播

回放

17:00

11/02

從清晨到凌晨:神外醫生和他持續15小時的開顱手術

回放

18:29

10/29

卒中防治 面面觀

百度健康醫典內容僅供醫學知識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專業診療意見,具體決策請遵醫囑

症狀

徐智醫典專家團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主任醫師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普通外科副主任;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膽道外科學組委員;《中華消化外科雜誌》特邀編委

大多數患者沒有症狀,有些患者會出現一些不典型的症狀,如上腹部偶爾疼痛、噁心、嘔吐等。

臨牀表現

膽絞痛

主要表現爲右上腹不適、右上腹或隱痛,甚至表現爲右肩部放射痛,後背放射痛等,以進油膩食物後加重,用解痙藥可以緩解症狀。

醫生查體時可發現右上腹或上腹部的輕度壓痛,常無反跳痛,亦無腹膜炎的表現。

慢性膽囊炎的表現

除膽絞痛外,還可以出現噁心、嘔吐、厭油膩、腹部脹滿、腹瀉、消化不良等消化道症狀。

急性膽囊炎的表現

有時患者會病情加劇,出現全身乏力、不適、發熱等全身炎症反應,還可以出現梗阻性黃疸的臨牀表現,尿黃或尿色加深,全身皮膚、鞏膜黃染等。

同時,患者可能出現消化道症狀,如惡性、嘔吐、腹脹、食慾不振、厭油膩、肩部或背部放射痛等;局部表現上腹或右上腹的疼痛,腹脹。

醫生查體時可發現上腹侷限性腹膜炎,如壓痛、反跳痛和肌緊張,並出現特有的Murphy徵陽性,即手拇指頂住右肋緣和腹直肌外緣的交角下方、患者主動呼吸,如果炎症增大的膽囊壁觸及手指,就會出現保護性的呼吸暫停。

特殊表現

一些特殊類型的膽囊息肉,如黃色肉芽腫性息肉,當炎症侵犯膽囊周圍組織(包括胃、十二指腸、橫結腸、膽管等),可能會形成各種形式的粘連、內瘻、腸梗阻或消化道出血等表現。

膽囊異位胰腺可以表現爲血、尿澱粉酶增高等膽源性胰腺炎的臨牀表現。

膽囊異位肝臟可以出現右上腹痛、膽道出血、組織炎症、脂肪變性、膽汁淤積甚至肝硬化等。

膽囊異位胃腸黏膜可有分泌功能,可以產生炎症和潰瘍等。

上一節:就醫

下一節:預後

以上內容由徐智主任醫師參與編審

專家講堂

更多直播

回放

17:00

11/02

從清晨到凌晨:神外醫生和他持續15小時的開顱手術

回放

18:29

10/29

卒中防治 面面觀

百度健康醫典內容僅供醫學知識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專業診療意見,具體決策請遵醫囑

就醫

徐智醫典專家團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主任醫師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普通外科副主任;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膽道外科學組委員;《中華消化外科雜誌》特邀編委

當患者無臨牀症狀,無惡變危險因素,醫生會建議患者追蹤觀察。如果息肉不再增長,保持穩定,定期超聲檢查即可。

就診科室

肝膽外科、普通外科、消化內科

相關檢查

醫生大多建議患者接受超聲檢查。該檢查無創、方便易行、廉價、對膽囊息肉的診斷爲首選檢查,尤其對膽固醇沉積症、膽囊腺肌症等,都有獨特的影像顯示,是常規體檢、隨訪的必備設備。

當懷疑有膽囊腺瘤或膽囊腺肌症,甚至膽囊癌時,醫生會安排強化CT幫助瞭解腫瘤的確切大小、血供情況、周圍淋巴結的情況、腫瘤組織與膽囊壁、周圍肝組織之間的關係,以幫助診斷和進行鑑別診斷。

有時醫生也會安排磁共振胰膽管成像(MRCP)瞭解膽囊、膽囊管和肝內外膽管有否變異、有否其他膽道疾病等,以幫助和進行鑑別診斷。

鑑別診斷

膽囊結石

膽囊息肉最需與膽囊結石相鑑別,有時膽囊息肉可以和膽囊結石並存,且臨牀表現相仿,無法從臨牀表現上進行鑑別。

需要靠超聲檢查進行鑑別診斷,最主要的特殊鑑別點是:膽囊結石多表現爲強回聲、後方有聲影、且隨體位移動,而膽囊息肉多表現爲低迴聲、無聲影,且不隨體位移動。

慢性膽囊炎

慢性膽囊炎從臨牀表現上易於和膽囊息肉混淆,主要靠超聲檢查或CT檢查進行診斷和鑑別診斷。

慢性膽囊炎的超聲檢查影像學特徵是膽囊壁增厚,且爲瀰漫性增厚,黏膜像完整,無中斷。也有膽囊壁侷限性增厚的情況,但黏膜像一定是完整的,無中斷。

膽囊癌

膽囊癌早期也無明顯的臨牀表現,等到腫瘤長大,堵塞膽囊頸部或膽囊管,或侵犯膽總管或周圍組織如肝臟、胃、十二指腸或結腸時,則出現相應的臨牀症狀和體徵,如急性膽囊炎、急性膽管炎、梗阻性黃疸、消化道梗阻等。

從超聲檢查看,膽囊癌的主要影像特徵是:腫塊較大、基底較寬、與膽囊壁界限不清、黏膜中斷、甚至侵犯膽囊壁、有血流信號等。

其他

當發生膽囊內膽汁淤積時,膽囊過度充盈,排空障礙,超聲影像特點爲,與膽囊壁無關的不定型有回聲物,無聲影,改變體位移動緩慢,有懸浮或漂移感等。

還有一些少見的膽囊變異,如膽囊摺疊等,需與膽囊息肉相鑑別。

上一節:就醫

下一節:預後

以上內容由徐智主任醫師參與編審

專家講堂

更多直播

回放

17:00

11/02

從清晨到凌晨:神外醫生和他持續15小時的開顱手術

回放

18:29

10/29

卒中防治 面面觀

百度健康醫典內容僅供醫學知識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專業診療意見,具體決策請遵醫囑

治療

徐智醫典專家團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主任醫師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普通外科副主任;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膽道外科學組委員;《中華消化外科雜誌》特邀編委

膽囊息肉以外科治療爲主,但並不是所有的患者都需要接受手術治療。醫生會根據超聲檢查結果,結合患者病情進行綜合評估,做出治療決策,決定是否進行手術切除。

急性期治療

如果膽囊息肉出現了急性膽囊炎,膽管炎,膽源性胰腺炎,需按照不同的疾病急診治療原則進行。

一般治療

主要是針對膽固醇性息肉進行的飲食指導,如:

少喫油性食物,包括動物油、食用植物油、乾果、堅果等;

加強鍛鍊,增加脂肪組織的消耗,增強機體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減肥,減少組織的脂肪量等;

如果有血脂過高的合併症,需要內科降血脂治療。

藥物治療

主要是針對膽固醇性息肉的藥物治療。膽固醇沉積症的藥物治療效果不確定,可以服用膽汁酸鹽1~3個月,觀察膽固醇沉積症是否變化或消失,如果有效則繼續服用。如果無效,建議停藥。

手術治療

由於膽囊息肉幾乎無明顯的臨牀表現,故其檢出主要靠超聲檢查,定期(3~6個月)、連續的隨訪至關重要。對以下情況均應行膽囊切除術以防癌變:

膽囊息肉直徑>1cm;

息肉基底寬廣;

單發息肉;

息肉合併結石;

年齡>50歲;

患者擔心癌變的想法強烈,要求手術者。

但以上六點不是鑑別息肉良惡性的診斷標準,只是以惡性病變的概率大小在臨牀上判斷的指標,如息肉直徑<5mm,多發,年齡<30歲,惡變的概率<5%;而息肉基底寬、單發、合併膽囊結石或年齡>50歲,惡變的概率約爲15%。

病變特徵

處理方式

直徑<7mm,單發或多發

病情穩定,則可3~6個月超聲檢查一次,如果息肉無明顯變化,繼續觀察。

影像學檢查提示息肉體積突然變大

如果短期內息肉突然增大,且有腹痛、噁心等不適的情況,需要儘快到醫院就診,接受手術治療。

懷疑惡變或直徑超過10 mm

如果無微創手術條件,需要行開腹膽囊切除術,術中根據冰凍報告病理結果,決定是否再行進一步的手術治療。

懷疑惡變或直徑不超過10mm

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術中根據冰凍報告病理結果,決定是否再行進一步的手術治療。

中醫治療

有學者認爲,對於無手術指徵的膽囊息肉,進行中藥治療可以有效緩解息肉的生產速度。有學者對息肉的中醫中藥治療通過深入研究,提出兩個成熟的方案供選擇。

第一個方案是烏僵薏四湯:由柴胡、法夏、三棱各9克,枳殼、烏梅,殭蠶、白芥子各10克,薏苡仁30克,白芍、連翹各15克,甘草6克成方。

第二個方案是山楂10克,杭菊花10克,決明子15克,煎湯代茶飲或飲用綠茶。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