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身作则做榜样

      龙贵欣 18汉本1班

18208659442

我国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曾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如果一个人连自己对自己的行为都管理不了,那又谈何去管理别人呢?正如作为教师,自己都不能言行一致,又怎么能够去要求你所教的学生能够按照你的要求去做呢。所以,在你对别人提出某些要求的时候,首先得看看自己有没有以身作则,为别人树立一种想要去学习并便血的榜样。

材料中,著名教育家张伯苓一直以来都很注重学生的文明礼貌教育,可当他劝告学生不要抽烟,烟对身体有很大的伤害时,却遭来学生反问。为了让学生真正知道吸烟有害健康,张伯苓就当众销毁了自己的所有与烟有关的,并与学生一起约定戒烟。这就是作为一名教师该做的,如果当时张伯苓只跟学生说不能抽烟,而自己还是一如既往的抽自己的烟。那学生就会觉得烟肯定是没有害的,不然老师是不会抽的,所以不管张伯苓说多少遍吸烟有害健康也阻挡不了学生对烟的这种沉迷。可见,以身作则,给学生做一个榜样是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必不可少的。

曾子杀猪的故事应该都有所耳闻。故事情节大概就是曾子与他妻子要去街上买东西,可他的儿子也要跟着去街上,于是曾子的妻子为了让儿子能够乖乖呆在家里便跟儿子说只要乖乖呆在家里,回来杀猪炖肉给他吃。于是儿子真的不哭不闹的呆在家里。当看见曾子们回来,儿子兴高采烈的跑去问母亲猪肉在哪呢?可是曾子的妻子却不以为然,完全没想过要真的去杀猪炖肉给孩子吃,当时说杀猪只是对孩子的缓兵之计罢了。妻子的这种行为让儿子特别不开心,当曾子知道自己儿子不开心是因为他们没有做到答应儿子该做的。于是,他决定让儿子如常所愿,便去磨刀霍霍向猪羊。可当妻子回来看到时便觉得百思不得其解,觉得自己只是跟孩子开个玩笑而已,怎么能去真的把猪杀了,毕竟一头猪可是他们一家好长时间的生活来源呢。可是曾子依然要杀猪给儿子吃并给妻子讲明道理,既然答应了儿子就应该做到,否则儿子以后长大可能会变成一个言而无信的人,妻子听后哑口无言毕竟任何一个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是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于是最后,曾子与妻子还是把猪杀了,并宴请了周边同乡,进行了一次愉快的晚餐。这个故事就是将以身作则树榜样发挥得淋漓尽致,正因为这样,曾子的儿子才知道答应了别人,就一定要做到。

如果你是一位家长,你就得为你的孩子以身作则树榜样;如果你是一个老板,你就得为你的员工以身作则树榜样;如果你是一位同学,那你就得为你的其他同学以身作则树榜样;如果你是一位教师,那你更得以身作则树榜样。所以不管你的身份地位是什么,即使你是只要存在于这个社会上,以身作则都是我们应该做到的。

以身作则,自古以来便是优秀任务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准则。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