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遠見—巴黎

巴黎這座城市在印象當中一直是一個充滿着浪漫主義色彩的城市。

在我的認知當中,對法國好像就是滿滿的異域情懷。

法國的咖啡廳是文人雅集之地,我覺得應該也是浪漫主義色彩最爲濃厚的地方吧。

咖啡廳也成了法國巴黎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巴黎不僅是一座國際大都會,更是一座既前衛而又具有歷史感,特色鮮明而又具有包容性的特色使得它的藝術創作也尤爲突出。

也因爲這一特色,巴黎吸引了很多藝術家,他們也帶領了一個時代的潮流,巴黎也因此成爲了世界文化藝術的首都。

視頻的開頭,我們總能看到這樣的場景,繁華的街道,來往的車流和人羣,還有情侶在街頭擁吻的景象。

巴黎位於法國的北部,佔地1200平方公里,有1000萬人口,巴黎是一座很獨特的城市,塞納河橫貫了巴黎社區,這條河流也極具特色。

巴黎市歷史圖書館也提供了很多城市建設的史料,希望有機會能夠去到這座圖書館,感受巴黎的城市建設的美妙。

巴黎是起源於西提島,它不僅是宗教中心,還成立了第一所中學,在文藝復興時期甚至成爲了政治文化中心。

但是巴黎也經歷過一次大改造的階段,那是在150年之前。

在19世紀時,大量的鄉村人口來到巴黎工作,這使得巴黎的人口資源十分集中,越來越多的對建築的過度使用,使建築也越來越變得老化,城市的佈局也高度密集,這也引發了嚴重的交通阻塞問題,水的供給也嚴重不足,這些都使得居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糟糕,尤其是西提島,存在大量的犯罪行爲和嫖娼行爲。

1853年至1871年,巴黎市市長開始改造工程,只持續了20多年左右的改造,就使得巴黎脫胎換骨,完全換了一個模樣。

城市改造的主體思路就是開闢交通大街和公共空間,巴黎市長完成了160千米的大街新道路,把幹道路網重新規劃建設,他採取徵收土地拆除建物,來修建寬敞的大道。

因此這些建築又被稱之爲奧斯曼式建築,也叫做重複式建築。

他通過拆除一條街又新建一條街的方式,來進行建造,大量的使用石頭建材。

他非常強調在建築的比例,對它的長,寬,高的要求,也十分注重對街的門面必須統一,從而來營造一種和諧的都市空間。

在中國很多鄉村和城市我們都可以看到,街道上的招牌都是各式各樣的,我們近些年也發現,很多城市的招牌也開始進行改造,採用一致的風格,這使得它們也變成非常的和諧和美觀。

巴黎市市長此外還種一些喬木,來給城市增添一片綠色,視頻中評價這是說開世界風氣之先,好像這樣一種綠色大街也成爲了大家首都的共同語言,每個國家的首都似乎都要有這樣一條特色的綠色大街。

對於道路的改造完成之後,大家都開始有了新的生活,可以說這樣的一種社區改造,也使得人們的生活方式,人們對生活的追求等等發生了些許微妙的變化。

巴黎的下水道的建設,同樣值得我們學習。

視頻當中說地下工程是一座城市,有遠見的指標,我深深的被巴黎的下水道的建設所震驚。

巴黎下水道不僅有街區的名字,甚至它都成爲了一座宏偉的地下城市,人們不僅可以在這裏充分的看到整個完整的下水道管網,還能充分了解到這個城市所帶來的獨特魅力。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