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也不微小

《微習慣》,從書名就能看出,它是一本顯而易見地教人如何養成微小習慣的書。而所謂的“微習慣”,就像書名的副標題寫的那樣,是一種簡單到不可能失敗的自我管理法則。

要說微習慣之前,必要先要說說,習慣。

我們以往聽到最多的一句話就是,21天養成新習慣。好像任何想要養成的習慣,只要堅持21天,就能自然而然地進入到自循環模式一樣。

這本書,很明確地告訴我們,絕對不是。

從需要養成的習慣,本身就是千差萬別的,這一條理由,就足以推翻這個看上去如此真實的“真理”。

而微習慣策略的精髓,恰恰是幫助我們擺脫短期內就希望達成的高期待目標,擺脫隨着而來的無形限制與心理壓力,讓自己拋開急於求成的目的性,一身輕鬆地行動起來,不再僅僅通過天數這個參考值,作爲是否能夠形成新習慣的標準。

如同書中最後是這樣說的:

只要開始行動,你便有機會做得更多,當行動成爲習慣時,你會在不知不覺中達到曾經覺得可望不可即的目標。

我在自己閱讀的過程裏,逐步體會着“微習慣”這個微小,也並不微小的力量。

當我把閱讀的目標從“每年50本”調整成“每天2頁”之後,閱讀的進程,反而是充滿了驚喜。

10天的時間裏,我已經看完了一本300多頁的社科類的書。

回顧我20年度的目標裏,寫着這樣一個“一年讀書50本”的宏大目標。然後,在年曆已經撕去一半的時候,目標已經被我調整成“一年讀書20本”。

再然後,工作、生活、孩子、老人、生病、出差......

各種各樣的事情,把時間一點一點消磨掉,卻並未留下過多的痕跡。

這個寫在紙上的目標,雖然在心裏一直記掛着,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心裏更多生成的不再是動力,而是讓人不舒服的內疚和自責。

這些感覺,不會給實現目標帶來好的作用,相反,帶來更多的是阻礙。

當我已經預判,今年肯定是完成不了讀書的這個目標的時候,我讀到了《微習慣》這本書。

邊讀,邊把以前的目標往下拉,直到我把我把目標調整爲“每天讀2頁書”。我覺得,這是一個不可能完成不了的任務,即使我需要加班到凌晨,我也不需要動用我僅有的意志力,就能完成這個任務。

就是這樣,我竟然用“每天讀2頁書”超過了今年我讀過其他任何一本書的效率。

“每天讀2頁書”,相比之前“每年50本書”的宏大目標,簡直是沒有任何可比性。

然而,整個過程中,少了自己內心的思想鬥爭,少了和自己惰性的拉扯,少了沒有任何幫助的自責,卻輕鬆地推進着,而且,我不再需要通過時間來衡量是否達成目標。

因爲,很清楚的是,我會一直這樣輕鬆地做下去。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