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國很精彩》第四章 逼近東都

對於唐軍來說,這一戰是對起義軍第一次真正的大捷,當戰報傳到長安,羣臣紛紛入朝慶賀。比這次勝利更讓唐僖宗欣喜的是宋威的上奏。奏章上赫然寫着賊首王仙芝已戰死!

但王仙芝其實並沒有死,三天後,他又出現在人們視野當中。

那宋威爲什麼奏章中會寫這樣的內容?

爲了邀功?但這事情最終還是會暴露,一個長期在官場的人做事不會這麼草率。爲了休戰?這倒是有可能。因爲宋威打完這一仗,擅自遣歸各道兵馬,自己也匆匆的就回青州去了。但僅僅爲了休戰就敢欺騙朝廷,也有些不可能!

那就只有一個情況:宋威認爲王仙芝確實死了!所以他才放心的打馬回府,上奏邀功。

而這時候的王仙芝不但沒死,反而利用這次慘敗迷惑了唐軍,得到了三天的喘息時間。

但三天已經足夠!

三天後,王仙芝又重新集結人馬,從沂城南部悄悄的殺回了河南。

胡漢三又回來了!

這次輪到唐軍慌張了,趕緊再次集結部隊,但士兵剛剛得到休息的機會,接到這個詔令都很氣憤,自然都出工不出力,王仙芝趁此機會迅速逼近郟城(河南郟縣),十天連破八縣。鋒芒劍指東都洛陽。

小時候讀歷史課本,讀到農民起義的時候,一直都感覺政府軍很無能,戰鬥力極差,而農民軍個個神勇無比,戰無不勝。

其實後來我才知道,這都是錯覺!

真正的農民軍戰鬥力是很差的,這一是沒有較好的戰鬥素養,再一個就是武器裝備很簡陋,要想和正規軍拼,根本就不是一個檔次。

農民軍的法寶說好聽的在於跑!說難聽的在於流竄!

有讀者可能會問,既然正規軍這麼厲害,合力圍剿不就得了,這就摻雜着藩鎮的問題。

在《新唐書*方鎮表》中,一共羅列了42個大小不等的藩鎮,本來這些藩鎮主要任務是爲了防禦邊患,但因爲都手握重兵,再加上一些大的藩鎮還擁有轄區數州的行政財政人事管轄權,所以到了唐朝後期,基本上就是一個獨立的小王國。

他高興了還能聽政府的命令,不高興理都不理。

唐朝政府也意識到了這個情況,也試過很多辦法,比如把一個大藩鎮化成幾個小藩鎮,或者碰到不聽話的,就聯合其他藩鎮去消滅他,但都收效甚微!

爲什麼?

因爲他的今天就是你的明天!

我消滅了他,以後你也會消滅我!

所以大家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相安無事,都過好自己的日子就得了!

碰到農民軍來到自己的轄區,他們的主要辦法不是打,而是攆。只要不在我轄區裏,你愛往哪裏跑就往哪裏跑,趕緊攆走完事.

而且這裏面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當時負責鎮壓王仙芝黃巢的平盧節度使宋威曾經給他的手下元裕私底下說過一句話:“過去龐勳被滅,康承訓就被獲罪,我們剿賊雖能成功,但以後能免禍嗎?不如對賊手下留情,將來不幸他們成了皇帝,我們還不失有功之臣!”(868年,駐紮桂林的糧科判官龐勳因戌兵六年沒換防帶領士兵譁變,後在869年被康承訓鎮壓,史稱桂林起義。次年,宰相路巖韋保衡彈劾康承訓避敵不戰,貪圖虜獲,不時上功,最後被貶).

打不贏還能自保,打贏了卻會大禍臨頭。傻子纔會真去和農民軍拼命!

藩鎮節度使的這種心態葬送了大唐的江山,卻給農民軍提供了足夠大的生存空間!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