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3反思:写作如何变得更好?

不知不觉学完了刘主编这5天的课程,我有以下启发:

1、写作要有画面感

比如,你写“断舍离”就是摆脱那些牵绊我们的物质和念头,从此过上简单、舒服的生活。

这样写读者基本是无感的,因为内容一点都不生动,更像是正确的废话。

更生动、更带感的写法,是你可以一开始用具体的场景,来代入杂乱的生活和工作:

你有没有发现,现在很多人下班回家,都有一种莫名的焦虑和忧伤。

房间杂乱不堪,杂物满目狼藉,东西已经无处可放,而你还想买买买。

工作越来越多,想整理又整理不出头绪,看着心烦意乱。

这样的写法,明显会让读者更有代入感,更容易产生共鸣。

2、写作是帮助你成长最快的武器

正如刘主编提到的,他通过写作,从一个普通的公司职员,变成创业公司负责人,现在又成为有书的副总裁。

不仅是刘主编,我身边也有很多朋友靠写作,飞速成长后成为了IP。

读到这里,你可能会问,为什么写作会是帮助自己成长最快的武器呢?

因为一个写作好的人,懂得布局、懂得克制、有逻辑、有洞察能力,这样的人想成长得不快都难。

3、写作并不一定需要很好的文采

很多人提到写作,第一反应就是一定要文采飞扬的人,才能写好文章。

这确实是一个误解。

我上中学的时候,被语文老师夸是“语言大师”。当然他只是鼓励性质,夸我成语用得比较多且准。

自己一度也以为写作就是要文采飞扬,经常一篇800字的文章能用20个成语。

但是,自从接触了新媒体写作后,我发现文采好并不见得是一件好事。

因为读者通过今日头条、公众号这样的新媒体平台来读文章,更多是出于休闲性质,更希望内容是大白话,一看就懂。

这时候,如果你还写得天花乱坠,反而不受读者欢迎。

了解到这一点后,我现在写作时很克制,抛弃了读书时代很爱的华丽风。

虽然自己有时也会被个别读者说写得没什么文采,但我知道了什么写法是正确的就好。

4、善用思维导图,来梳理一本书的系统

我发现很多人读书时,没有做笔记的习惯。

而且他们都喜欢从第一页到最后一页一字不漏地读,可惜经常读到后面就忘了前面的。

这点实在是很可惜。

据我所知,牛人读书时,都会做笔记。

只不过每个牛人做笔记的方法不一样,比较常用的做笔记方法是做思维导图。

我虽然不是什么牛人,但也喜欢边看书边用思维导图做笔记。

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呢?

我认为最大的好处是,可以通过思维导图来梳理一本书的系统。

每一本好书都有它的系统,但有时候你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发现。

举个例子,刘润老师的《5分钟商学院》有8册,如果你不擅长总结,就会觉得内容很散。

但是,其实他的书是自成一个系统的。

这个系统由三个大元素组成:

(1)商业:你与企业外部的关系

(2)管理:你与企业内部的关系

(3)个人:你与自己的关系

然后,在上面三个大元素的基础上,再拆分成小元素。

如果你能通过思维导图梳理出这个系统,就可以边读书边对照思维导图:

看他是不是按照这个系统来编排书中内容,然后你自己对书中内容的理解,一定会更深刻。

5、有感而发

什么样的文章,是读者愿意看又能看懂的呢?

答案就四个字:“有感而发”。

因为人的底层心理都是类似的。

说白了就是,能打动你的内容,一般也能打动其他读者。

我记得自己有一次写《红楼梦》里的刘姥姥。

写到她一个穷苦人家到了豪门贾府,被当猴子一样戏弄,我的内心是很心酸的。

后来得刘姥姥知贾家惨遭抄家,凤姐的女儿被卖入青楼时,一定要还王熙凤的恩,卖房、卖地、借钱,终于凑够钱赎出了王熙凤的女儿。

写到这里时,我自己是很感动的。

这篇文章发出去后,就有读者说文章读起来既心酸又感动。

由此看来,读者是能感受到你的感受的。

如果你写的内容是有感而发,能打动自己,打动读者的概率是非常高的。

如果你写的内容,自己都无感,你又拿什么来感动读者呢?

说到底,写作写的就是情感,并通过情感传递你的价值观。

没有情感的文章,比白开水更无味。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