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剃头”的长沙之辱

今天继续共读《曾国藩》第五章。

1.赴任江西遭遇家庭变故

曾国藩急着赴江西主持乡试,哪知还才到安徽便得知母亲去世的消息。他出来做官十四年芣未回家,这对他来说太痛苦了。

于是他安排好北京的家人,自己则绕道江西,再由江西回转湖北。这里他打了个小九九,因为确实没去,所以绕道江西收了一笔奠金千两。虽然他不愿意,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2.为什么出山?

料理完丧事,曾国藩本打算好好休息一段时间。这时候朝廷想起他来了,让他协助地方官员兴办“团练”。他一开始就想拒绝,结果他的好友力劝曾国藩出山。

曾国藩当官第一天起,就立下了内圣外王、拯救天下之志。可见一个人的目标是多么重要。

3.在长沙,成为众矢之的

曾国藩一出山就想大干一场,首先就是剿匪。接下来就是除暴安良,打击地方黑恶势力。手段之狠,落下了“曾剃头”的名号。但这样一来,他成为了众矢之的。原因就是他动了别人的奶酪。他一不要钱,二不要利,只想真正为国家分忧。虽得到皇帝支持,但地方官员个个对他恨之入骨,只想找着机会坏他的事。

4.遭遇真正挫折:差点儿被兵痞杀了

风波的触发点是练兵。

曾国藩组建了一支“湘军”。他把手伸向了自己的权利范围之外。因此差点被兵痞杀了。而巡抚不但给绿营兵松绑,还跟曾国藩说将来打仗还要靠他们。这次事件比起进秀才的艰难、画稿遭人嘲笑的尴尬,都难堪得多。

曾国藩不愧是湖南人,“好汉打脱牙和血吞”。他能忍一时之气,去了衡阳练兵。

我们也经常会碰到这样的事情,被冤枉了或是被抢功了,可能我们的做法是争个高低出来,但有时候真的没有那么多道理可讲。像曾国藩这样忍一时之气再做另外的打算也许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看到这里,感觉充满了力量。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