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课不就是用来睡觉的么?

你上通识课的时候是在补专业课的作业,还是在和邻座的朋友开黑。

作为一个没有正儿八经听过一节通识课的人,我觉得对于通识课如何挥霍还是有一些发言权的。

01.

大学的通识课没有太多价值。

课堂上所讲的一些内容基本上就是一些高中课本上的基础知识,着实也没什么认真听的必要。

老师的讲课模式也比较简单,有的会直接照着教案念或者对着PPT一顿说,也有老师会在课上扯点犊子,讲点时事新闻,或者是扯些犊子,讲点野史。

通识课大多是大教室,老师并不愿意多管你在干些什么。

通识课的成绩评判无非就是出勤情况,课堂提问,还有期末考试,可能麻烦点的需要课堂展示。

课堂上的问题很简单,只要听清楚问题,总能说上几句。

毕竟通识课不是专业课,除非你表现太突出,否则老师也不会刻意挂你,五十多分说不定直接就给你划拉成了六十多。

02.

说句不太合适的话,通识课就是让你来做“其他事”的。

老师也是在完成教学任务,你也只是在履行学生的基本任务而已。

很多老师讲起马原,思修的课程还是好几年前的那一套,厉害的或许就直接不看本,偶尔会跟进一些时事的话题。

老师不一定不专业,也不一定没有水平,但是愿不愿意讲是另一回事。

有的东西又不考,有的不在教学范围,讲了也没用。

所以,与其在通识课上耗费时间,让它成为自己另一个玩手机的场所,还不如找点有意义的事干。

做四六级,完成专业课的作业,或是看书也不是不可以。

通识课大多时候还要和其他专业一起,能够认识几个朋友,一起扯犊子也挺好的。

毕竟平时和其他专业的同学接触,也就是在组织社团或是参加某些活动的时候。

看到好看的小哥哥上去聊一聊,说不定就能结束自己单身solo二十多年的历史呢?

03.

通识课的意义是自己发掘的,它的意义也是由你自己来评判。

大多学校也会在不同阶段陆续开设一些指导性的课程,比如职业规划,创业基础,心理健康辅导,就业指导等。

虽然这些课程含金量不是很高,但是这些课程的老师多是在专业领域有一定经验。

在这些课上,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性的听一听,会获得不少启发和建议。

不过要是一个都没创过业的老师来讲创业基础,那不好意思,我只会觉得你在扯犊子。

课程没意思,没有必要听,这些都不能成为你玩手机,打游戏的理由。

除非老师所讲的内容还没有你打游戏有意义,但这也不太现实。

如果你不够自制,那也没有必要奢求在通识课上做其他的事情,好好听就够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