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的英文爲什麼是“Tsinghua”而不是“Qinghua”?

清華大學的英文爲什麼是“Tsinghua”而非“Qinghua”?不光是清華大學,中國另一所頂尖學府——北京大學,它的英文也是“Peking University”而非“Beijing”

要講好這麼翻譯的原因,首先就要引入一個概念——“郵政式拼音”。

我們日常使用的漢語拼音是1955-1957年由國家頒佈的漢字注音拉丁化方案,主要是用於漢語普通話讀音的標註,對標英語就是“音標”式的存在。

在一般情況下,中國的地名、人名或者特殊稱號都可以直接用漢語拼音來介紹給國外友人。郵政式拼音則是一個以威妥瑪拼音爲根據、用拉丁字母來專門拼寫中國地名的拼音系統。

它始於晚清,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之後繼續沿用,因此這段時期,它非常常見、常用。也因爲地名在郵戳上最常見,所以“郵政式拼音”就這麼叫出來了。

說是基於威妥瑪拼音,但二者在形式上也略有不同,這裏總結了幾個,可以對比看看:

北京:Peking(郵政),Pei-ching(威妥瑪)

天津:Tientsin(郵政),T'ien-chin(威妥瑪)

汕頭:Swatow(郵政),Shan-t'ou(威妥瑪)

金門:Quemoy(郵政),Chin-men(威妥瑪)

雖然新中國成立後,國家頒佈了新的拼音方案,但郵政式拼音和威妥瑪拼音法並未完全消失。這也就是爲什麼像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這樣的高校,仍然沿用了這一拼音的原因。也有一種說法認爲,郵政式拼音,一看就很有歷史沉澱感。那這些老牌名校,仍然使用這個英文名,年代感、逼格一下子就出來了嘛。

北京大學的這個“Peking”也值得好好說道說道。它源自法語詞 Pékin,明朝初年定都北京時,北方官話裏的“北京”讀音其實是接近漢語拼音中的Běigīng。這個時候法語中 Pékin的發音還是 [pe.kin]

多讀幾遍你就能發現,此時的這個發音,還是比較準確還原了漢語中的讀音的。


清朝時期,北京話發生“齶化”(palatalization),“京”字聲母發音由 g 轉爲 j ;加之15-18世紀英語發生“元音大推移”(The Great Vowel Shift),“Pe” 由原本的[pe]音變成[pi:]。

總而言之,在漢語和英語都在變化的前提下,共同形成了Peking如今的發音/'pi:'kiŋ/

除了北京大學以及上圖中的Peking Opera——京劇,常見的還有Peking duck——沒錯,北京烤鴨;稱呼北京人(的),還是和英語中其他同類型單詞一個用法——pekingese

類似的地名拼寫還有:南京Nanking,上饒Shalow,四川Szechuan......

除了清華北大,蘇州大學也是沿用的這一名稱——Soochow University,它的前身是走出了費孝通、楊絳、趙樸初等名人的東吳大學。


郵政式拼音借鑑的威妥瑪拼音也是同樣的道理。爲啥叫“威妥瑪拼音”?——這還是根據創始人Thomas Francis Wade的名字來的,當然,如果現在讓我們翻譯這個人名,肯定就是托馬斯·弗朗西斯·韋德了。

——威妥瑪拼音,連帶它這個現在讀起來有些拗口的譯名,都是那個時代的產物。

像上圖的功夫Kungfu、豆腐tofu,再包括太極Taichi、易經I Ching、清明節Chingming Festival、宮保雞丁Kungpao Chicken,就都來自於威妥瑪拼音。且由於這些專有名詞已被吸納進英文中,所以它們也就成了英語中的固定用法。

除了這些專有名詞,一些歷史名人的名詞也沿用了威妥瑪拼音的翻譯方式。如:孫中山 Sun Yat-sen,蔣介石Chiang Kai-shek,宋慶齡Soong Ching-ling,宋美齡Soong May-ling......

無論是郵政式拼音還是威妥瑪拼音,亦或是英語、漢語,可以看出來都是在不斷變化和進步的。郵政式拼音、威妥瑪拼音的出現有其時代特殊性,但也確實在當時的中西方語言、文化交流中起到了關鍵性作用。

就像這些用郵政式拼音指代的地名,既是地名,在某種程度上又超越了地名。我想,這正是它們存在的意義。

---分割線---

如果你想加入有外國人、大學生的社羣(英語角),關注公衆號“豎起耳朵聽”關注後即可加入,英語角里會美音、倫敦腔、印度腔的小夥伴都有。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