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清宮劇裏的男女主角怎麼玩情

清宮偶像劇以情慾爲最,情慾在虛擬的遊戲裏釋放、衝突竟然也能讓我涕淚橫飛。

戀愛的年紀,情就是重心,我們所做之事都是因它而起因它而終,這份情往往還會影響着我們做事的心情和成效。

我身邊有好多人都因失戀而萎靡不振數月。幸福的也不乏其人,花前月下,卿卿我我,小橋流水,相擁依偎。

現實很殘酷,不按它的規律辦事,再甜再蜜的情侶也要被它整得勞燕分飛。我們在微信、微博、QQ網絡空間拼命地播灑我們對他或她的相思之慾以引起同仁們的同情和安慰來共同鞭撻現實對這份純潔情誼的遏殺,但這不足以使我們酣暢淋漓地傾盡我們自認爲是世界最痛苦之情人之懷裏的飛飛擾擾的情因情果。

如果不能在一起,我們寧願如梁祝化蝶比翼雙飛。單相思的人窩掬着一腔的思緒因爲這樣或那樣的原因而無法向暗戀對象傳情達意,還有那些像無頭蒼蠅一樣在同城異地現實網絡中狂飛亂舞尋尋覓覓有緣之人的人,沒有感情基礎的經濟互助組夫婦,婚前你死我活地愛婚後你死我活地離從有緣到姻緣再變爲孽緣其實無緣的情種,鎖碎煙火人間情何以堪?匆匆花季何不享以精神裏情愛之榮華富貴。

清宮偶像劇給我們呈現了一種愛情快餐。說到愛情,我們總會問起這樣一個愚蠢的問題:“會是真愛?”《宮鎖珠簾》裏,果青王向憐兒表達愛意時,憐兒對果青王說:“當初我隨你走,是因爲我一直以爲自己一直深愛着你,直到有一天,我明白什麼是真愛的時候,我才發現我對你的是迷戀,不是愛,愛是由心而生的意亂情迷,是天生的敵人角逐,一根莖上的兩朵花,而不是崇拜、仰望、肅然起敬。”果青王回:“我們現在還年輕,判斷不出什麼是真正的愛,你曾經愛過我,你去找回曾經的感覺,就算找不回來也沒關係,我們可以重新開始,我只要你給我一個機會。

”憐兒不愛皇帝?愛!不愛果青王?愛!!那她更愛哪一個?初識果青王,憐兒便顯出青澀少女對意中人的羞澀愛慕,但果青王因責任而放逐了愛情,並把憐兒推到皇帝的身邊。

偶然一次皇帝以小太監的身份走進了憐兒的世界,他們情同手足,本不應該有男歡女愛之意,當皇帝的身份被暴露之後,憐兒的愛情還是順從了皇帝的特權。

在果青王和皇帝之間,憐兒應該崇拜誰?仰望誰?又應該對誰肅然起敬?不言自明。最後,果青王和皇帝對憐兒的愛都呈放手,原因不同。果青王知道憐兒愛皇帝所以放手;皇帝知道自己被迫過量吞食五石散可能會不久於人世而放手。

憐兒的情和愛在兩個男人之間穿梭最終回到皇帝身邊完全是因爲隱含的皇權至上意識,愛情自覺地被強權裹挾,在皇帝面前,一個是臣子,一個是臣妾,作爲臣生來就是被動的,更何況,皇帝還是“男人中的男人”,憐兒即便深知深宮險惡也會爲這段情緣竊竊喜。

到現在爲止,這種意識作爲根深蒂固的傳統文化意識頑固不化於現代年人的意識裏在當代戀愛觀裏表現爲錢和權至上。真愛真的就是憐兒所說的麼?非也。她僅僅是玩弄了“迷戀”和“愛”這兩個可愛的動詞。她所說的真愛不如她所演得真愛更像真愛但那也不是真愛。真愛是什麼?《宮鎖珠簾》裏的得道高僧也沒能總結出個所以然。

愛情是屬於歷史倫理範疇的一個詞彙,真愛是用來愛情的純度的,影響其純度的因素很多也很複雜,所以我們的愛情都要被自己和好多人去“權衡”和“考慮”後才能決定是否走進它的終極歸宿——婚姻。

在變幻莫測的現實中,哪有真愛,好事者明知沒有卻要煞費苦心在虛幻中演繹就像清劇。作爲觀衆的年輕的我們會爲八阿哥、晴川、果青王、憐兒、皇帝、李爲、雲嬪等人而感動得淚流滿面,我們從中的確找到了點關於真愛的東西。

這些劇子看多了,我們都不知道愛情是正如我們在電視裏看到的還是我們在生活中感覺到的或者是在文本中被語言所描述的?現實中的劇情中的文本中的愛情是真的不同的。

清宮偶像劇在遊戲情感時也玩弄了語詞。我們不能不承認在這裏我們找到了精神上的情愛寄託,我們賺足了情愛想像世界中的必需品,彌補了現實帶給我們的永遠的缺憾,還觀念地構建了一個愛情考量現實情感的“烏托邦”。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