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這樣的劇,不後悔纔怪呢

如果說清宮偶像劇沒一點意義,那到不盡然。曾有一個90後的女孩子告訴我她看了《宮鎖心玉》後知道古代還有個叫雍正的皇帝。那八阿哥也應該有其人吧?她隨後問了一句。偶像劇就偶像劇吧,爲什麼還要清宮的。

我們處在一個消費主義思潮盛行的社會中,除了有形的物質的商品外,無形的文化歷史成爲商品,它們與消費聯繫在一起,喪失掉自身的獨立性,淪爲消費的附庸,爲消費主義推波助瀾。清宮偶像劇正是這樣一種既適合傳達消費主義意識形態,又適合作爲商品創造利潤的媒介。

我們的“越界”消費,使昔日嚴肅的事物日漸失去了往昔的莊嚴感,成爲娛樂消閒之資,並且呈現思潮化態勢。清宮偶像劇不僅娛樂於我們還讓一些“有心計”的年輕人獲得以日後在無知者面前炫耀自己的資本。

清宮劇算不上歷史題材的作品,不用說和正史有什麼瓜葛,連野史影子的都沒有,它把幾個熟悉的歷史名字任意打扮隨心所欲地勾連,虛化成一個歷史背景,針對年輕的接受者的我們的內在情感需要進行材料的編排設定,從而織成一張密不透風的情網,把我們一併網進一個和我們的生理慾望密切的東西——情愛的世界。

一切看的和聽的都公然地譜上情慾的顫音。我們說它顛覆歷史就有點過了,充其量是無中生有的名人感情野史,以此來暫時滿足我們的慾望。我們姑且說這是嬉史,畢竟劇情裏出現了“雍正”這樣的皇上,歷史與現實鑄成了我們生命的真實感、存在的具體感。

虛無與真實,在消費中易位。確實有些“史”意識差的年輕人誤認爲這是真的那也是很有可能的吧。

不管從清宮偶像劇里人心獲得教益多少,它總是讓我們有過那麼一點點的感觸。我們不能得了便宜賣乖,但是清宮偶像劇刺激了我們對於青春偶像的慾望,卻沒有給予我們信仰。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