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城》人物分析

前言:本來是想寫讀後感的,但是寫着寫着變成了人物分析,可能是裏面的人物刻畫的太好了,涉及劇透,如果沒看過的,可以看完有興趣再來看哦。碎碎念很多,文字很多。

最近,趁着國慶,總算把錢老的這本小說看完了,以前便一直聽到別人在推薦這本書,當時只覺得文字太多,總沒法沉澱下心來去好好的看它,後面實在鬧了書荒,於是開始細心的研讀這本神作。

看書前,我並不知道這本書講的是什麼,只是以前聽過這本書,因爲僅單單《圍城》兩個字,於我來說,總感覺是一部有着恢弘世界觀,或是一部講述古代城鎮故事的小說,讓人還未看便覺得似乎很難懂的錯覺。

當我打開這本書時,才知道,原來故事背景是近現代,而方鴻漸的出場,更讓我感覺不出,這便是貫穿本書的主人公,原文裏是這樣寫的

方鴻漸也到甲板上來,在她們前面走過,停步應酬幾句,問“小弟弟好”。孫太太愛理不理地應一聲。蘇小姐笑道:“快去罷,不怕人等得心焦麼?”方鴻漸紅了臉傻傻便撇了蘇小姐走去。蘇小姐明知留不住他,可是他真去了,倒悵然有失。書上一字沒看進去,耳聽得鮑小姐嬌聲說笑,她忍不住一看,方鴻漸正抽着煙,鮑小姐向他抻手,他掏出香菸匣來給她一支,鮑小姐銜在嘴裏,他手指在打火匣上作勢要爲她點菸,她忽然嘴迎上去把銜的菸頭湊在他抽的菸頭上一吸,那支菸點着了,鮑小姐得間地吐口煙出來。

這麼一看,方鴻漸給讀者的第一形象就像一個輕浮的紈絝子弟,父親是前清朝舉人,託着這層原因和周家女兒訂了婚,方鴻漸心裏也是嫌棄這一婚約,恰好周家女兒在未過門前便得了病死去,周家便把這未過門的女婿當成了親兒子對待,有了周家的依靠,方鴻漸才得以前往國外留學,只是這一留學,什麼都沒學會,人倒變得取巧,換了幾所大學都學無所成,回國前,也只能去買了張假文憑,騙騙周家和家裏人。

在回國路上,又遇上了蘇小姐,才牽扯出這個時代背景下,中西方文化交融衝突和人性莫測的諷刺故事,就像錢鍾書老先生在序言裏所寫的:

在這本書裏,我想寫現代中國某一部分社會、某一類人物。寫這類人,我沒忘記他們是人類,只是人類,具有無毛兩足動物的基本根性。

所以書裏纔會出現那麼多人性的反轉,這裏是真的值得好好說道說道。

先從書裏面出現的第一個女人,蘇文紈說起。

一開始在船上看到的蘇文紈,大多數人的印象應該和我一樣,蘇是一個出生世家,腹有才華,清冷而又高貴的女人,她的行爲在任何人眼中看來,就是一個妥妥的大家閨秀,能與各個文人墨客間侃侃而談卻又不失優雅,想來大多數的男人都會爲之心動,只是她卻怎麼也想不到,偏偏方鴻漸卻不喫她這一套,即使在趙辛楣旁邊刻意的表現出對方鴻漸的偏心,也只是讓趙辛楣吃了一罈子醋,對於方鴻漸來說,只覺得可笑,又覺得啞巴喫黃蓮,有苦說不出,最搞笑的要數二人夜會蘇家庭院時,蘇也只敢用洋文讓方吻他,若是不清楚她的性格,想來會讓人覺得好一個矜持卻又浪漫的女子,可能也是因爲開了上帝之眼,蘇的行爲現在看來,活有一種看綠茶白富美的心境,感覺也是有點不恰當的比喻。

再到方吻完她,蘇想着她可能已經拿下方了,只是他沒想到,方吻完又後悔了,或者說當時他其實應該也深陷在蘇的這張網裏面,莫名其妙的被蘇文紈拉進了她的圍城,誤會也越來越深,在這段不情不願的感情裏面,方的表現用飄移不定和優柔寡斷來形容再恰當不過了,明明已經愛上了唐曉芙,卻又遲遲不願意和蘇坦白,也難怪方鴻漸覺得

他知道蘇小姐的效勞是不好隨便領情的,她每釘一個鈕釦或補一洞,自己良心上就增一分向她求婚的責任

只是方鴻漸萬萬沒有想到,蘇文紈僅僅只是把他當成一個和男人周旋,用來氣氣趙辛楣的工具人,在蘇眼中,她只覺得所有的男人都應該垂青於她,她只是喜歡男人以自己爲中心,享受着男人爲她爭風喫醋的樣子,然後戲謔的看着身邊的男人爲她爭得氣急敗壞,這裏在趙辛楣,方鴻漸,曹元郎等人談詩的時候,尤爲明顯。

或許她對方鴻漸確實有過動心,但是相比來說,她的自傲凌駕了愛情之上。

所以,蘇文紈註定是失敗的,在方鴻漸這裏他是失敗的,在趙辛楣那裏,她也是失敗的,因爲她或許遠沒有想到趙辛楣脫身的如此之快,所以纔有了小說後期,在香港時,她對趙辛楣那極盡諂媚的姿態,在讀者看來,與她高貴的大家閨秀模樣早已相去甚遠,反而覺得豔俗不堪,更別提她發國難財時方鴻漸都爲她羞恥的境況。

至此,蘇文紈,最終也成爲了一個真正的“夫人”,和她的高貴,劃下了一個句號。

如果說蘇文紈是上海紙醉金迷下的霓虹燈光,那唐曉芙便是映在淺淺池塘上的清純月光,皎皎無暇。


每個人看過《圍城》的,都可以看到錢鍾書對唐曉芙的偏愛,雖然在對她的外貌描述上,並沒有把她寫的美貌動人,和蘇文紈相比起來,唐曉芙的美或許不值得一提,但是她卻有蘇文紈所沒有的單純與可愛,在末尾的時候,錢鍾書老先生是這樣誇讚她的:

總而言之,唐小姐是摩登文明社會里的那樁罕物――一個真正的女孩子。有許多都市女孩子已經是裝模作樣的早熟的女人,算不得孩子;有許多女孩子只是渾沌癡頑的無性別的孩子,還說不上女人。

但是在看書前,和朋友的聊天過程中,朋友說方鴻漸就是個渣男,所以直到蘇方二人關係破裂前,我還一直以爲這或許是講這個時代下的愛恨情仇,一個完美的存在嫁給了男人後所遭遇的不完美的待遇,所以當時理所當然的想着,故事情節的走向是否是三個人的情感糾葛。

然而,我把這本書的內核想得太簡單了,這樣完美的一個人在現實中是不可能存在的,因爲存在意味着會改變,改變多少會有破壞的趨勢,因此,這樣一個完美的人,作者怎麼可能讓她凋零,也難怪書後的附錄中,楊絳先生也提到:“唐曉芙顯然是作者偏愛的人物,不願意把她嫁給方鴻漸。”

所以,在前期故事中,即使唐曉芙已經愛上了方鴻漸,但蘇文紈又怎麼可能放過方,因爲對於蘇來說,她所得不到的東西,她就要毀掉,這樣的性格也就導致了她會在唐曉芙身邊說方鴻漸的壞話,有這樣的一個人從中作梗,即使唐曉芙再愛,又能如何,她也能只放手,因爲對於這樣她來說

我愛的人,我要能夠佔領他整個生命,他在碰見我以前,沒有過去,留着空白等待我

而明顯方鴻漸也不屬於這一類人,即使他們走到了一起,最後,她也還是會淡出這個故事,成爲方鴻漸心裏永遠的白月光。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這一切的結局源於方鴻漸的猶豫不決,他的飄忽不定,若是他能及早切斷和蘇小姐這樣似是而非的感情,倒也不至於落得這般地步,也不會就這樣鬱鬱寡歡的離開上海,去了三閭大學開始另一段人生。

既然已經說完書中兩個主要的女性人物,也一起把孫柔嘉寫了,孫柔嘉算是一個比較複雜的人物,所以還稍微寫得多一點點。


孫柔嘉登場之時,我只覺得這應該就是一個普通的女大學生罷,也不知道錢老先生給她起這一名字的靈感是不是來源於《烝民》這首詩詞,因這裏面有一句是

仲山甫之德,柔嘉維則。令儀令色,小心翼翼。

意思是仲山甫賢良有德,溫柔善良,而至於“令儀令色”這一句作者卻並不符合孫柔嘉的外貌描述,書中是這樣寫的

孫小姐長圓臉,舊象牙色的罐頰上微有雀斑,兩眼分得太開,使她常帶着驚異的表情;打扮甚爲素淨,怕生得一句話都不敢講,臉上滾滾不斷的紅暈。

這樣一對比,和蘇文紈的清冷高貴,唐曉芙的清水出芙蓉對比起來,孫柔嘉確實並不起眼。

在前期直到他們訂婚前,在我眼中,我都覺得孫柔嘉應該就是一個可愛的女子,特別是她在教學過程中被大學生嘲笑時的戲碼,更加加深了我對她的柔弱,性格膽小的印象。

若不是趙辛楣一直在書中提醒方鴻漸孫柔嘉其實是一個有心機的人,她的一系列行爲,在我看來都只是一個單純的表現,這裏和方坐車時形容看到的一個塗滿粉底的女學生有點異曲同工之妙,方鴻漸形容這女學生“假的天真”,卻也沒想到孫柔嘉也同樣“假的天直 ”。

在很多人看來,孫柔嘉的一系列行爲看起來其實並沒有什麼不妥之處,甚至覺得有些單純可愛,在坐船時她問方鴻漸有沒有看過大鯨魚,給人的感覺就像一個純真的小女孩,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幻想;陸子瀟給她寫信時,她也只是跑來求助於方鴻漸,希望方鴻漸可以給她出主意,然而孫柔嘉比方更清楚要怎麼應對,她只是想在方面前營造一個不諳世事,萬事需要依賴他人的形象,這在後面方鴻漸也意識孫柔嘉其實比起他來更有主見,也更有野心遠不是之前所表現出來的小白兔形象。

再到後面孫方二人在路上被李陸二人遇見時,顯得更有心機,一方面表現的像是戀情被撞破戀情一般羞怯,一方面則順水推舟和方鴻漸表白,那時的方鴻漸原本在唐曉芙身上就已經耗盡了感情,而此時的他對孫柔嘉其實也略有好感,再加上李梅婷等人在一旁添油加醋,方也就自然而然的答應了。

這裏有一個細節是,孫閉上了眼睛等方吻,方卻自顧自的說“希望你不要後悔”,方其實對於這一段感情是沒有防備的,就讀者來看,趙辛楣前腳剛憤而離走,孫方就徒然訂婚,讓人感覺也是顯得過於突兀,若是細細想來,恰好是沒了趙的存在,孫也就表現的更大膽了,從後文他們結婚也可以看出,孫柔嘉並不喜歡趙辛楣,趙這人太精明,孫的所有動作在趙看來都太過小兒科,有他在,方鴻漸也就更難控制了。


後面方因沒有拿到聘書,孫柔嘉便和他一同回了上海,這一路上可以看出他們是有感情的,至少從讀者看來,孫柔嘉對方鴻漸還是帶有寄望,而方也覺得這樣平淡一生也是挺好的。

婚後回到上海,兩家人對這兩個人的結合也是互相嫌棄的,一個是兩人的家境其實都沒有很好,在婚前兩家都覺得攀上了高枝,另一個是有了蘇唐二人的對比,方家老先生和老太太自然覺得孫和他們比起來是天差地別,也就導致孫柔嘉也不願意多和方家有過多的糾葛,而更願意和她的姑姑走在一起。

其實,究其原因和孫柔嘉的重男輕女的家庭有着很大的關係,孫家對孫柔嘉可以說是不怎麼過問的,包括婚姻也沒有過多的干涉,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下成長,也就導致了孫柔嘉急切的想要逃離這個家庭過去的自己被家庭所忽略,現在的她只想找一個自己能夠控制住的人,所以她從初遇方鴻漸時就在不停的評估着,她也自以爲是可以控制住方鴻漸的,只是她也沒有想到方鴻漸心裏早有了一個唐曉芙,方鴻漸即沒有向她期望的方向發展成爲一個有爲之人,也沒有打心底的真正愛上她,更別提方家的兩個弟媳也是處處叼難她,丈夫的不爭氣,夫家的迂腐,也是他們兩人時常吵架的導火索。

孫柔嘉對方鴻漸是有感情的,我對孫柔嘉其實並不討厭,雖然她在追孫的時候確實是甩了一些小手段,但是她卻也是實實在在的對方鴻漸是有感情的,從她時常叮囑傭人照顧好方鴻漸也是可以知道,只是她把夫妻生活想得太簡單,加之丈夫的懦弱,又有姑媽和趙辛楣的對比,也就愈發對方鴻漸感到失望。

在結局,作者給出了一個開放式結局,最終他們必是不會離婚的,一是方鴻漸的性格本就搖擺不定,二是孫柔嘉在長期的相處過程中對方是抱有感情的,他們都陷入了彼此的圍城,出不來也逃不掉,或許,這就是作者所說的圍城吧。


至此,主要的三個女性人物都說完了,接下來是兩個主要的男性角色,方鴻漸和趙辛楣,先說下趙辛楣吧。

其實趙辛楣應該算是全書中我最喜歡的一個角色了,從他出場之時我便對他討厭不起來,前期故事中,他唯一的存在感就是爲了蘇小姐爭風喫醋那一段,反而顯得他這個人執拗又可愛,拋開這些情節去和方鴻漸對比,趙卻是書中活得最通透的一個人。

他的性格一直是我最羨慕的那種性格,能夠做到及時抽身的同時又能放遠未來,相比方鴻漸的優柔寡斷,趙的每次決定和選擇都是深思熟慮而又果斷的,所以他的事業上的成功是必然的。

從感情上來說,當他知道蘇小姐只是把他和方鴻漸當成玩物時,雖然有憤怒和遺憾,但是在感情這一方他本就處於劣勢,加上他這人原本就活得豁達通透,便也是及早抽出了身,但是內心對於蘇小姐還是留有一絲感情的,這個在三閭大學他遇到汪太太是有跡可尋的。趙方二人唯一相似的應該是在處理感情這件事情上了。

對待失戀時雖然二人的處理方式有所不同,但是對於那些一段模棱兩可的感情,他也一樣顯得猶豫不決,特別是在遇到沈太太時,明知這樣的感情是不允許的,還是對沈太太動了情,但卻也不願意斷掉這樣的念頭,最終也是因爲這一層原因才憤而離校,前往重慶。

而他感情的歸宿也和方鴻漸一樣,方鴻漸在唐曉芙身上耗盡了感情,趙辛楣則把自己小半輩子的感情傾注在了蘇小姐身上,最終的結果也是找了一個適合結婚的人過了日子,在感情上,他們兄弟倆一樣是輸家。

但在事業上,趙卻比方來得更加深謀遠慮,雖然在選擇三閭大學的時候多少有一些因素是蘇文紈嫁給了曹元郎,但在書中他所表現出來的睿智,謀略都是不容忽視的,特別是在被汪太太故意構陷,高松年和汪處厚誤會時,他也是二話不說的就離開了這所大學,前往重慶謀求仕途。

所以,趙辛楣的性格相信看過《圍城》的人基本上都會喜歡,機智幽默,對待感情又專一,若是女生,也會傾心這樣的男生。

再說他在書中的作用,可以說是整個故事的推動者,書中方鴻漸的兩次變遷都和趙辛楣有着很直接的關係,第一次是趙辛楣誤以爲方鴻漸喜歡蘇文紈,爲了把他調離上海,把他推薦給了三閭大學,而後陰差陽錯的也跟着方鴻漸去了大學,這是第一次變動;第二次變動是趙辛楣離開三閭大學後留在方鴻漸的一本書導致了方鴻漸被學校排擠從而離開了三閭大學,當然,方鴻漸和孫柔嘉的結合一定程度上也有趙辛楣添油加醋的成分所在。

縱觀全書,趙辛楣可以是貫穿整本書的一個配角人物,他的作用不僅是推動劇情的發展,一方面也是用以襯托方鴻漸的無能和失敗,也因此,趙辛楣的性格纔會如此惹人喜歡,方鴻漸此生最幸運的,或許就是遇到了趙辛楣這位摯友吧。

最後再說方鴻漸吧,其實從上面幾個人物的分析來看,我們大體就知道方鴻漸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了,優柔寡斷,性格上渾渾噩噩,就好像趙辛楣所說的:“你這人不討厭,可是全無用處”。

一句話就點明瞭方鴻漸人物性格。

你若說他討厭,但你在讀完整個故事後,他在書中做的不好的也只是在對待蘇唐二人時,感情的處理沒有當斷則斷,所以導致了他愛情的悲劇,至於假博士一事,也沒什麼值得可令人討厭的點。

方鴻漸所生活的時代,是一箇中西方文化有着巨大沖突的時代,也是新舊文化交換的動盪時代,所謂複雜的文化和時代衍生出複雜的人物性格,這便是方鴻漸。

方鴻漸出身在一個傳統思想的家庭,父親是前清朝舉人,書中在一開始時也說了方鴻漸在未出國前是一個各方面都傳統保守之人,而從國外回來之後,他的思維與生活都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西方文化的思想,而這與他骨子裏的舊文化是相沖突的,處在這由文化構築而成的圍城,他沒有辦法去完全適應及改變自己,於是他乾脆放棄掙扎,隨波逐流。

回國後,託了周家人的人關係進了銀行工作,之後也是在趙辛楣的推薦下才得以去三閭大學任教,再到後面從三閭大學回上海後所就職的工作也是趙辛楣推薦的,他並沒有主動積極的去尋求自己的生活,無論怎麼變化,他都始終依附於其他人。

他有反省過嗎?有的,但是他並沒有實際去行動。就好比在三閭大學時,他沒有接到下半年的聘書,他在心裏想着一定要去找高松年理論一番,還準備了辯駁高松年的滿滿的說辭,然而事實是,他沒有這樣去做,一方面是他自己沒有勇氣去對抗,另一方面也是聽了孫柔嘉的話,在出走之後收到高松年來的看似抱歉實則嘲笑的信件後,他也只是把氣得把信件揉成紙團丟給了孫柔嘉,憤憤不平,換做現代的話來說,多少有點無能狂怒。

而在書的結尾中,孫柔嘉讓他去姑母公司上班時,他憤怒的說道他纔不願意做資本家的走狗,可是他又可曾想到,他當時所上班的周家銀行也是地地道道的資本家,所以孫柔嘉也只是罵他“懦夫”,他也無話可說,無可辯駁,只是無力的躺在牀上,聽着時鐘滴答滴答的敲響。

或許,方鴻漸把這個社會想得太單純,當我們踏出社會時,我們纔會意識到現實世界是充滿着虛僞與荒唐的,因爲需要我們去打理的不止我們的生活,還有各種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而方鴻漸則是這躺時代列車中順勢前行的人,被時代的洪流推着向前走,他沒有選擇的餘地,不甘於同流合污又要趨炎附勢,不屑於小人模樣卻又酸溜溜的,想抗爭又畏縮,註定了他這悲劇的一生。

其實,錢老先生在寫這本書的時候,應該也是把自己的一些經歷或是思想的矛盾附加在了方鴻漸身上,錢老先生所生活的時候也正好是中西方文化衝突的一個時代,作爲一個知識分子,他出身於傳統的家庭,也曾去國外留學歸來,興許是他自己也經歷過這樣的文化衝突,也曾經迷茫過,於是,他透過方鴻漸這個人物,寫出了他對當下社會的不滿,諷刺這個社會上那些迂腐的校園氛圍,也嘲笑這個時代下的人總以世俗的眼光去看待這些新文化,人也變得世俗起來。

正應了趙辛楣的話“你不討厭,可是全無用處”。

那個時代下的人,大抵也是如此吧,他們只是時代背景下的產物,他們還沒有時間去消化突如其來的新西方文化,就被迫去接受這樣的衝突,有些人選擇順應時代的潮流,像孫柔嘉和她的姑媽,有的人選擇委曲求全,像方家先生,而有的人則在這個漩渦中搖擺不定,如方鴻漸。

如果折射到現實生活中,其實每個人都多多少少有一些方鴻漸的影子在的,有時候我在看書時,總覺得方鴻漸像極了自己,渴求安穩但是又不甘安穩,覺得自己在未來應該是能成就一番大事業的,可是事實告訴我,有時候,我們不得不承認,我們生來平凡,一輩子興許也就是個普通人。

他的正直,他的懦弱,他的憤怒,他的無能,他的理想,他的迷茫,我們都曾經或多或少的體驗過,就像一個人生的縮影一樣,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在這本書裏面找到自己的影子,所以,我並不討厭方鴻漸,反而有點惺惺相惜之感,有些時候,他恰好代表了這個社會一部分的人,一生中忙忙碌碌,卻又碌碌無爲,終其一生,也就是成爲了社會里面那80%的普通人,畢業,工作,結婚,生子。

故事裏面方鴻漸的結局我們不得而知,對於這樣看似倉促的結局,實際上更加符合我們的現實生活,因爲他往後的生活,大抵也是如此平淡的度過,按方鴻漸的性格,是不會和孫柔嘉離婚的,然後再去找趙辛楣,再陷入下一個循環。

再就沒什麼可寫的了,其他人的也不想多做分析,但是裏面的每一個配角都是爲了故事而生,而不是強行加入來引起戲劇衝突,他們的每個人的性格在方鴻漸趙辛楣眼中,都被刻畫的入木三分,都是值得去細細品味的。

最後要誇一下錢老先生的文筆,我真的太愛了,除了人物刻畫外,語言詼諧幽默,特別是裏面的比喻,真的是值得好好一讀再讀,有興趣看的話,請一定要細細品品錢老先生對一些人物形象,還有一些周圍環境的描寫,你會發現每一處都讓人驚豔。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