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德福選擇的兩難

朋友的孩子最終還是從華德福轉了學。

上了三、四年的華德福,要上初中了,因爲沒有參加中考的以後不能參加高考,不得不轉回體制內的學校。

轉到公辦學校後,孩子極不適應,跟不上。孩子急,家長更急。

當初教育觀念就有些分歧的夫妻兩人,更是爲了孩子衝突不斷,家庭關係也亮起了紅燈。

其實做父母的都想爲孩子提供一個良好的教育機會,尤其是在傳統教育中曾受過磨難的家長們。而華德福倡導的身、心、靈全面發展、快樂成長,發展自我的理念,無疑爲家長們描繪了一幅動人的美景。

可這條路,真的不是一條容易走的路。

筆者對華德福瞭解不太多,但還是想談談自己的感受。

首先任何事物,沒有絕對的好壞,要麼全是優點,要麼全是缺點,二元對立,非黑即白。要理性看待。

就拿華德福倡導的身心靈全面發展,和快樂成長的理念來說,其實有些相悖之處。因爲有些成長不只來自於快樂,也來自於痛苦,尤其是身心靈方面的成長。就像身心靈導師傑克·康菲爾德在《踏上心靈幽徑》書中所說,“沒有痛哭過幾回,心靈自由的成長就還沒有開始”。

而《奧義書》中也提到,“一把刀的鋒刃是很難越過的,所以智者說得救之道是很難實現的。” 身心靈的成長,如果沒有刀鋒的深深切入,沒有切膚之痛,得救之道也是難尋的。

可人性一般都是趨樂避苦的。快樂成長的願望是美好的,但也要時刻保持理性的清醒,沒有痛苦的成長是不完整的,也是不現實的。

再一點,講講自我的發展。其實自我是痛苦之源。自我的發展是人成長過程中的一環,但不是最終的一環,自我的成長,伴隨的一定是痛苦的增長,就像薩特所說,“他人即地獄”,每個不同的自我,帶來的必然是棱角分明的石頭般格格不入的碰撞。

這也就是親密關係的難處之處,尤其是過了蜜月期,每個人都不想再夾着尾巴裝着,想活出自己的自我之時,碰撞是尤爲劇烈的。

自我,就是你所有的我執、執念的打包體。唯有放下執念,纔有更大的自由與幸福。

最後,這個世界其實是無常的,每一天,每一刻都在變化着,曾經你喜愛的,有可能明天也會厭惡,時刻保持着一顆覺察的心,當事情變化時,要及時應對。

最重要的還是,在最好的,需要受教育的年紀,別把孩子給耽誤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