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工作,存钱,买房,婚姻与成长:写给女性30岁以后的人生

关于30岁的这个话题,很早之前在公众号曾经写过一篇。

后来和女友们聊天,发现大家原来对于30岁这个人生门槛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或焦虑、或迷茫,或重新认清生活真相之后的坦然。于是也重新整理了自己的心境,把这两年的成长感悟分享给大家。

虽然不知道我的这些感悟会不会对看我文章的朋友们有所帮助,各位只是把它当做一个可供参考的人生经历就好了。

01

关于工作:找到自己的赛道很重要

给步入30岁的女性朋友们关于工作上的两个建议是:第一,要找到自己热爱并真正擅长的工作;第二,不要在舒适圈里呆的过久。

我毕业后因为面临着在大城市生存的压力,所以很草率地就选择了一份在高校里的工作。这份工作薪水不高,但是稳定,也没有996的压力;更主要的是,这份工作在外人眼里是光鲜的。

然而,我自己一点儿都不喜欢这份工作。

这导致我在后来的一段时间里,每天去上班的心情就和上坟一样。又因为太过安逸,所以开始渐渐在工作上有些“不思进取”。好在这种状态并没有持续很长时间,在痛定思痛和及时止损之后,我毅然裸辞,重新调整赛道,各种考证,然后进入金融圈做投资方面的工作。

在随后的几年时间里,因为之前第一份工作而耽误的时间令我倍感焦虑,所以不得不拼命追赶。我在一边上班的同时,还利用业余时间,给各种财经大V号写稿子。后来又开始自己弄公众号和写专栏。随着关注我的人开始慢慢增多,我开始对自己的职业方向有了更加清晰的规划,同时,自己的焦虑感也在一天天地消除。

如果你现在也和当年的我一样,还处在职业规划的迷茫中,不如覆盘一下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看看自己真正感兴趣的领域是什么。

我始终认为,只有自己真正热爱的,才能促使我们不断地突破职业天花板,并且使自己的能力获得长足而稳定地发展。

而如果你现在正处在职业的舒适圈里,那么也请思考一下:如果日后不能再依靠这份工作时,你能拿什么来养活自己?

眼下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行业迅速变化、企业寿命在迅速缩短的时代。父母那一辈的认知和格局,可能根本不再适合我们这一代人对于职业赛道的选择。而且,所谓的“铁饭碗”工作,也不能再百分之百地保证我们能一辈子工作到老。

所以,你可以大胆地进行折腾。无论是写公众号,还是做直播,甚至找到一些不被他人关注的细分市场领域。你的能力在不断地进行提升,才是提供给自己最大的舒适圈。

02

关于存钱:这是一个女性最顶级地自律

我在上大学的时候,我的家长其实就已经有意开始培养我关于理财的意识了。

那个时候,我们家都是一次性将一年的学费和生活费打到我的银行卡上,并告诉我,如果我不能对这一年的费用花销做好规划,那么等钱花完的时候,你就要自己想办法了。

所幸,那个时候自己在学校里住宿舍吃食堂,生活花销并不多,每年还能剩下一些钱。

于是课业之余,我开始研究股票和基金,并选择用定投的方式把剩余的生活费转到股票账户里。

大学几年时间下来,我竟然用这种“蚂蚁搬家”的方式攒下了一笔规模不大但足以帮助我撑过毕业之后找工作租房的那一段黯淡的时光。

后来工作以后,我又专门报名了网课,系统学习了各种关于保险、基金、股票、家庭资产配置、长期价值投资等投资理财方面的知识。在坚持进行基金定投的基础上,我又给自己配置了保险,以抵御生活中突发的各种风险。

这么多年以来,我其实挺感谢当初的自己能在金钱上坚持如此正确的价值观。存钱,确实能够给一个女孩子足够的安全感。

虽然这笔存款并不多,但是它足够帮助我在工作变动时和转换职业赛道时给予我足够的生活底线,让我有足够的勇气去选择自己真正喜欢的工作,并且不为几斗米而折腰。

可能对于一些女性朋友来说,刚开始存钱的日子是很痛苦的。毕竟,存钱是一个“逆人性”的过程。这要求我们需要降低自己的消费欲望,忍住各种商家广告的狂轰乱炸,为自己在生活中的每一笔开支做好详细的规划。

但是,只要你熬过了最初的那段艰难的时光,以后的人生会越来越顺畅。至少不会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面临着降薪和裁员的压力时,而担心下个月生活费的问题。

而在刚开始理财的同时,我也建议各位有心的朋友们,不要急于去赚快钱。过去几年的P2P等投资平台接二连三地暴雷,无一不是在用血的方式告诫我们:

那些所谓的能让我们赚到快钱的投资方式,大多是骗局。

所以,踏踏实实地选择一些稳妥的理财方式,比如银行自己发行的理财,或者支付宝上的各种基金产品,都是比较适合我们这些“上班族”的理财方式。

至于每个月要拿出多少比例的金额进行理财,我个人的建议可供大家参考:除去生活中的固定开支(包括房租、生活基本开销等),剩余资金的1/2可以选择用来进行理财;而另外1/2的资金,用于应对生活中的突发状况和急于用钱的情景,也可以用于偶尔改善生活和慰劳自己的奖励。

而如果担心不能长期坚持理财的朋友们,那可以选择支付宝上的“定期存”的方式。规定每个月发下工资的那一天,由支付宝自动从银行卡上转走固定的一笔钱进入理财账户。这样日积月累,也能达到“被动理财”的效果。

而存钱和理财,除了带给我安全感和生活的底气之外,教会我的最重要一件事就是:

世界上很多美好的事情,是值得你花费时间去经营和等待的。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03

关于买房:给予女性最大的安全感

我一直是鼓励身边的女性朋友们买房的。

不仅因为房子是我们最大的安全感,更重要的是,当一旦确定买房的目标之后,我们就能有意识地存下钱来,减少不必要的冤枉开支,并且在往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房产能够带给我们的资产增值。

而关于能不能攒到钱买到房,我也一直是抱有乐观态度的:

在一线城市买不了住宅,可以买商住公寓,买不了公寓,可以去准一线城市(杭州,苏州,南京,成都,天津等);买不了大房子就买小房子,买不了新房的就买二手房,买不了两居室就买一居室……

哪怕就算在北京这样的超级大都市,努力工作攒钱几年,有了购房资格,完全可以够得上五环外的一套上车房的首付。

关键就看你有没有定下买房的决心。

虽然也见过一些女孩子,认为女性总是要嫁人的,只要男方有房就够了。

那么,对于持有这样观点的女性朋友,建议可以去多读几遍《婚姻法》:

男方婚前买的房子,即使房产证上加了你的名字,房子也不是你的。

而与其费尽心思让男方在房产证上加名,自己靠努力拥有一套婚前的小房子,它不香么?

而反观我身边已经买了房子的女性朋友们,她们的人生反而比那些没有房产的女性活的更加肆意潇洒:

不必为年过30岁不结婚而焦虑,也不必因为喜欢一个人但因为对方没有房而放弃一段感情。

纵使结了婚,也不必因为住在男方的房子里而战战兢兢,吵架时因为老公的一句“滚出我的房子”而无处可去。

更重要的是,对于我自己来说,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能够令我充分享受到独居时的生活快乐。

我一个人独居的时候,可以一整天都不说话,可以睡到自然醒,然后盯着阳光从落地窗外倾洒进来;可以看电影哭到稀里哗啦,可以抱着电脑写小说写到天昏地暗,也可以不洗头不洗脸美滋滋地宅一个周末。

整个空间里的每个时间碎片,都可以握在手中,由自己掌控。

这大概才是当代年轻人最惬意最滋养的生活方式吧。在这座繁忙的都市中拥有属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面积可以不大,但是却是可以让我们迅速自愈的一处独有的空间。

甚至,你可以从这种独居中知道,你一个人完全可以过得很好,你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害怕孤独,以及,开始慢慢地享受孤独。

04

关于婚姻:提高自己在情感中的钝感力

因为自己尚未步入婚姻,但是也曾和身边已经结了婚的女友们无数次地讨论过关于婚姻的话题。再加上身边人或幸福或不幸福的婚后生活来看,我自己也总结了以下几条经验供大家参考。

对于还没有结婚的年轻女性来说,特别是原生家庭相对较差的女性朋友来说,千万不要把婚姻当做改变自己命运的稻草。

不要去相信偶像剧里“灰姑娘遇见白马王子”的桥段,现实生活中,越是条件优秀的男性在择偶时,很大程度上都是要考察对方家境的。

因为只有在相似的家庭环境和成长教育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两个人,在婚后才能有更多的共同话语和一致的三观。外观颜值真的只能决定两个人初次见面的好感度,但是一致的三观和内在的性格品性,才是决定两个人是否能够长久的关键。

毕竟,不是每个女孩都能成为邓文迪。

而对于原生家庭糟糕的女性朋友来说,最先解决的并不是自己的婚姻问题,而是先要努力工作赚钱,慢慢积攒自己的人生资本。

可能这一过程会相对来说比较漫长,但是总好过年轻时盲目地迈进婚姻,然后把自己的生活过成一地鸡毛,终生在低阶的生活里打转要好。

要知道,女性越是往高层次走,越有选择自己婚姻和爱人的自由权。

而若想突破自身现有的阶层,最明智也是最可行的办法,一是读书,二是工作。

哪怕上学时没有读书学习的条件,也可以在工作以后再去读一个在职的学位;或者现在互联网在线教育很发达,只要有心想学,都可以找到合适自己的平台去深造学习。

因为通过学习,你整个人的谈吐和气质不但能够得到提升,更重要的是,你看待问题的维度和深度都会得到很大的提高,也能够更理智地去处理关于两性关系和婚姻感情中的问题。

其次,是要努力工作。因为工作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获得经济上的基础,更重要的是,在工作中拓展自己的人脉圈,结识更优质的工作伙伴和职场领路人,有助于自己向更高层次的职场之路攀登,最终形成一个良性发展的螺旋式的上升阶梯。

而对于那些原生家境尚可的且人生没有遭遇过太多逆境的年轻女性朋友来说,建议在谈恋爱的过程中尽可能地把和对方相处的时间战线拉长,一般两年左右是一个比较合理的时间区间。

我自己是不主张闪婚的。因为闪婚其实就是一场赌博。赌对了,是你的幸运;赌错了,那么你面对的就是生活的万丈深渊。

而在这段时间过程中,你除了要与对方享受爱情的甜蜜以外,更多地是要观察对方是否能够提供稳定的情绪价值。

这一点真的是太重要了。因为这直接关乎结婚以后面对家庭琐事和婚姻矛盾能否理智地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地逃避或相互指责;而情绪稳定的爱人,哪怕是日后不爱分开了,也能相对以一个较为体面和友好的方式来结束一段感情。

而根据我对身边那些能够把自己的婚姻家庭经营好的女性朋友们的观察,她们无一不是在婚恋关系中拥有较高的钝感力。

所谓的钝感力,就是能够较迟缓地去感受对方,凡事不要太过于敏感和情绪化。

要知道,男女本身在思维方式上是存在差异的:男性的思维偏向理性和直线思维,而女性的思维则偏向感性和迂回思维。

比如很小的一件事情,男方约会时会问女方吃什么?如果这时候女方回答“随便”,大部分男性也许真的会选择街边的一个苍蝇馆子来就地解决。而在女性眼里,她们就会认为,我虽然说了“随便”,但是你如果真的爱我,你应该知道我平时的喜好,应该多做功课去选择我喜欢的餐厅,而不是真的随便选一家。你这么敷衍我,是不是不爱我了?

而拥有钝感力较高的女性,首先她们不会在这种小事上与男方斤斤计较,更不会上纲上线到“爱不爱”的这种高度。相反,她们在和男方沟通的时候,一定会明确说明自己的想法和需求,而不是要求对方去猜。

其实婚恋关系中绝大部分的矛盾和不幸的根源,百分之八十都是庸人自扰换来的结果。

而到了我们这个年龄,彼此只想谈一场不累人又不累心的恋爱。

05

关于成长:化繁为简是一种人生的智慧

迈入30岁的年龄门槛之后,我的生活开始越来越崇尚“极简主义”。

服装上,我的基本款以舒适得体为主。护肤上,也是选择长年使用的纯天然植物的护肤品。

天知道女人在服装和化妆品这两样上会花费多少的时间和金钱。而一旦在这两项支出上做到“精简”和“消费降级”后,你会发现,自己在存钱上也会更加容易一些。

而在交友和社交上,我也尽可能地把自己的知心好友的范围保持在五个以内,并且有意地降低一些无效的社交活动。

但这并不是说朋友多了不好。只不过需要认识到,任何一个成年人在维持情感和社交上,都是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的。

刚开始工作那会,本着拓展人脉的用意,所以微信上加了很多朋友。

但是近两年来,我交朋友的心态基本上是随缘。能聊得来的就多聊会,聊不来的就让对方躺在我的微信朋友列表里礼貌且互不打扰地围观彼此的朋友圈。

本来日常的工作就已经很累了,回到家谁都不想搭理。而这时来个朋友跟你吐槽失恋、工作困扰等等,陪她们又是一个沉重的情绪付出。

如果你自己能处理好自身的负面情绪,可以选择性地考虑是否接住朋友这种负面情绪的宣泄。

如果你连自身的情绪都处理不好的话,那么朋友的负面情绪就别接了。否则就是她难受,找你吐槽,然后你们俩一起不好受,好端端地一个晚上就全毁了。

另外,不要太快地给认识不久的人交真心,先判断对方靠不靠谱,才是对自己负责任的表现。

此外,建议大家在年过30岁之后保持的一个好习惯,就是要定期地进行健身。

我始终认为,当你放弃对自己的身材管理的时候,就是你开始放弃自己人生的时候。

我人生体重的巅峰期,是我20多岁在金融机构跟投资项目的时候。那个时候工作压力大,熬夜通宵是经常事,所以两年下来,我的体重也随着压力蹭蹭往上涨。

后来痛定思痛,开始跑健身房。一周至少三次锻炼,中间还请过私教,根据我的身体情况为我制定专门的训练计划和合理的膳食安排。

而坚持运动的结果,是我的身体状态越来越好,整个人精神了很多,吃的多且不必刻意节食。比如聚餐时吃顿火锅、喝瓶可乐之类的,体重也能维持住不涨回去,睡眠质量和皮肤状态感觉比20多岁那会还要好。

要对自己有要求,不要让自己放纵下去。放纵虽然一时“爽”,但是很容易会陷入到难以挽回的局面里。

最后,是关于30岁以后人生的心态问题。

我始终没有认为自己因为30多岁了就处处低人一等。相反,我有自己喜欢的事业,有几个知心好友,在这座城市里有可供自己独居的小窝,我的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当身边的亲戚朋友对于你的年龄进行置喙评价时,洒脱一笑,既不反驳也不争论。让别人尽情地去评价,你只需要掌控好自己的人生节奏。

事实上,令自己保持心态年轻的方法有很多,比如——

始终保持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

当遇到自己不熟悉的事物出现时,选择去了解、查询、研究,而不是去排斥、反击,会更容易获得简单的快乐。

而人越快乐,就会越年轻。

而当我们努力撕掉自己身上的年龄标签时,你会发现自己对世界对人生将有更加通透的认知。

而如何过好自己的30岁,40岁,50岁,以及再往后的人生,只需要珍惜当下,享受这个过程。

你会发现,不同的人生阶段会有不同的人生精彩。

做好自己最重要,其余的人和事,根本没必要想的那么复杂。

而这,才是属于你自己的人生真相。愿共勉。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