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幼集成》卷二·錄諸家驚風論(內容總結)

錄諸家驚風論

(愚有小注,以辨其惑)

1.駁觀點一:所謂急驚風,治療要先解表

觀點:“身熱目赤,口鼻氣粗,痰涎潮壅,忽然而發,發過容色如舊。”“有因驚駭者,亦有不因驚駭者,大都是火燥木急。”

析:身熱目赤,氣粗痰壅,也是因爲外感內傷。火燥也不全是,寒傷筋急者居多,身熱要分清表裏,屬陽證,寒不疏散就用涼劑,會引邪入裏。風也會由外而來,用天麻、膽星、栝蔞、貝母、殭蠶、全蠍這些雜亂風痰之藥,治療是沒有效果的,更有用“廣東蠟丸牛黃、紫雪治之,及至元氣損傷,虛痰上逼,胸膈膨脹”。

2.駁觀點二:所謂驚嚇導致的驚風,應先治內傷外感。

病因:“由兒先有內傷,復來外感,肺竅痰迷,心無所主,一着驚而即發也。”

析:先治內傷外感。先治驚是捨本逐末。

3.駁觀點三:所謂驚風治療宜先解表祛邪,不宜先用鎮墜之藥,引邪入裏,導致熱(肺生熱)—風(肝生風)—痰(脾生痰)—驚(心生驚)。

4.駁觀點四:所謂急驚風,肝經血虛,宜補脾土;火動生風的急驚風,是可以用祛風化痰泄火藥的,不效,是證侯不確定,藥不對症。

觀點:“急驚者,肝經血虛,火動生風。”“

宜滋肝血,養脾氣。若屢服祛風化痰瀉火之劑而不效,便宜認作脾虛血損”,“急補脾土”。

5.駁觀點五:急驚風用涼瀉藥,猶如利器傷兒。

觀點:急驚屬木火土實,木實則搐而有力,目上視動扎頻;土實則身熱面赤而不吐瀉,偃臥合睛。治宜涼瀉。亦有因驚而發者,以致牙關緊急,壯熱等證。此內有實熱,外挾風邪。當截風定搐。

析:“木邪凌土,木旺土衰,何能有上實之證。”“驚而發,神虛可知。此爲火虛,非火實也。”“所挾之風,不知指內生之風耶,外來之風耶。”“截風定搐四字,比干將、莫邪、龍泉、太阿更勝百倍。今天下幼科,皆用此利器也。”

6.駁觀點六:呈現壯熱痰壅、竄視反張、搐搦掣動、牙關緊急、口中氣熱、頰赤脣紅、脈浮洪數諸證,是傷寒之證,未經疏解,以致熱邪入裏,表裏皆急。故不能稱之急驚。

7.駁觀點七:所謂小兒驚風是肝病(筋急未必血虛,受寒也多見),應該滋水養血,培補此髒。

觀點∶“小兒驚風,肝病也,亦脾腎心肺病也。”“蓋小兒之真陰未足,柔不濟剛,故肝邪易動。”( 人身榮衛脈度,每日寅時起於手太陰肺,然後五十度周於身,至丑時終於足厥陰肝,寅時復交於肺,爲陰陽大會之髒,真邪起元之所。而幼科目爲肝邪,則人生無不邪之髒矣)。

析:“腎水未足,肝氣有餘,則此無根之木,偏勝之氣,搖搖不定,欲住無因,正宜速救根本,滋水以生之,養血以配之,汲汲培補,猶恨其遲,致認爲賊邪者,克之凌之虐之,坐令其凋殘摧折,挽救無由,不亦大可悲哉。”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