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精簡寫作》:文章結構和邏輯

在昨天的文章中,我們瞭解到精簡寫作的三種途徑,分別是“通過閱讀來學習;練習最好的短文寫作方法;將長文削減到合適的字數”。

也就是追蹤你喜歡或者能接觸到的最優秀的短文作者,閱讀他的文章,拆解和模仿他的寫法,細細打磨自己的文章。

我能想到並且喜歡的短文作者是貓叔,在他的《一年頂十年》裏面,充分體現了作者在《精簡寫作》這本書中提到的寫作核心問題:

爲什麼這個故事很重要?

要點是什麼?

爲什麼這個故事被大家傳頌?

關於生命、世界和我們生活的時代,這個故事討論了什麼?

這個故事真正想表達什麼?

正因爲如此,貓叔的文章纔會給人字字珠璣,直戳內心的感覺。

今天我們要一起學習的內容是“文章結構和邏輯”。

在今天的內容開始之前,我還想補充一點與“刪掉冗餘”相關的內容。

作者在書中舉了這樣一個例子,“用他的手抓住上衣的領子”,那麼抓這個動作是不是說明只能用手,領子是不是隻有上衣纔有呢?

這句話改成,“他抓住了對方領子”,是不是表達了同樣的意思呢?

避免冗餘需要刪掉沒有實際意義的詞,比如“有點兒、真的、實際上”;已被其他詞涵蓋的詞,比如“可怕的悲劇中的可怕”。

除此之外,寫文章時,還要注意是否出現轉折詞的堆砌。我曾經寫過這樣一段話,“……,因此如果我們……”,在這裏面因此和如果都表示轉折,用在一起感情色彩在表達時沒那麼容易理解,會給讀者造成閱讀困擾。

說完了“刪掉冗餘”的部分,我們聊一聊“文章結構和邏輯”這個話題。

這一部分內容比較枯燥抽象,結合劉潤老師的一篇題爲《千萬別在最能拼命的時候,選擇了養生》的公號文,我們來一起學習。

作者推薦的文章結構和邏輯:

第一步,提出抽象的問題。

劉潤老師的公號文中,開篇就提出了一個問題,“如果我可以獲得一種超能力,我會選什麼?”

經過他自己的解釋,最後將落腳點放在,“如何用兩年的時間,達到別人努力五年的效果。”

儘管這個問題被他具體化了,但相對實際故事案例來看,還是比較抽象的。

第二步,具體實例。

這一部分中,劉潤老師講了“勤奮”的故事。

故事不是瞎編的,也不是從網上摘抄的,而是他在微軟供職期間親身經歷的。

比如996、711工作制,微軟特立獨行的住宿文化,三天兩夜的不眠不休,這些在別人眼裏驚天動地的事,在劉潤老師以及微軟公司的員工眼裏,是家常便飯。

這裏面的例子極其震撼,特別是拿睡袋睡在地板上,第二天一早阿姨來打掃衛生,不知道有人睡在裏面,燈一開,腳一踢的細節描寫,讓人感受到工作不易的同時也感受到“可怕的勤奮”的具體含義。

第三步,優點清單。

極致勤奮後,有哪些優點呢?

劉潤老師的成績大家有目共睹,他在微軟做到了戰略合作總監,任海爾、百度、恆基地產、等多家企業的戰略顧問,香港上市公司恆富控股獨立董事。他創辦了中國最大私人商學院《劉潤·5分鐘商學院》,這一切都要歸功於他異於常人,可怕的勤奮。

第四步,缺點清單。

這樣極致的勤奮有缺點嗎?

一定有的,就像他自己文章中說的那樣,“這樣對身體不好”。

對於我們普通人,這樣高強度的工作可能會導致崩潰。就像今天刷到的一則視頻中,小姑娘連續加班半個月了,在生日這天好不容易早一點下班,又被打電話叫回。她坐在網約車裏,崩潰大哭。

有解決辦法嗎?

有的,這就是第五步,特定解決方案。

劉潤老師說,“千萬千萬,不要再你最能拼命的時候,選擇了養生。”

只有年輕時不顧一切,纔可能過上嚮往的生活。

第六步,從案例中得出抽象的道理。

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金句結尾。

劉潤老師在文章的最後這樣寫道:“方法論固然重要,但是勤奮,纔是你提升能力的助推器。”

扎心嗎?

藍瘦香菇就對了。

這樣一篇結構完整,邏輯縝密的文章讀下來,有酣暢淋漓,恍然大悟的感覺纔是正常的反應哦。

最後我們再來回顧一下,想要把一篇文章寫得邏輯性強,最簡單的方法是,開篇提出問題,用具體案例闡述解決問題的方法,例舉該方法帶來的優劣勢,總結出特定方案,最後採用金句結尾發人深省。

這也是寫一篇新媒體文,比較常用的結構哦。

(未完待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