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2021年第四季度目標:記第一次跟着永澄老師做目標

2021年3月,在經歷了父親的離世,我徹底頹廢了半年。這半年我一直在思考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麼?也一直在悔恨,父親離開時有沒有怨我不爭氣。我去翻看公號文章,翻看朋友圈,翻看各種書籍,找不到答案。直到一個很偶然的機會,看到朋友在圈裏推薦一堂覆盤

原创 讀書筆記|《療愈你的內在小孩》①

在很多心理或精神上患有疾病的成年人的一些夢境中,常常會有很多想退回到母親子宮的意象,比如看到海洋,或者通過一個黑暗的、狹窄的通道,這些都暗示着他想退回生命最初的狀態。因爲在生命最初待在母體裏時,他太安全了,他根本不需要爲生存付出努力。身邊很

原创 《富爸爸窮爸爸》:控制恐懼心理,認清資產和負債,喚醒理財天賦,讓貧窮遠離

過新年少不了壓歲錢,這些錢究竟該怎麼用,是個大問題。有的家長會給孩子開個銀行賬戶,把錢存起來漲利息;有的家長則會習慣性拿來當做日常開銷;還有少部分家長,會拿這筆錢做投資,讓錢生錢。究竟哪種方式,纔是最佳的理財方式呢?把錢拿去投資就真的能實現

原创 開心的臘月二十九

今天小夥伴們都在忙年,我家就特別不一樣,中午和閨蜜面基,晚上出門看燈。其實新年也可以過得不一樣。01.成年人的交往,需要距離我跟羣姐是光屁股一起長大的,彼此之間太熟悉,即便中間好多年沒有見面,一旦聯繫起來,很快又熟絡起來。這兩年,我們每隔一

原创 初五開始新徵程

在我們家,喫過初五早上的水餃,這個年就算過完了。今天一早,我打掃完家裏的衛生,開始爲下半個月做計劃1、孩子的學習計劃14號起,學校已經下發了開學前14天手賬,也就是說,他的假期餘額只有14天了。那麼這14天該如何度過呢?按照之前我做的學習計

原创 不苛責,不抱怨,釋放焦慮情緒,做元氣滿滿的自己

昨晚收到小說的拒稿郵件,情緒一下子就垮了。雖然我發了朋友圈調侃自己,但今天一整天,我做什麼都提不起興趣。我知道這是不對的,也嘗試做調整,即便只是刷朋友圈、刷微博娛樂,也是越來越焦慮。因爲我發現,圈子裏面歲月靜好。有的人這一年賺了錢,活得瀟灑

原创 讀書筆記|《富爸爸窮爸爸》②

從長遠來看,重要的不是你掙了多少錢,而是你能留下多少錢,以及能夠留住多久。讀了這本書的前三章,有一種《有錢人和你想的不一樣》簡化版的趕腳。大概是這樣吧,所有經典的書籍,不是單純告訴你該如何做,而是選擇從根源上,解決你思考模式的阻礙。就像讀《

原创 讀書筆記|《富爸爸窮爸爸》③

人們的生活永遠被這兩種感覺所控制:恐懼和貪婪。感情是我們行動的動力。忠實於你的感情,以你喜歡的方式運用你的頭腦和感情,不要讓它們控制你。讀書感悟:對金錢的無知和恐懼,控制了人們的生活。我曾經特別迷茫,那段時間家裏的經濟很糟糕,我一味將問題歸

原创 提前放假,寒假我準備和娃這樣過

由於疫情原因,各地學校提前放假,小胖也提前放假了一週,甚至都沒有回學校拿成績,而是由班主任老師直接私信給家長的。多了一週的假期,以及不確定是否能按時開學,再加上對輔導班衛生安全的不放心,我決定,這個寒假,繼續宅在家裏,就像去年一樣。1、關於

原创 讀書筆記|《富爸爸窮爸爸》

1.生活纔是最好的老師。大多數時候,生活不會和你說什麼,它只是推着你轉,每一推,它都像是在說:“喂,醒一醒,我要讓你學點東西。”讀書感悟:爲什麼同一個老師教授出來的學生,千差萬別?那是因爲面對同樣的場景,大家採取了不同的處理方法:①放棄 ②

原创 用心體會生活,就算苦,也要笑着活

距離新年越來越近了,家裏卻沒有年味兒。父親的身體越來越虛弱了,一週有至少一半的時間是躺在牀上度過的。昨天,老媽打電話給我,說老爸消瘦得很厲害,若不是喫激素的原因,臉色不會像現在一樣好看。然而在激素作用不到的地方,老爸原本健碩的身體越來越佝僂

原创 另類讀書法——抄書

1月24日當天,歷時一個月,我把稻盛和夫的《心:稻盛和夫的醫生囑託》抄完了。也許你會奇怪,微信讀書可以免費閱讀,電商購買也只有二十幾塊錢,爲什麼要抄呢?又不是在古代,資源匱乏,買不起,不得不抄寫。這樣費力不討好的事情,爲什麼要做呢?其實,最

原创 今日兩點思考:服務和堅持

1、修車昨天先生開車上班,回來的路上,車的電腦系統突然報警,提醒:制動系統故障。在我看來,這是一個挺嚴重事兒。畢竟制動系統意味着包括剎車、手剎之類的零件失靈,在行駛過程中,很有可能因此發生嚴重的交通事故。於是今天下午,我們聯繫了熟悉的修車師

原创 面對不敢面對,才能找到解決之路

因爲之前對賬單問題的牴觸,讓我一直處於拆東牆補西牆的狀態。大概是最近讀了太多遍《有錢人和你想的不一樣》,甚至今天還在補之前想要寫的決賽講書稿,我開始直面自己的財務狀況。1、用數據說話首先我把存在分期的賬戶全部調出來,一筆一筆列清楚,分期截止

原创 今天的兩個瞬間

1、醫院老媽是一個心特別大的人,除了當初做hualiao時,要求必須有家人陪伴外,後來幾乎每次複查,都是她一個人。那會兒,孩子還小,老媽從不叫我陪,說是怕在醫院沾染細菌,影響孩子。她也從不喊老爸陪,嫌老爸絮絮叨叨,總往壞處想。去年下半年,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