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類讀書法——抄書

1月24日當天,歷時一個月,我把稻盛和夫的《心:稻盛和夫的醫生囑託》抄完了。

也許你會奇怪,微信讀書可以免費閱讀,電商購買也只有二十幾塊錢,爲什麼要抄呢?又不是在古代,資源匱乏,買不起,不得不抄寫。這樣費力不討好的事情,爲什麼要做呢?

其實,最初我開始抄寫的時候,自己心裏也沒底。

在抄寫這本《心》之前,我也嘗試超過其他書,比如劉墉的半自傳勵志散文集《寧可孤獨,也不庸俗》,比如國學經典《論語》和《詩經》,可惜都以失敗告終。

所以,我並沒有從抄書中找到樂趣,反而平添了許多痛苦的記憶。

在抄散文的時候,由於篇幅較長,每天抄寫得十分痛苦,好幾次因爲用力過猛,摳破了手掌。

在抄國學經典的時候,由於晦澀難懂,往往是抄了下句,忘了下句,想起抄書就頭疼。

可是不止一位大咖曾推薦過:抄書讀書法。

只能說明,我還沒有找到抄書的訣竅。

於是,我做了深刻地反思:

1、選擇的筆記本不合適。

我是一個非常愛逛書店和文具店的人,尤其愛買本子。

特別是那些封面精美,內頁又多又厚的硬皮本子,真真是我的摯愛。

哪怕是買回來,擺在那裏看着,也會沒來由的開心和快樂。

美是美了,心情也好了,可是用起來並不是最舒服的。

畢竟我們在使用筆記本的時候,都是反正面書寫的,正面書寫還好,如果寫到反面,一開始由於本子太厚,不得不墊上本子。寫到後期,翻頁過厚,又會影響書寫的速度。

總之,這樣的本子,中看不中用。

當初使用這種厚本子抄寫時,正好在抄散文。本來就因爲字數多,抄得手軟,再加上抄寫姿勢不舒服,簡直就是一個頭兩個大。堅持了半本書,最後還是放棄了。

後來,我更換了文具店最便宜,成“打”賣的軟皮本,簡直如魚得水,媽媽再也不擔心我抄書了。

2、選擇的內容不合適。

早期,我抄寫過長篇散文和國學經典,之所以沒堅持下來,一個因爲篇幅太長,一個因爲不理解。

就閱讀體驗來說,劉墉先生的那本散文合集比起《心》這本書來講,我個人覺得更舒服。

畢竟兩本書的描寫手法不同,一個偏重文采,一個偏重紀實,自然是文采在賞心悅目方面,更勝一籌。

但這本書有個比較致命的缺點——篇幅太長。

我的抄寫速度不慢,但抄寫一篇散文也要花費至少1個半小時的時間。要是篇幅再長一點兒,一篇文章完整抄下來,2個小時也是常有的事兒。

高度專注兩個小時是非常累的,別說是抄書了,就是集中精力看書,也挺難。

所以,在抄寫散文期間,我把自己搞得身心俱疲,很顯然,這樣做事一定不會長久。

而國學經典,則像上面提到的那樣,我基礎比較弱,理解不到位,晦澀難懂給抄寫到來了極大壓力。

在換了這本《心》之後,它的設置是章節式的,我可以選擇每天只抄寫一小節,這樣的篇幅不算長,大概每天花費30-40分鐘就能完成,心理壓力小了很多。再加上作者是以囑託的形式敘事,讀起來沒有障礙,心情好了,任務也就很快完成了。

3、希望太大

最開始抄書,我沒有把心態擺正,想着一口喫成個胖子,總以爲自己抄完一本書,就能像修煉了乾坤大挪移的張無忌一樣,在江湖中立於不敗之地。

因此,當我抄到一半,發現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厲害時,那股氣就鬆懈了。

也就沒有了繼續抄寫的動力了。

在反思過後,我重新調整了心態,把一本書拆分成很多小節,選用了便宜實惠的抄寫本,花費了一個月的時間,完成了第一本書的抄寫。

對於一個做事三分鐘熱度的人來說,這真的是里程碑式的勝利。

於是我趁熱打鐵,又找老師推薦了一本思考方面的書,抄寫起來。

你以爲我只是單純抄寫一遍就完了嗎?

不是的,除了抄寫外,我現在每天都會錄製音頻,也就相當於再朗讀一遍抄寫的內容。這樣一來,不僅加深了印象,還能發現之前沒有注意到的地方,做出進一步的思考。

實際上,無論是抄書也好,錄音也好,我們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把書讀透讀精。

當你發現自己沒有辦法單純靠眼看來學習的時候,就應該找一找更行之有效的方法。

對於我而言,抄書和錄音是有效的。

因爲我發現,這樣過了兩遍後,再讀其他書籍,或者看到某場景時,我很容易就能聯想起書中的內容。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能夠學以致用了。

這不就是我們學習的初衷嗎?

如果現在,你仍在爲讀書苦惱,不妨試試抄書和錄音吧,說不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呢?

最後,再總結一下抄書心得:

第一,選取好用的本子,不要追求花哨,抄寫起來方便又舒服,最重要。

第二,選取一本自己很感興趣,篇幅又不太長的書。當你完成第一本書籍的抄寫後,會信心大漲,利於下一步的進行。

第三,不要想着一口喫成胖子,擺正學習態度,把讀書學習當做終身的事業來完成。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