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遂:巧妙維穩,化解動亂 | 資治通鑑

龔遂:巧妙維穩,化解動亂 | 資治通鑑

《道德經》:“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一、定性

漢宣帝時期,渤海附近的幾個縣發生過一場動亂。而這場動亂,是由於發生了饑荒。

饑荒發生之後,出現了大量的盜賊。對此,地方政府無能爲力,只能夠上書給中央,請求支援。

漢宣帝讓大臣們挑選出一個有能力的人,來應對這場動亂。丞相、御史都推薦了原來的昌邑國郎中令龔遂。

此時的龔遂,已經七十多歲,十分年邁,且身材矮小。看到龔遂這個形象,漢宣帝心中沒有底。

這場動亂雖然是因爲饑荒而起,但是發展的勢頭猛,就連原來的地方政府都無法壓制。選這樣一個老人,能夠靠得住嗎?於是,便召來龔遂,問他該如何應對?

龔遂也是有備而來,他直接對漢宣帝說:“海瀕遐遠,不霑聖化,其民困於飢寒而吏不恤,故使陛下赤子盜弄陛下之兵於潢池中耳。”

意思是,渤海距離天子非常遠,得到的教化少,因此思想散漫,纔會受到鼓動。同時,又受到了天災,沒有糧食儲備。最後,是地方官員不懂體恤百姓,壓迫百姓。因此纔起來造反。

龔遂將百姓比喻爲赤子。這是很有門道的話,我們來分析一下。

首先,將皇帝捧了捧,說如果渤海能夠得到天子的教化,那麼就不會出現這樣的問題。

接着,爲這場動亂定性。這不是一場針對中央的動亂,而單純是由於天災人禍導致的內部矛盾。這樣平和的定性,就爲了接下來的治理,打下了柔軟的底子。如果此時定性爲反對中央的叛變,那麼治理的手段,將會大大強硬。

赤子,指的是剛剛出生的小孩子。剛出生的小孩子遍體通紅,單純而又幹淨,因此稱之爲赤子。將百姓比爲赤子,說明百姓的心是單純的,他們的訴求也是單純的。老子就曾經這樣說過:“含德之厚,比於赤子。”

龔遂又問了漢宣帝一句話:“今欲使臣勝之邪,將安之也?”

這句話,意思是,現在要處置這場叛亂,該用什麼手段?是強力鎮壓呢?還是以安撫爲主?

漢宣帝說:“之所以要選拔人才去處置,就是希望通過安撫的手段,來和平解決。”安撫,即相當於中央與地方退步,成全百姓的訴求。

漢宣帝早年遊歷,深知民間的實際情況。同時,他也明白,如果這場動亂不加以處置,難保不會出現第二個陳勝。

龔遂認爲,解決問題最好的辦法,就是以“柔弱勝剛強。”柔弱,並不是指單純地退讓,而是用巧妙的手段,來化解危機。因爲“治亂民猶治亂繩”,看上去錯綜複雜,就像是拆彈一樣,一旦着急了,剪錯線,炸彈馬上就會爆炸。而來自於百姓的力量,深不可測,不可不謹慎。

因此,龔遂的治理理念,就是“以慢爲快”。同時,龔遂要求,中央不要用嚴格的法令來約束他的行爲,而是給他一定的靈活性。

通過這一場簡短的面試之後,漢宣帝認同了龔遂的主張,下令任命他爲渤海太守,前去處置動亂。

二、上任

地方官員一聽說有新太守來了,馬上召來了軍隊進行迎接。一方面,是看到了救星到來。一方面,也是爲了保護新太守。

龔遂看到這個場景,馬上就吩咐軍隊解散。爲什麼呢?本來官民的矛盾就已經很深了,看到一個軍隊護佑的新太守,內心自然會提升警惕。解散軍隊,由自己一人進城,就是爲了讓百姓有一個好印象,緩和部分的矛盾,同時也製造了勤勉、親民的形象。

我們常說新官上任三把火,而龔遂知道,三把火併不能燒多久。燒火的時候,矛盾可以暫時平息。而一旦火熄滅了,更大的暴動將會到來。於是,頒佈了一條新法令,凡是帶着鋤頭、鐮刀等農具的,都是百姓,不認定爲盜賊。只有那些拿着傷人的兵器,纔會認定爲盜賊。

這是非常巧妙的做法。有些百姓聽到之後,馬上把手中的武器給丟掉了,換成農具。這時候,利用百姓的從衆心理,更大規模地推廣法令,最終使得大量的百姓都丟掉武器,重新撿起農具。雖然農具也可以傷人,但至少不會被官府認定爲罪犯。

而一部分人拿着農具,一部分拿着武器,相當於將這羣人分爲兩個部分。一方面暗中激化他們之間的矛盾,一方面拉攏更多的人放棄武器,放棄抵抗。這就是毛主席所說的,把朋友弄得多多的。

緩和了大部分的矛盾之後,就要引導百姓從事農業。不然百姓拿着農具,依舊也能夠造反。渤海這個地方臨海,因此對於農業的重視不夠。而農業又是百姓生存的根本。平時注重工商業沒有什麼,而一旦遭遇災難,飯都喫不飽,工商業的作用就無法凸顯了。

因此,龔遂開倉濟民,勸導百姓,種植莊稼,養蠶,種菜,養雞養豬。同時,讓百姓將原先的武器都拿出來,不是上繳地方,而是賣錢換牲畜。

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之後,百姓能夠喫飽了,自然也不會有人想着要動亂了。就這樣,通過巧妙的手段,龔遂成功化解了這場矛盾,避免了嚴重的後果。

《資治通鑑》:“郡中皆有畜積, 獄訟止息。”

有了喫的東西,百姓不會想着動亂,盜賊也失去了生存的空間,因此各類案件也逐漸減少。

三、從根本着手

在老子看來,百姓如果連死都不怕,你再怎麼強力壓制,最終也無法達到想要的效果。同樣的,百姓連飯都喫不飽,基本的生存都無法保障,又何談安居樂業呢?

龔遂是個很聰明的人,他事先肯定是經過了一番調查。從根本處,找到了矛盾的原因。這個根本,就是喫得飽,穿得暖。

而要想穿得暖,喫得飽,就必須要從農業入手。因爲工商業再怎麼發達,也沒辦法像糧食一樣填飽肚子。

龔遂曾經說過:“齊俗奢侈,好末技,不田作。”

就是說,渤海這個地方,風俗習慣奢侈,注重工商業,百姓都不願意從事農業。不從事農業,意味着沒有可靠的糧食保障,遇到了災難,就會餓死人。餓死人,就會產生叛亂。

因此,他帶頭節儉,以自身力量,來抗衡原本的風俗習慣。同時,以農業爲根本,大力推動農業發展。

農業爲什麼這麼重要?

在《我們的經濟政策》一文中,毛主席就曾經大力強調,農業的位置是最重要的。因此,黨的一切政策出發點,就是農業。鬥地主,分土地,就是爲了提高農民的積極性。積極性提高了,糧食產量也就高了,才能夠爲戰爭提供源源不斷的支持。

我們再看商鞅的變法,也是如此。商鞅的變法,目的就是爲了通過戰爭,實現大規模的擴張。而戰爭,最爲重要的,就是糧食保障。因此,打擊利益集團,瓜分他們的土地,將農民固定在土地上,源源不斷地生產糧食,就是變法的最根本目的。

甘龍那羣人,看不懂商鞅,也看不懂秦孝公。所以,纔會一直說古法不可變。

三國時期,不同於董卓、袁紹等人,曹操從一開始,就注重農業。因此,採取了屯田制,將土地分給百姓,大力提升耕作的積極性。當董卓拿着一大堆錢幣哈哈大笑,當袁紹的士兵喫着野草充飢的時候,曹操已經實現了糧食供應。

龔遂也是如此。武力鎮壓能夠解決一時矛盾,卻無法解決一世的矛盾。因此,他對漢宣帝說,這件事情不能夠急於求成,要慢慢來。這句話的深層次含義是,農業發展,是需要時間的。一旦農業發展起來,百姓的最根本需求解決了,他們也就不會想着動亂了。

所以,解決了根本之後,一切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觸類旁通】

爲什麼會有那麼多殘酷的官員出現

【歡迎關注】

歷史使人明智,經典使人通達。

領略歷史魅力,感悟先賢智慧。

歡迎搜索公衆號:稽聖

微信公衆號:jishengwh

進行關注並訂閱所有文章,歡迎轉發、在看、收藏。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