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柔對待自然

墨爾本是南半球最負盛名的文化名城,從2011年開始,連續多年被聯合國人居署評爲全球最適合人類城市居住的城市。不過,隨着乾旱,熱鬧等極端天氣的侵襲,以及人口的增長,墨爾本的樹木正在老化。不斷的堅守一個週末,墨爾本的環境投資主席亞倫伍德和家人散步時,發現路邊有很多樹木得了這種病,有的樹木被卡車撞斷了,卻沒有人及時報告處理,一些樹木呈現瀕死狀態,他覺得很痛心,他的妻子提議說,如果能給每一棵樹編上一個獨一無二的id,再寫上一個聯繫電話或者一個電子郵箱,就能方便人們查詢每一棵樹的健康情況了。於是向政府提出這項計劃,並很快得到了同意。看到每一棵樹上都有一個獨一無二的編號和電子郵箱,墨爾本居民就喜歡上了給樹寫信,比如有人給一顆樹寫了一封非常浪漫的情書,謝謝你給我帶來新鮮的空氣,謝謝你如此美麗,讓我深深的愛上你。有個學習忙碌的同學,閒暇之餘給綠葉榆樹寫了一份郵件。就要考試了,我得忙着複習呢。你無需考試,因爲你是一棵樹,當然墨爾本居民問的最多的問題還是樹,你今年多大了?樹很傷心嘛,當然比如有一顆金葉榆樹,回信道被欣賞的感覺如此妙不可言,我很幸運,被照顧的無微不至,還有一顆松柏樹,回信說你好嗎?當然,我是一顆白櫟樹,我今年350歲了,住在一個農場裏,我很少旅遊,實際上我出生後就沒有被移動過,只是站在這裏爲鳥兒和松鼠提供住處,祝你擁有美好的一天,松柏。而收到回信的人覺得非常有意思,就這樣,墨爾本所有的樹都受到了人們的關注。樹木長期得不到監管等問題也得到了解決。此外,墨爾本政府還計劃2030年之前,使城市樹木的覆蓋率增加到40%以上,讓墨爾本真正成爲一個永久宜居的城市。大自然不僅賦予了人類生命,還給予了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墨爾本國民對待樹木,對待自然的方式和態度值得我們借鑑。良好的生態是人類發展的基礎,美麗的綠色是人類共同的期盼。當植樹造林成爲民族風尚,建設綠色家園成爲時代追求,我們的世界便會越來越美好。誰都知道我們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之與我們的重要性,也都會在宣揚環保理念時表現出一種高漲的熱情,但是真正付諸行動,我們似乎都成了拖延症患者。墨爾本聲明用自己的行動保護了樹木,建造了一個和諧文明的生態城市。墨爾本給樹木編的id的創意讓雙目受到了人們的關注,樹木得不到監管的問題也得到了改善。創意有着某種神祕特質,他只是思維的一個小小轉彎,帶來的卻是無窮的精彩和力量。再如,瑞典在垃圾分類和循環再利用方面走到世界前沿,瑞典的垃圾焚燒廠每天能生產足夠25萬個家庭使用的電力,以及足夠25萬個家庭使用的熱能,因此,瑞典出現了垃圾補課的奇特狀況。每年都要從別的國家進口約兩百萬噸的垃圾,這些垃圾主要來自鄰國挪威,還有的來自英國,荷蘭等歐洲國家。然而近些年,挪威的垃圾焚燒業在政府的支持之下奮起直追,要和瑞典爭奪垃圾這塊兒香餑餑。兩國因爲垃圾而產生的矛盾正日趨明顯化。與此同時,瑞典的垃圾焚燒廠也感受到了來自挪威方面的競爭壓力,他們降低垃圾處理費,藉以打擊挪威的垃圾回收業務。由於瑞典的垃圾處理費用低,所以挪威不少財政緊張的地方政府更願意跨境出口。垃圾也因此引發了挪威的垃圾出口到瑞典,而挪威本國的垃圾處理場卻喫不飽的奇怪現象,比如臥室位於。挪威西海岸雖然距離沃斯媛100km的卑爾根就有垃圾焚燒廠臥式,確保垃圾送我約800km以外的瑞典中部城市延雪平,挪威的垃圾處理企業指責瑞典同行傾銷,他們抱怨瑞典爭奪資源導致挪威的垃圾處理行業難以發展,甚至妨礙本國環境友好型熱能供應網絡的。建構挪威政府在各種壓力之下,也開始制定了相關的措施政策。限制瑞典垃圾處理廠的低價,不正當競爭行爲,鼓勵各市正把垃圾送到本國的垃圾處理廠。而對於挪威的抗議聲,瑞典廢棄物管理與再循環協會主管卻說。跨越國際的垃圾運輸完全決定於雙方的市場競爭力,遵循了市場從自然方面考慮,垃圾不過是放錯了地方的資源,人也是一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閃光點,所謂庸才可能是放錯地方的人,樹挪,死人挪活,我們只要找準自己的位置,每個人都有不一樣的精彩。焚燒垃圾不僅爲垃圾處理削減了成本,還創造出電力,熱能等資源,提供人類。使用,這何嘗不是一種創新呢?當今國際社會處在一個飛速發展的時代,創新精神尤其顯得重要。堅持創新,企業才能獲得優勢,國家才能繁榮昌盛,世界才能不斷進步。創新是進步的翅膀,垃圾成爲搶手的寶貝,看似不可思議時,實際上卻代表着一個國家與社會對可持續發展重視與投入的程度,雖然我們爲改善環境做出了很多的努力,但在脆弱且已千瘡百孔生態面前。我們做的還遠遠不夠,環境保護任重道遠,我們要積極參與環境保護活動,爲生態環境的改善持續不斷的努力。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