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忘記帶上課的東西,家長是送還是不送?


爲人父母,總希望孩子能夠爲自己負責、自己的事情自已做,學會獨立、學會自律、學會誠信、學會擔當,總希望這些品質自己的孩子都具備,而現實是,今作業搞到半夜,明天作業沒按要求被老師點名,後天忘記帶上課用的東西等,這時的我們是挫敗的,心想怎麼這麼大了還讓人操心,心想別人家的孩子怎麼那麼懂事,不用操心。可現實是別人家的孩子永遠是別人家的,我們的孩子也是別人眼裏別人家的孩子。

我兒子也屬於別人眼裏別人家的孩子,但事實上這個別人家的孩子和所有孩子都一樣,也會丟三落四,也會拖拉磨蹭,也會犟脾氣,也會對妹妹不友好,也會自以爲是。

昨天就發生了一件這樣的事情,中午打來電話,告訴我,沒有帶上美術課要帶的工具,我“噢”了一聲,然後問,“你需要我做什麼?”他沒有底氣地說:“能不能給我送一下?”

我回答:“你說呢?”

那邊停了一會兒說:“昨天美術老師說,下午兩節課有講座,所以不上美術課,可今天說只佔下午一節,美術課可以正常上,所以他沒帶。”聽到這裏,心裏其實有一些同情,這種調整和變化確實無法判斷。

我拒絕了,沒有辦法給送,雖然心裏覺得有些殘忍,但還是堅定地拒絕了他,確實無法給送。

記得在低年級時和他講過,自己的事情自己負責,如果自己忘記只能承擔自然後果,如果事情的原因不是自己造成的,我會考慮給送。而且印象中確實發生過一次。但這次我決定不送,想看看他如何處理這件事,看看他在沒有幫助的情況下自己如何應對。

晚上回來見到兒子,急切地想知道今天在沒有給送工具的情況下美術課上發生了什麼?他如何處理和應對?

問他今天美術課怎麼上的,他的感覺好像挺平靜的,好像也不是個什麼事,沒造成很大的影響,他說他自己給美術老師說了,先在課堂上完成基礎構圖,需要工具的部分晚上回去完成,第二天早上帶來。我本來想說,你怎麼不去和別人借啊,或者在學校門口重新買一下,我給託管老師把錢轉過去等等。

我想了一下,這種處理也沒有什麼不妥,這是他想出來的辦法,並沒有造成什麼影響。我們無非擔心完不成作業老師會批評,他即然解決了這件事,在他那個當下想到了這樣的方法,雖然不是很完美,但也解決了此事,相信他通過這樣的事情至少懂得了有些事情可以去和權威去協商解決,不是一成不變。不是隻有一種規則。

對於孩子經常丟三落四,忘記帶東西這事,大多數孩子都會發生,只是頻率的高低不同而已。我們需要有一顆平常心來對待。因爲我們偶爾也會忘記帶或者丟東西,更何況孩子。

家長也要根據情況來決定如何處理,並非一定不給送,或者是次次都給送,並且有統一的答案。

手把手養成好習慣

從低齡段就要幫助孩子養成自己負責的習慣,並且要教孩子如何做,手把手教會孩子,而不能光給一個大範圍,“把你的東西收拾好”,那怎麼收,第一步做什麼,第二步做什麼。。。。。

好習慣並非一蹴而就

好習慣的養成並且一朝一夕,也並非一次就能養成,需要我們父母有耐心的教授,並且用一些正確的方法引導並強化,對於沒有做到要有正確的方式鼓勵等等。

避免落井下石

讓孩子喪失信息,家長爲了證明自己是對的,孩子是錯的,各種挖苦和諷刺,同時有一種“你忘記,你活該”的態度。我們以爲這種方式能讓孩子長記性,其實這種方式帶來的傷害更大,不僅學不到養成習慣的好方法,內心還受到傷害,影響孩子自信心。

學會放手,敢於放手

長期給孩子送,孩子會因此有了依賴,不能有對自己負責的態度和品質,我們需要讓孩子學會承擔,學會爲自己的行爲負責。偶爾讓嘗一下自己然後果也未嘗不可。不穿外套會冷到,不喫飯會餓,不檢查書包落東西老師會批評,會影響上課。這些是孩子的事,我們如果想清楚這一點,就敢於放手。

在錯誤中學會成長

孩子的成長是在日常一件件事情上,出了錯才能成長,每一次錯誤都是學習最好的機會。讓孩子在錯誤中學會成長。

學會動腦解決問題

我們不想讓孩子到20歲時還打電話來問“爸、媽我這會錢包丟了,回不去,你給我送些來”,我們希望孩子在成人後會具備主動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品質,那麼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就是培養他的機會。

孩子落東西送與不送關鍵在於你的目的是什麼?你想讓他終身依賴,還是想讓他從錯誤中學習,還是想讓孩子學會爲自己負責,還是想讓他關注解決方法。

讓孩子在生活中學會擔當,學會負責,收穫一生的品質,這是我們作爲父母的最大願望。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