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讀《易中天中華史》第11卷《魏晉風度》

以下是《易中天中華史》第十一卷《魏晉風度》每一篇的內容簡介,對這套書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購買全套閱讀,也歡迎收聽頤養之家讀書羣朗讀的音頻。(搜索公衆號“頤養之家讀書俱樂部”就可以) 

  第一章:時代   第一篇:魏之亡

本篇內容提要:曹丕逼漢獻帝禪位,魏取代了漢。司馬炎逼魏元帝禪位,晉取代了魏。司馬家族真是有樣學樣,所用的套路和當年曹家父子一模一樣,然而,歷史往往是公平的,報應接踵而來,司馬炎的晉朝壽命比曹魏還要短,司馬炎死後僅一年,晉王朝便四分五裂萬劫不復。

第一章:時代  第二篇:晉之亂

本篇內容提要:司馬炎學着曹丕篡位後,以爲吸取了魏朝滅亡的教訓。曹魏和漢一樣實行中央集權,封王不給實權,所以司馬炎篡位時下面的王沒有一個有實力幫忙。司馬炎反其道而行之,像周公一樣大封同姓王和異姓王,有了實力的國王們當然不甘爲人臣,一個個野心勃勃都想當皇帝,結果迎來了八王之亂。晉王朝忙於內訌,外敵趁機入侵。虛弱得不堪一擊的西晉向外敵投降後,西晉滅亡,北部中國成了少數民族的天下。五胡十六國的時代開始。

第一章:時代   第三篇:五胡入中華

本篇內容提要:西晉滅亡後,本爲周文明發祥地的關中地區被少數民族佔領,尤其是作爲秦、漢、魏、晉四朝帝都的長安和洛陽,也成了胡人的天下,真正是“亂我中華”,所以當時這一現象被史學家稱爲“五胡亂華”。可是,這些曾經深受漢人歧視的少數民族在中原地區稱王建國後,卻並沒有實施“胡化”,而是反過來將自己漢化。結果,這些民族不但完全融入了漢族之中,而且,一些被南方漢族逐漸淡忘的某些文化傳統,反而在北方少數民族那裏薪盡火傳,這就不能叫“五胡亂華”,而應該叫“五胡入華”了。

第一章:時代  第四篇:誰的東晉

本篇內容提要:西晉滅亡後,北方士族沒了故鄉,南方士族沒了中央。在北方士族代表王導的調和下,東晉實施君臣共治,南北高級士族輪流坐莊。可惜,東晉政治雖然有“虛君共和”的意味,卻沒有制度和法律的保障。晉元帝的後代不甘心大權旁落,權臣中也不乏陰謀家和野心家,短短104年的東晉,在皇室與權臣、權臣與權臣、北方士族與南方士族、高級士族與低級士族、世家大族和寒門庶族的重重矛盾中拉下帷幕,政權落入庶族出身的劉裕之手,南朝建立。十九年後,北魏滅亡北涼,魏晉十六國時代終,南北朝時代開始。

第一章:時代   第五篇:全線崩潰

本篇內容提要:司馬家族貪婪、陰險、殘忍、奢侈、荒淫,卻一直高舉着儒家的旗幟裝模作樣、假仁假義。而秦以後,儒學注入了太多政治元素,失去了春秋戰國時期的原始生命活力,走向神化、僵化、教條化。這兩個原因,使天下人都討厭了儒學,進入魏晉後,上流社會開始以非儒家的異端邪說爲時尚。玄學成爲魏晉時期思想文化的標誌性成果,外來的佛教也推波助瀾對儒學形成了強烈的衝擊。兩漢好不容易靠儒學建立的精神世界至此只能全線崩潰。不過,正如有春秋戰國的禮壞樂崩,纔有百家爭鳴,有漢末以後的腐朽潰爛,也纔有魏晉風度。可百家爭鳴備受推崇,魏晉風度卻褒貶不一。

第二章:人物,  第一篇:英雄與奸雄

本篇內容提要:兩漢推崇的是功業,一個人必須有所成就才能被世俗承認是有價值的,但是魏晉卻不以成敗論英雄,也不注重相貌和道德,只要你氣質獨特,有才情,能吸引眼球,就能得到人們的尊崇和懷念。所以曹操被評價爲奸雄,也興高采烈的。

第二章:人物  第二篇:叛臣王敦

本篇內容提要:王敦和王導是堂兄弟。東晉王朝能夠穩住半壁江山,靠的是王導的斡旋,所以當時的行政權和軍事權都掌握在王家人手裏。可是掌握軍權的王敦卻並不滿意,他想要的其實是和曹操一樣成就帝業,可惜沒能如願就病逝了。王敦謀反且未成功,還專橫跋扈,冷血無情,可因爲他的驕傲、豪爽和魄力,也被時人所稱頌。

第二章:人物   第三篇:政客王導

本篇內容提要:王導沒有什麼政治理想,他雖然高喊着要打回老家,實際卻只想鼓舞士氣,穩住東晉政權。王導是不折不扣的政客,他注重現實,最會權衡利弊,計算得失。他爲人隨和會做和事佬,軟硬皆施維護皇帝的臉面和東晉這個外來政權,爲的是調和皇帝與權臣,以及權臣與權臣之間的矛盾,讓北方士族在不是自己的地盤上與南方士族和平相處,保住既得利益。

第二章:人物  第四篇:梟雄恆溫

本篇內容提要:“就算不能流芳百世,也要遺臭萬年”,這句話是恆溫說的。恆溫有很強的軍事才能,差一點就能收復中原,可惜東晉的皇帝寧願不要中原,也不願恆溫勢力太大,孤軍奮戰的恆溫終究沒能成功。抱着寧可遺臭萬年也要功成名就的他,決定廢立皇帝來震懾天下。不過,恆溫做事雖然跋扈,卻總算知書達理恪守禮節,被他換上位的簡文帝多多少少還能維持皇帝的尊嚴。

第二章:人物   第五篇:宰相謝安

本篇內容提要:器量,是東漢末年開始流行的新詞,它是魏晉風度的重要內容。而能夠代表這種風度的,是宰相謝安。謝安遇大事不驚慌,甚至還能表現出一般人根本無法做到的安閒,雖然正史記載,謝安的超凡脫俗和寧靜淡泊其實只是裝出來的表面現象,在骨子裏,他也是跋扈的,但是,他裝出來的這種精神風貌卻滿足了公衆對他的期許,穩住了東晉的政局。這也是在他和王導執政的時代,矛盾重重的東晉相對和睦的原因。

第三章:精神  第一篇:名士派

本篇內容提要:漢末魏晉對社會影響最大的是兩類人物:英雄和名士。名士和英雄不乏相通之處,就是他們的內心深處都充滿驕傲,也都不同於流俗,但是,相對英雄,名士只能算弱勢羣體,他們沒有公權力,沒有槍桿子,只有滿腹經倫再加一肚子的牢騷,以及自命不凡的脣槍舌劍。因爲帝國並不需要它的臣民具有獨立的人格和主張,堅持狂傲不羈的名士,付出的將是生命的代價,比如嵇康。

第三章:精神  第二篇:嵇康之死

本篇內容提要:嵇康是竹林七賢之一,他崇尚自由,隱居山林,不願與司馬當局合作,在他四十歲那年因“非議商湯、周武,鄙薄周公、孔子”的罪名被司馬昭所殺,他的《廣陵散》因此成爲絕響。嵇康之死,對士林震撼極大,自此,七賢中的向秀和阮籍都開始向權勢妥協。

第三章:精神   第三篇:阮籍之醉

本篇內容提要:對於借禮教之名行謀篡之實的司馬政權,嵇康公開對抗,被殺。阮籍能躲就躲,實在躲不過,就妥協,活得非常憋曲、痛苦,而劉伶,在被招聘時裝出一副讓執政者覺得百無一用的樣子,既不刺激當局,又逃避了爲官府服務,爲此,和阮籍一樣喜歡醉酒的他,竟得了個壽終正寢。

第三章:精神   第四篇:陶淵明之隱

本篇內容提要:陶淵明只做了八十多天縣令就留下“不爲五斗米折腰”的名句辭官回鄉。陶淵明的祖上極爲顯赫,曾祖父曾官居大將軍,位進大司馬,只是到了陶淵明這代,已十分敗落,但陶淵明內心深處,依然有着一般人不易察覺的高傲與高貴。他隱居田園,蔑視權貴,嚮往無拘無束的自由,其實都是這樣一種心態的體現。

第三章:精神   第五篇:名士皇帝司馬昱

本篇內容提要:司馬昱就是簡文帝,他並無政治才幹,也無當皇帝的心思,卻被野心家恆溫硬推到皇帝的寶座上。身不由己的司馬昱,當皇帝后依然保留了名士的心境,在皇家的華林園裏,他竟能感受到莊子隱居濠水體驗到的自由,這可真是“大隱隱於朝”了。司馬昱身上具有的端莊靜穆、安祥閒適的名士氣質,讓恆溫都不禁放慢了篡位的腳步。這就是魏晉的精神,即對人格力量的敬重。

第四章:風尚  第一篇:唯美時代

本篇內容提要:恆溫在書房藏了一個美女,其老婆南康長公主獲知後氣勢洶洶前去質問,卻被美女的長相和氣度征服。潘安是個人品不怎麼樣的美男子,在當時的洛陽,他的風頭卻不亞於現在的好萊塢明星。兵敗後狼狽逃竄的庾亮,只因爲長得太漂亮,陶淵明的曾祖父就放了他一馬。魏晉真是一個唯美的時代。

第四章:風尚   第二篇:漂亮地活着

本篇內容提要:嵇康爲司馬政權所殺,他的兒子嵇紹卻做了西晉的官還成了著名的忠臣,爲救皇帝司馬衷獻出了生命。嵇紹的出仕和死節,在後世備受爭議,但儒家倫理卻不能代表魏晉風度。魏晉崇尚的人物之美,不僅是長得漂亮,更是活得漂亮。從容面對生死,臨危不懼、安祥文雅、處事超凡脫俗,內心澄明透徹,這是魏晉人公認的活得漂亮。

第四章:風尚  第三篇:人與自然

本篇內容提要:魏晉名士對自然界的熱愛超過了前人,他們眼中的自然界,也不再是孔夫子那裏的道德象徵,董仲舒那裏的政治籌碼,而是獨立和純粹的審美對象。這是中華文明史上的一大轉折,由此產生的文明成果則是山水畫和山水詩。

第四章:風尚  第四篇:魏晉世界盃

本篇內容提要:魏晉名士經常舉辦清談會,他們對清談會的熱衷一點不亞於現在的體育愛好者對奧運會的態度。清談會上談的都是高深莫測又不實用的玄學,但非常考驗人的智慧。清談會就像一羣聰明絕頂的人聚在一起玩的智力遊戲,在魏晉人眼裏,那是高雅,是風尚,是生活的情趣,也是名士們的生活方式。

第四章:風尚   第五篇:無絃琴

本篇內容提要:陶淵明的琴是無弦的,他的琴,就像清談家的麈尾,都是一種道具。陶淵明作爲魏晉最後一個名士,他的人生態度也是哲學和藝術的,而藝術和哲學都需要載體,需要道具,像拂塵一樣的麈尾是清談家的道具,無絃琴就是陶淵明的道具。魏晉末年,玄學走向藝術化,同時,藝術也在玄學化。

第五章:價值觀   第一篇:真真假假

本篇內容提要:

下面開始讀本篇正文:竹林七賢之一的王戎,是出了名的吝嗇鬼,其吝嗇程度簡直匪夷所思,但玉人兒裴楷卻評論他“目光炯炯如巖下閃電”,這可真是矛盾之極。實際上,魏晉本身就是一個矛盾的時代,魏晉人追求心理、情感和藝術的真實,但魏晉政權內部權臣篡位,宗室逼宮,親人反目,骨肉相殘,毫無真實可言,在這樣一個大環境下,怎麼可能追求真正的真實呢?所以魏晉對核心價值的種種追求,就只能變態畸形,充滿糾結,王戎如此,其他人也一樣。

第五章:價值觀  第二篇:病態的自由

本篇內容提要:魏晉人追求真實、自由而漂亮地活着,但是,就像上一篇講的,在一個不真實的社會中個人不可能有真正的真實,在一個不自由的社會中,個人也不會有真正的自由。也許,只有在藥性發作和醉生夢死之時,或者在不切實際的高談闊論中,名士們纔會感覺到一點點自由,所以魏晉名士流行嗑藥、酗酒和清談,這其實都是一些病態的美。

第五章:價值觀  第三篇:畸形的獨立

本篇內容提要:世代爲官的士族成了世家,他們的權勢可以和皇帝抗衡,這樣,士族就實現了家族的獨立。尤其是東晉時士族與皇族共治的局面,使魏晉成爲春秋戰國之後又一個思想活躍期。可是這種獨立又是畸形的,因爲士族只有整體的獨立沒有個人的獨立,就算整體,也沒有法律和制度的保障,在政治鬥爭中,經常有士族被滅九族。在士族的時代,士族卻成爲最沒安全感的羣體,這實在是一個悖論,時代的悖謬造成心理的扭曲,人心的錯亂又造成時代的混亂。

第五章:價值觀  第四篇:非病不可

本篇內容提要:文明和人一樣都會生病,如果沒有病死,就會獲得新生。春秋戰國的病是因爲周文明面臨崩潰,魏晉的病是因爲漢文明出現危機。漢文明的危機,就是儒家思想的危機。儒家倫理的維持,靠的是王朝統治的權威,因此,一旦統治集團崩潰,儒學也就跟着失去權威,漢文明的精神支柱也會轟然倒塌。但正因爲獨尊的儒學失去了權威,我們文明才迎來了又一次思想大解放、文化大繁榮。

第五章:價值觀  第五篇:走向南北朝

本篇內容提要:中國的士族和歐洲的騎士、日本的武士一樣都是獨立的階層,但成爲統治階級的卻只有中國的士族。可是,士族作爲統治階級,卻只是魏晉時的曇花一現,因爲士族是一個玩世不恭,不堪重負的階層。這一點,在讀前面的內容時,魏晉名士們的種種荒唐足以證明。政治需要新制度,文明需要新生命,民族需要新血流,中華的歷史,從魏晉走向南北朝,也就成了歷史的必然。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