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錄筆記‖拖延症患者症狀及治療

什麼是拖延症

拖延症是指自我調節失敗,在能夠預料到後果有害的情況下,仍然把計劃要做的事情往後推遲的一種行爲。

造成拖延的原因

生理因素

注意力不集中,專注度不夠,容易受外界的影響而分心。

缺乏時間觀念

從小缺乏時間概念,對時間快慢觀念模糊,這個需要從小引導。

反抗心理

進入青春期,愛和父母唱反調,父母越催促,反而越慢悠悠拖拖拉拉。

沒有興趣

對於自己沒有興趣的事情,往往會覺得無聊、乏力、提不上興趣。

父母影響

父母起到反面教材的作用,孩子有樣學樣,也變得磨磨唧唧。

例:媽媽你能給我講個睡前故事嗎?

——等一下,媽媽把手頭上的事情處理了再說。

——我現在很忙,沒時間,晚一點再說吧!

有些孩子爲了期待得到滿足,學會了耐心等候,但有些孩子則學會了:以後遇到我不想的事情,我也要讓事情等一下。

如何緩解拖延症

培養專注力

好奇心是每個人的天性,不僅孩子,大人也容易受外界新鮮事物的誘惑和影響。

當做一件事情時,如果不能全身心的投入,注意力就很容易發生轉移,當孩子回過神來,時間已經過去了很久做事的效率自然低下。

所以,家長應該儘量排除外界環境的干擾,給孩子一個安靜舒適的學習環境(生活中很多家人一邊大聲的搓着麻將,一邊呵斥孩子專心做作業)。

措施:舒爾特方格訓練法

在一張方形卡片上畫上 1cm × 1cm 的 25 個方格,格子內任意填寫上阿拉伯數字 1 —25 共 25 個數字。

訓練時,要求被測者用手指按 1 — 25 的順序依次指出其位置,同時誦讀出聲,父母在一旁記錄所用時間。數完 25 個數字所用時間越短,注意力水平越高。(每次數字順序都打亂重新填寫)

幫孩子認識到時間的價值

孩子做事磨蹭很大程度上是因爲他還沒有時間觀念。家長要想辦法使孩子認識到時間是世界上最寶貴的財富。

時間買不着、借不到、留不住、回不來,只有珍惜它,抓緊它,纔會“延長”它。可以試着在書桌及臥室張貼一些時間類的名言警句來提醒孩子。

讓拖延付出代價

家長一方面希望孩子改掉拖延的壞毛病,一方面可能會忍不住出手幫助孩子,縱容孩子。

其實,某些時候,讓孩子喫喫“苦頭”也是很有必要的,這也是人們常說的後果承擔法。

讓孩子體驗到“快的好處”

只有孩子發自內心地覺得做事快對自己是有好處的,他的動作才能夠“快”起來。

生活中,當孩子積極的完成了作業之後,可能等來的是更多的試卷、習題、練習冊。

在孩子看來,做事情快,非但沒有爲自己贏來更多的自由時間支配,而是更多的任務纏身,試問他又怎麼會繼續提高速度呢?

所以,將孩子提速之後贏得的時間,真正交由他支配,他纔會積極主動變“快”。

讓孩子學會制定計劃

擁有拖延症的人最討厭或者最不習慣的就是定計劃,他們普遍認爲計劃沒有變化快,計劃沒有什麼用。

事實上,計劃會讓生活井井有條。

會制定計劃的人一定會有效地安排學習和休閒的時間,而不是一味的只知道學習。

分解目標,只做一件事

把大的目標分割成小的任務(task),分重點、分時段,與其他事交替進行着做,單一時段只做一件事情,多時段可以切換事情來做。

至於確定目標和目標分解SMART原則就不用囉嗦了。

堅持

堅持,堅持,堅持。(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21天習慣定理”想必大家都有聽說,確實,有些需要長期堅持的事,不如藉由以上幾點慢慢變成生活習慣的一部分。

比如早起,一旦變成自然而然的事情,身心會自發像喫飯睡覺一樣習慣去做,就無所謂堅持不堅持,拖延不拖延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