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四大園林之蘇州留園,起承轉合的東方園林美學

引言

記得在書裏曾看過對於蘇州印象的描述


蘇州的小巷,彎曲而又若隱若現:

蘇州的小河,蜿蜒曲折,泛舟其上,穿橋過巷一路迂迴:

蘇州的評書,曲折離奇,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蘇州的評彈,吳儂軟語,悠揚起伏:

蘇州的崑曲,一唱三嘆,悠遠動人:

……



印象中,蘇州是溫婉而又含蓄的。而留園也是一樣,帶着一種特有的婉約,輕巧靈動之美。


蘇州處吳地,文化中帶有吳地灑脫自在,淡泊名利的態度。兩宋時期蘇式園林開始興起,中國園林從此進入了“江南時代”,明清兩代更是蘇州園林的巔峯期。在不同時期先後出現了以拙政園、留園、獅子林、浪滄亭等爲代表的四大名園。


留園便是蘇州園林巔峯期的作品之一,它位於蘇州閶門外,有着“吳中第一外園”之美稱。歷經三任園主,原是明朝太僕寺卿徐泰時的東園,後經清嘉慶年間,劉恕以故園改築,名寒碧山莊,又稱劉園。最後於同治年間爲湖北布政使盛康所有,改稱留園。


留園意爲留於天地之間,長留美景之意。


全園分中,東,西,北四部分。中部景區以水景見長,西北爲山,東南爲樓:東部以建築爲主,麴院迴廊:西部以假山爲主,怪石屹立:北部以盆景爲主。

疫情期間有很多景點並未開放


那麼在瀏覽完拙政園之後,

留園又會以什麼樣的印象留在腦海?


衆所周知,蘇州園林因爲佔地有限,不能和北京皇家園林相比。所以它更多講究的是小而精,巧而妙。


同爲蘇州兩個傑出園林代表的留園和拙政園,拙政園佔地78畝,而留園則佔地僅35畝左右,只有拙政園的一半。在只有一半的佔地面積中,留園如何從衆多園林中脫穎而出,佔據了中國四大園林之一的席位?


中式園林裏主要有建築、山水、花木三大類,這三大類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共同形成了園林中的妙景。那麼如何才能借山水襯花木之美,如何用建築託山水之靈?


一字曰“曲”


爲什麼會用到“曲”這個字眼呢?

下面將會從建築、山水、花木三大類來介紹留園裏的巧妙之處。


爲妙造自然,園林裏的建築都是圍繞自然而展開。在中式園林中我們基本上很少看到筆直古板的線條和生硬的轉角。因爲彎曲的線條會讓建築顯得更加的峯迴路轉,從而讓遊園者獲得別有天地的樂趣。


中式園林“講究曲漏”爲佳。所謂的“講究曲漏”便是建築和自然取得協調的方法。


曲,讓建築打破了原有的固有模式,直中求曲而得不同的建築形態,如園林之中的亭、榭、樓等,高挑的飛檐,宛若振趐一般,讓整個建築看上去既壯觀又典雅。


漏,則是因地制宜,講究的是園林中的各亭、臺、樓、閣、廳、榭在花草山水的掩映之下,相輔相成從而達到一種最佳的觀賞效果。


園林中的建築要曲盡春藏,若隱若現的掩蓋在山林花木之中,錯落有致,讓人在曲折的廊道中峯迴路轉,才能深具“山重水複疑無物,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精髓。

下面重點要介紹的是留園東部的五峯仙館、揖峯軒、林泉耆碩之館以及中部的遠翠閣。

五峯仙館原是取自李白詩“廬山東南五老峯,青天秀出金芙蓉”,指的是仙館南面的一組湖山假石。這組湖石是按照廬山的五老峯的神韻來堆放。坐於館中,彷彿遊在廬山當中,四周綠意青蔥,一副隱世高人模樣。


這組廳山也是蘇州園林中最大的廳山,巍峨高峻。廳前的臺階頗爲心意,用湖石壘砌。


五峯仙館素有“江南第一廳堂”美稱,建築爲鴛鴦廳形式,前者主廳朝南爲園主和上賓所用,後者主廳朝北爲女眷會賓之處,中間用紅木銀杏紗隔屏風相隔。這裏是園主用來舉行重大宴飲活動的場所。因爲館內樑柱均爲楠木,所以又稱楠木廳。


館內正中設供桌,太師椅,兩側衆多的傢俱都空間分隔成若干空間。爲保證光線充足,東西牆上開設精美大窗,讓整個廳堂顯得明亮。


值得一提的是,館內還有留園三絕之一的大理石屏風,這塊大理石產自雲南點蒼山,直徑達1.4米。上面紋路天成,細觀可隱約見山巒飛瀑,清風明月,有“雨後靜觀山,風前閒看月”的意境。

揖峯軒爲五峯仙館旁的附屬書屋,原是園主人讀書作畫,撫琴下棋之所。四周迴廊環合,蕉竹映翠,花影重重。主庭中央置一太湖石,因形似蒼鷹立於山涯之上,俯視旁邊的一塊狀若獵犬之石,故俗稱“鷹鬥獵狗峯”。


爲了更好的突出“鷹鬥獵狗峯”,園主人在前庭四周錯落綴以湖石,修古松曼草,植數本牡丹等。


軒前還有一小層名爲洞天一碧,三面均是菱形空窗,左右兩側分爲是假山翠竹,芭蕉藤曼,正中則是昔日園林舊主劉恕從山東老家移來的峯石,名曰“晚翠”。

山石枯藤,靜坐其中,透窗觀院中花石搭配,讓人感到“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的靜趣。


林泉意爲山林泉石遊憩之地,寓意退隱歸園。耆碩,則是意爲年長而德高望重。整座廳意爲年長的德高望重者在林泉遊憩之地。

此館面闊大間,銀杏木屏門與兩幅落地圓光罩相接,將整個廳分成了南北兩廳。在落地圓光罩上還刻有纏枝葫蘆圖,意爲多子多福。


整個廳也是鴛鴦廳形式,南北廳呈兩種風格。廳頂,南廳樸華無實,北廳則精雕細琢;窗框,南廳爲八角窗,北廳爲方形花格窗;方磚,南廳小北廳大;功能,南廳以聽曲爲主,北廳以賞石爲主……


遠翠閣取唐詩“前山含遠翠,羅列在窗中”而命名。整體造型輕巧,樓上三面都置有明瓦和合窗。站於樓臺前,綠樹翠竹盡收眼底。


遠翠閣雖名爲閣,但是實際上卻是爲樓,也有人說是舊時園主小姐的閨房所在。在閣前左側有一太湖石,名爲“朵雲”,相傳是文徵明的舊物。


在遠翠閣前有一方庭院,種有牡丹,春夏時分外妖嬈。但更值得一提的是這牡丹前砌的青石花臺,這是蘇州園林現存最古老的青石花臺,爲明代遺物。上面刻有各種圖案,雙獅戲球,雙馬,雙鹿等,雖經歲月有殘缺破敗,卻不影響其美感。




自然是園林之中的最高境界。而留園素有“不出城郭,而獲山林之趣”之稱。


我們常說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古人在追求天然的造園理念的同時,受到各種思想的影響讓園林形成了一種獨特的境界“天人合一”。所以中國園林在追求的意境上也頗有自然天成,含蓄淡泊的意蘊。

一方天地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在園林中放置山水峯石,這些元素之間相互遮擋、起伏、錯落、疏密等讓園林達到意境的深遠。園主把自然之中的山水移縮到園林之中,以便更好的感受山林湖川之趣。


而蘇州文化的含蓄二字在園林中也得以體現。樓臺亭閣錯落有致,峯石花木相互掩映,欲藏還露,讓整個園林更具自然美,同時也增加了園林的層次感。


提到峯石不得不提的是留園三絕之一的冠雲峯。可以說如果沒有冠雲峯,整個留園將失色不少。


蘇州園林中的假山一般都是採用太湖石,這種從太湖流域中被水流衝擊成千奇百怪的頑石,在蘇州園林被廣泛運用,其主要的原因還是在於兩者的氣質相吻合。太湖石所具備的透漏空靈也是蘇式園林所流露出的空靈、玲瓏有致。


而冠雲峯則是整個留園的石中瑰寶。它高過兩丈,一峯獨秀立於一壺天地之中,孤傲清冷而遺世獨立。


冠雲峯爲什麼會成爲留園瑰寶?


衆所周知,太湖石以“透”“漏”“瘦”“皺”而聞名。而冠雲峯便是其中的翹楚。


整個冠雲峯頂處有一罕見的特大孔穴,前後暢通,透過孔穴,可見其後橢圓形的天空。這一孔穴,讓全石玲瓏通透,遍體靈氣。棱角峭硬,在斜陽映射下,層次格外分明。


峯石整體形態瘦美,中間偏離重心往西扭,宛若一江南女子婉約窈窕之美。透漏處宛轉,似通非通。幽洞中曲折多變,險象環生。整體石漏層次豐富,透漏掩映下呈深邃之美。

峯石根部大幅東扭,讓全石歸於重心,保持了一定平衡的同時也增加了石頭的姿態美。石正面一大孔穴,層次分明,與頂部的孔穴相互呼應。整體峯石裂紋如金剛鑽刻,給人予一種峭硬之感。


峯前有浣雲沼做襯,峯後有冠雲樓、冠雲亭相伴,兩側有瑞雲、岫雲兩峯做陪。可以說這裏的一草一木,亭臺樓閣都是爲了襯托冠雲峯的出塵之姿而造,由此可見冠雲峯的重要性。


晚風拂過水麪,倒影中的冠雲峯就像在水裏微微動了一樣似的。待漣漪散盡,與湖面荷花水中紅鯉,動靜結合的恰到好處。



涵碧山房取朱熹“一水方涵碧,千林已變紅”的詩句來命名,身邊的明瑟樓則取“目對魚鳥,水木明瑟”之意,兩個建築相連在一塊,是留園中部最主要的景點之一。至盛夏時節,池內荷花盛放,是爲賞荷之處,所以涵碧山房又稱“荷花廳”。


明瑟樓和西側的涵碧山房緊緊相連,組成了高低不同,錯落有致的建築類羣。


這裏瀕臨水面,水清如洗,涵碧山房在周邊的山巒林木半遮半掩之下倒影於池中。



清風池館位於中部,傍水池而築,取蘇東坡詩“清風徐來,水波不興”之意。上有楹聯“牆外春山橫黛色,門前流水帶花香。”建築爲水軒形式,單檐歇山造。靜坐館中,園中山光水色盡收眼底。

靠近清風池館的小亭名曰濠濮亭。濠,即濠上,濮,水名,這是園主人觀魚之地。亭子爲園林之中比較常見的單檐歇山造,飛檐挑出水面。在亭側的水面上有一峯石,倒影在池中像一輪圓月一般,名爲印月。


邊上則是曲橋,曲橋將疏朗的水面巧妙的遮擋了起來,將一汪池水分隔成了兩種不同的意境。上面架有紫藤棚架,邊上黃石刻有“小蓬萊”三字。

在計成的《園治》一書中提及“園地惟山林最勝,有高有凹,有曲有深”,藉此來表達園林深遂曲折的意境之美。清代文學家俞樾亦在詩文中推崇“曲則全”,“曲則達”的園林境界。


留園,因爲受限於佔地面積的大小,所以在它的整個造景來說更能體現出計成和俞樾的思想。


園林中所追求的“深奧曲折,生出幻境”境界,也代表了古人含蓄雋永的性格和中庸思想。合景色於草味之中,味之無盡:擅風光於掩映之際,覽而愈新。

這是進入留園見到的第一個景點,原來是植有古柏和耐貞兩株古樹,樹木交柯連理而得名。但由於年代久遠,現在我們看到的柏樹和耐貞均是現代補植。牆上有磚匾“古木交柯”四字。


一個交字突出了古柏與耐貞兩者緊密結合的主題。



石中小院雖是處於東部的建築,但是在借花木來表現曲徑通幽這一點上卻是做到了極致,此處花木峯石與空窗之間的運用讓人歎爲觀止,所以將其挪到了花木段來做闡述。


園主在極小的空間裏將院子隔出六個更小的小院,並且院院相通、空窗漏石、曲徑蜿蜒、廊廡相連,透過空窗你可以細品庭院假山芭蕉的幽景。


曲折迴廊中讓這一寸天地中顯得另有乾坤,看似已到園林深處,卻又忽然峯迴路轉,尋得一處妙處,卻又另見一處佳境。


閒庭小院,綴以曲徑通幽,靜坐其中便能聞芭蕉聽雨之景,讓人意境無窮。


尾聲:

留園小而精緻,裏面大大小小的景點共有二三十處,本文所挑均是個人認爲值得一觀的去處……

人生過半,開始想要堅持一點夢想。一路行走,去看沒有看過的風景,記錄不一樣的人生。世界那麼大,讓我們一起去看看。

版權聲明:圖文版權爲原作者原創,請勿商用,如有發現,依法追究法律責任。如有轉載請聯繫作者,在作者許可後轉載並完整標註作者和文章來源。若有來源信息標註錯誤或侵權,請留言聯繫小編。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及時更正、刪除。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