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EO,設計改變一切》,改變了我的育兒觀

往常關於設計類的書籍,我大多隻是隨便翻翻,看看書中的插圖,更多的是感受那些有設計感的插圖,很少認真的去看裏面的文字,然而,《IDEO》這本書卻讓我有了意料之外的收穫。

這本書主要講的是有關設計過程中的空間構造思維,與以往的流程步驟思維有着不同的思考角度——設計思維。

設計思維,以人爲本,從靈感-構思-實踐的多角度思考形成創新方案,優先考慮市場的實際需求,以實現商業盈利。

與我而言,“商業”這個詞比較遙遠,但書中提到的關於“頭腦風暴”的幾項注意點時,讓我聯想到了女兒平時天馬行空的想象力,覺得應該爲她保留這份難能可貴的天真。爲此,通過此書梳理了自己女兒今後交流過程中需注意的事項:

  1. 不先入爲主妄下判斷,打擊積極性,讓其沒有顧慮的把自己的思維打開。

  2. 保留喜歡異想天開的天性。在日常交往中,我們常常害怕說錯話,總在內心思考“如何把話說對”,用對與錯來衡量事物,這反而抑制了異想天開的思考力。

3.任憑發揮創作。很多情況下父母會以“專家”的身份,直截了當的告訴孩子某些事的可行性並不強,但每個人對待事物的角度都不同,更何況是孩子,他們對待事物的角度雖然稚嫩但非常獨特,任憑他們自由發揮,激發靈感。

4.引導不要偏離主題,在一個主題中儘可能的多挖掘。

寫到這裏,回看了這段日子寫的文字,主要是過去看過的那些書和感想,並用文字把印象最深刻的,與自己聯結最緊密的,可以“爲我所用”的點分享出來,至多也就是個隨筆。雖然質量並不高,但是光看着那些自己寫得標題,還能清晰記得標題背後都寫了點啥,還是很有滿足感的。

過去有逼着自己每天擠一點文字出來,至少能有個日更的標誌什麼的,寫了點什麼早就不記得了,時間久了就覺得有些本末倒置。如今雖然做不到日更,但會有意識的去思考一點點,主動去寫一點,不會因爲一件美好的事情讓自己變得不痛快。

“精進”這件事,不需要日進斗金那樣急功近利,也不是所謂的用少量的時間能獲得大回報就叫“效率”,而是,在某一刻意識到自己應該去做,而且不需要什麼方法、理論就能主動去做到的——自我驅動力。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