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文慎用“我们”

昨天,写作群里有文友说周老师说话好中性,不像有些人说话“一竹篙打死整船”。

当时,看到这句话我愣了一下,随即反省自己平时说话行文是不是有这样的德行而不自知。这一反省啊,自己有时候还真是有这样的德行,比如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使用“我们”一词。

“我们”是代词,指代一个群体,这个群体根据当下的语境范围可大可小。

正是因为“我们”一词具有指代性,所以运用不当就容易得罪他人。

比如,我昨天在群里的一句发言中就使用了“我们”一词:

“读这篇文章能够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周老师在写作方面给予我们的指导。有些问题周老师一直在强调,但我们还是在屡次犯错,这样是难以进步的。”

这句话中使用了两次“我们”,第一次使用没什么问题,第二次使用明显不当了。要反省的只能是自己,不能代表他人,在此使用“我们”一词不就有“一竹篙打死整船”的嫌疑吗?

在此,我向这位文友以及群里的其他文友表示深深的歉意,请原谅我的无知和冒犯。

继续反省,我平时在说理的文中也有滥用“我们”一词的毛病。

前不久,有朋友提醒过我,写说理类的文章要像是在跟自己谈心一样,不要有教化的味道。我当即审查了一下最近发布的几篇文章,默默地将“我们”删除了,或者换成了“我”。修改之后再次阅读自己的文章,发现确实好很多了。

文章如果充满了教化的味道,读者读起来是会有不舒服感的。

周老师一直强调,写文什么时候不再是“我”,而是“我们”了,文章才有社会意义。

周老师是在教导学生,要提高写作的格局,只有心中无“我”了,写出来的文章才能利益社会(我们)。

周老师强调的“我们”是一种格局,但并不是说,在文中使用“我们”一词格局就提升了。相反,滥用“我们”一词,不仅破坏了文章的和谐之美,而且还因为有教化的味道,不受读者待见。

当然,在叙事文中使用“我们”一词,就不存在这方面的问题了,那是因为叙事的需要,是为了把事情讲清楚。

在倡议书中高频使用“我们”一词,那是为了倡导一种善美的行为或者义举之需要。

今后,一定得克服滥用“我们”一词的毛病。实在要用,一定得谨慎。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