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謎



1.歷史的真實性

特殊的歷史角度,這本書的作者是李開元,這本書是一本歷史推理小說。

以前對史書的記載的歷史深信不疑,現在發現,這些歷史也是經過史官挑選而成的歷史,不一定是歷史的全貌。

推理也是基於現有材料進行推理,可是現有材料一般是文字,別人的口述和歷史遺物,這些的可信度如何?需要先有個判斷。因爲這些材料的真實性決定了推理出來的歷史的真實度。

像書中講的秦始皇的焚書坑儒這件事情的真實性,焚書確有其事,坑儒這件事就有很大的虛構性,司馬遷時,寫的是坑那些方士,是爲了說服影響當時的漢武帝,後來一些儒家爲了尊儒,把方士描繪成儒士,這些儒士成了儒學的殉葬者。這是基於記錄歷史的人的個人目的寫成的歷史,缺乏了客觀性。

以前對於歷史的固有認知來源於歷史書籍,自己喜歡的史記,以爲司馬遷寫的就是事實,後來才知道,他也是根據史料來寫成的著作,也有很多個人的動機,很多都不一定是真實的歷史。

歷代都有史官,但是多數史官都是站在統治者的角度來記錄歷史,是否具有客觀性有待確認。期間必定也會隱藏很多的歷史事實。

你所看到的歷史不一定是真實的歷史,你看到的歷史是當時的記錄者希望你看到的歷史的模樣,你只是作爲一個接受這些歷史信息的人,歷史是任人打扮的花姑娘。說的人多了,就成了事實。

我們需要警惕,警惕那些我們自以爲已經知道的一切。我們更需要懷疑,包括懷疑我們自己。

2歷史的空白

由於故事記錄工具的有限,很多歷史未能記錄和遺傳下來,以前記錄歷史的方式,無非是口頭傳述,文字記錄和歷史遺物。

口頭傳述,口口相傳,信息經過每一個傳播者的吸收和消化後再轉給下一個人,每個人對信息的接收和轉化能力不一樣,記憶點也不一樣,再者可能牽涉到轉述者的感情,信息的失真度如何,這個是值得考量的。

文字記錄,多由著作者記錄,也可能牽涉到寫作者的個人感情,而且隨着時間的流逝,很多著作失傳或者被毀滅,像焚書很多古代的歷史就消失了

歷史遺物,需要有豐富的知識才能判斷。

知道了歷史記錄的問題,才知道,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並沒有被完全記錄下來,很多還有發掘的空間。這些空白的歷史也成了小說和電影可以想象的空間,像書中寫的四個謎

3書中的四個謎

書中寫了秦始皇的四個謎,第一個是誰是秦始皇的父親?這個歷史疑問的源頭是司馬遷記錄的時候,在秦始皇本紀的時候和呂不韋傳記的時候有了不一樣的描述,而作者通過多方認證,證明了子異才是始皇帝的父親。這個梗成了很多電視劇的原始材料,大寫特寫。

第二個是秦始皇的弟弟爲什麼叛變,假父想要攻擊誰?成姣是弟弟,後來造返被誅殺。

第三個是尋找秦始皇的表叔

昌平君,在秦國任職,後來反秦歸楚。

第四個是秦始皇的後宮。

秦始皇的後宮,一直不見於歷史,也不知道皇后是誰,作者最後論證,扶蘇的母親是楚國人。

3,3+N的歷史

其實這本書讓我最深刻的是,對歷史的看法,歷史的3➕N的世界,能夠幫我進一步去看清這個世界發生的事情

歷史學的3➕N的歷史的世界

第一歷史,在時間中過去了的往事,曾經真實發生過。

第二歷史,第一歷史的信息,通過口述傳承,文字記錄和遺物留存的形式保存下來。也叫史料。

第三歷史,一個人根據史料編撰的歷史著作。

第N歷史,根據已有的歷史著作再編撰寫成的歷史書。或者根據已有的歷史來拍成的電視劇

對歷史的認知提升,對所看到的知識要評估它的真實性,考慮其表述的目的。這個對於我來認清這個世界的本質有很大的幫助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