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哈佛非虛構寫作課》:開始寫,不停手

今天是我堅持日更的第299天。

前兩天一位小夥伴私信我說,日更了這麼久,爲什麼感覺文章沒有什麼進步呢?

我是這樣回答的:

首先,寫作真的是一件長久的事兒,不是寫一段時間就能看到很大進步的,這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哪怕299天,也只是寫作道路上很小的一段旅程)。

[if !supportLists]第二,[endif]你是不是研究了足夠多同領域文章?是不是專注一個領域去寫?是不是足夠清楚自己的定位?

[if !supportLists]第三,[endif]有沒有常識去做會有正向反饋的事?比如嘗試投稿(現在有些公號的編輯會針對你文章的問題做簡單回覆,是一種非常好的學習的方式)。

其實這位小夥伴的困惑,我之前也有,而且我相信很多小夥伴也遇到了同類的問題。

在《哈佛非虛構寫作課》這本書的最後,作者用了一整章的內容幫助我們規劃寫作生涯。其中,多產作家約瑟夫·科納多提出了這樣一個觀點,“寫作只有兩件難事:開始寫,不停手。”

對我們大多數人來說,開始寫不難,難就難在不停手。特別是在前進的過程中,寫作成績停滯不前的時候,特別容易被擊敗。

作家斯圖爾特·奧南說:“每個作家遲早都要做大的獨立項目。要成功,你必須找到時間,擠出時間,甚至偷得時間。正因爲項目是獨立的,沒人能幫到你,或催促你寫完。想要寫完就必須爲自己立下規矩——不停手。”

哪怕是寫着寫着沒了興趣,哪怕是沒有人支持,一旦開始就不要放棄。

我發現自己敬佩的幾位老師,都是在寫了幾年之後,寫作成績才慢慢有了起色。甚至有的老師寫作經歷已經滿十年了,依然筆耕不輟。

寫作這條道路是沒有捷徑的,從想法到紙上,隔着一整個太平洋,只有不停地寫,你纔會知道自己欠缺什麼。

在書中,斯圖爾特也給了我們一些寫作的建議:

[if !supportLists]1、[endif]自己對自己負責。與自己簽訂出版合同,想盡辦法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作品。即便不能真正出版,至少我們完成了第一步。

[if !supportLists]2、[endif]隨身攜帶手稿,或者記錄最新那句話的卡片。很多小夥伴習慣用手機碼字,像我這種習慣用臺式電腦,喜歡打印文稿的人,大概是老古董了。平時出門,我的包裏都會裝一個小本本和中性筆,隨時記錄靈感,相比較手機,我更喜歡筆尖和紙摩擦的聲響。

[if !supportLists]3、[endif]利用一切時間思考,無論是在喫飯、散步還是上廁所。

[if !supportLists]4、[endif]不要把稿子扔下太長時間,可以在自己的黃金時間段寫,剩餘的時間修改和調研。

[if !supportLists]5、[endif]永遠不要停下來,當你準備停筆或者被什麼事情打斷的時候,在文章末尾處做一個小的備註。

寫作是一種修行,首先它是一個不斷向內求的過程,最開始的寫作,都是從自身出發,都是從心出發。

直到你明白或者找到自己的終極目標後,纔是向外探索的開始。

迷茫和困惑是我們每個寫作人的必經階段,不必過分自責,把筆拿起來,不停地寫,你一定會成爲那個你想成爲的那個人!

至此,《哈佛非虛構寫作課》這本書的讀書筆記就全部寫完了,我知道自己寫的東西還比較淺顯,期待下一次再重新溫習這本書的時候,能夠與它擦出不一樣的火花~~咱們下本書再見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