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博物館,看現代建築的最後大師貝聿銘先生如何解讀蘇州文化!

貝聿銘先生將蘇州視爲故里,這裏也是貝氏家庭的根基所在。蘇州博物館的建設讓貝聿銘先生將故鄉情懷、中國文化、建築心得全部融合到了一塊,他親切的稱蘇州博物館爲“我的小女兒”。

下面我們將從四個部份來解讀蘇州博物館的前世今生。對於個人來說,蘇州博物館本身也是一種珍藏之物,所以介紹的比較詳細緻使篇幅過長,又難捨喜愛之情,因而將其分成了上下兩部分,把博物館內的藏品放在了第二篇章。敬請期待……


這個偉大的華人建築大師重建了他的家族失落的精髓,用到的卻是他獨特的現代語彙。   

2006年蘇州博物館開幕式時英國媒體報道中寫道  

貝聿銘,1917年出生於廣東廣州,乃蘇州望族之後,美籍華人建築師,赴美后,先後在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學習建築學。


美國建築界宣佈1979年爲“貝聿銘年”,貝聿銘先生曾獲得美國建築學會金獎、法國建築學金獎、日本帝賞獎、第五屆普利茲克獎及里根總統頒予的自由獎章等,被譽爲“現代建築的最後大師”。


光是建築的色彩,“讓光線來作設計”是貝氏的名言。巧用光線,使空間變化多端;善用混凝土,忠於材料的質感表現力;玻璃鋼材,讓設計者的建築思想得以充分表現;幾何構造風格,讓現代主義呈現出活力的藝術形象。


貝聿銘先生主要代表作品有巴黎盧浮宮擴建工程、香港中國銀行大廈、日本美秀美術館、蘇州博物館新館等。

你們不用找我,你們重要的不是現代的高樓大廈,現在你們需要的是城市的保護方案,而且還必須把運河清理乾淨。


這是90年代蘇州最早來找貝聿銘先生時的回話。衆所周知,要真正改善河道是非常難的。雖是回絕,但是在這段時間裏,貝聿銘先生還是讓大兒子貝定中參與到蘇州水質的改善。


這一等,一直到2002年貝聿銘先生85歲高齡時才下定決心,將自己此生的最後一座作品留給故鄉。


當最初的概念方案剛出來的時候,受到了一些質疑,第一是15米高度的限制第二是大家都希望用蘇州傳統材料——磚瓦來建造博物館。經過長時間的溝通協調,貝聿銘先生在高度上進行了妥協,將部份的功能安置在了地下。但是運用新材料這一點上,貝聿銘先生還是堅持了自己最終的想法。


2003年開始建工,歷經一年左右時間,貝聿銘先生對蘇州博物館注入了諸多心血,無論是展廳的尺度、光線,還是陳列方式、細節,甚至館內所有的樹和石都是自己親自挑選。


正是因爲這種嚴謹的態度,蘇州博物館從開始的質疑到後來的讚譽不斷。可以說,蘇州博物館不單是貝聿銘先生送給故里蘇州的一個禮物,賦予了蘇州文化新的氣息,更是將中國建築形式以新的表現手法展現給了全世界




我不喜歡各種標籤式的稱謂。對我而言,建築就是建築。沒有什麼現代建築、後現代建築、解構主義。如果你願意,你可以使用你所有想用的主義稱謂。

但我不相信這些,它們如過眼雲煙,而真正留存下來的那一個還是建築本身——各個時代的建築。

貝聿銘 

貝聿銘先生在蘇州的童年時光大部份時間都是沉浸在園林中,所以蘇式園林中的人和自然和諧共處的理念對他影響頗深。

貝聿銘先生在對蘇博進行設計的時候所表現的是“中而新蘇而新”的設計理念,追求和諧適度的“不高不大不突出”的設計原則。以中國建築和蘇州文化作爲根基,讓作品在傳統和現代碰撞中重新“發芽”。



如何把蘇州元素

融合到蘇州博物館裏



蘇州的古建築屋頂,大多都是斜坡式。爲了能和周圍的建築更好的保持一致,貝聿銘先生在對蘇州博物館進行設計的時候,保留蘇州古建的斜坡式元素進行創作。去形取神,代入充滿現代感的建築線條,讓整個建築看起來更加簡潔大方,立體空間感十足。


傳統的木樑結構,被輕型的鋼鐵和混凝土重新詮釋。精益求精的態度,讓建築更好的繼承了蘇式園林的傳統建築特色的同時,又有着現代建築藝術利落的幾何造型,以及完善的人文功能空間。


選材上貝聿銘先生放棄了蘇州傳統磚瓦,貝聿銘先生認爲由於磚瓦屋頂的形狀比較特殊,很難會在結構上有所變化,對建築的限制也會很多。


爲了能夠擺脫束縛貝聿銘先生最終選擇了一種名叫中國黑的花崗石,這種石頭產於內蒙和山西交界處,材質堅硬,顏色黑中帶灰,淋雨時是黑色,日曬後卻呈灰色。幾何圖形的全新演繹再加上黑白灰的主色調,讓整個建築清新雅緻,顯得既現代又傳統。


貝聿銘先生談到:“關鍵是如何做到‘蘇州味’和創新之間的平衡,我們在‘蘇而新,中而新’方面花了很大的功夫,譬如我不用瓦片就是這個道理。和石材相比,瓦片易碎,又不易保養。

我所採用的青色花崗石材既便於護養,又與蘇州的粉牆黛瓦格外協調。另外,在建築的高低處理上也做了一些文章。高低起伏、錯落有致也是蘇州古城的一大特點。”



除去展區主體建築之外,主庭院幾乎佔據了整個面積的一半,這裏也是貝聿銘先生最爲花心思的一部分。蘇林園林裏的疊山、假石、小橋流水、亭臺水榭等都在這裏得到全新的呈現。這就是貝聿銘先生筆下與衆不同的蘇式描繪。

‖ 片石假山‖


片石假山,是整個後園的一個亮點所在。當時貝聿銘先生的靈感來源自蘇博裏的一幅米芾山水圖。

但是在挑選石頭的時候,貝聿銘先生並沒有選擇蘇州的傳統的太湖石。衆所周知,太湖石以“透”“瘦”“漏”“皺”的特點,在蘇州的諸多園林中都可以見到。問其原因,貝聿銘先生則說用太湖石再來堆一個蘇州園林,永遠也堆不過獅子林


貝聿銘先生最後特地選用山東的泰山石來進行加工切片,變成了現在眼前的這種小三角的樣子。爲了讓石頭更有古畫感,加工後的石頭特地用火槍燒了一下,這樣顏色會有深淺明暗的關係,可以更好的表現出水墨畫中的那種濃墨深淺。


而石頭下面還有水池裏面的鵝卵石也全部只有一種青灰色的色系,不允許出現別的雜色。真正做到以壁爲紙,以石爲繪。


在煙雨朦朧季,遠觀白壁石繪,像極了一幅層巒嶂的水墨山水圖。牆外的那片樹是蘇州著名園林拙政園的樹,換句話說,借用拙政園的景,讓整個畫面感更加生動形象。


可以說,貝聿銘先生設計的這面牆正是他對於傳統和現代探索中的另一重要元素。



‖ 水景‖


主庭院的水景深大約一米,水面積並不是很大,但是卻讓人倍感開闊。水面上有亭,橋,臺,沙等,水中布有浮萍,再加上錦鯉翻動,動靜結合,讓人倍感愉悅。


當你觀賞完展廳之後,坐在池中之亭看着鋪滿鵝卵石的池塘,魚翔淺底、觀南面桂樹芳香、湖面折橋曲折……這一系列的元素全部脫胎於中式古典園林,在保持蘇式園林神韻的同時卻又更加雅緻。


‖ 光線 ‖


首當其中的是入門後的中央大廳,中央大廳連接着博物館各個功能區的樞紐。由傳統的坡頂形式進行設計,屋頂的框架線由大小正方形和三角形構成,像一幅幾何形繪畫。框架內所採用的是玻璃材料,讓採光更加的明亮通透


中央大廳的兩邊東西廊,我們可以看到貝聿銘先生借鑑並且改良了中式傳統建築中的天窗,將窗戶開在了屋頂正中,與斜坡屋頂形成一個折角,顯得錯落有致。

採取仿木飾面的金屬材料對光線進行過濾,這樣的話光線進入廊內,更顯自然柔和,一片片的光條投影於白牆之上,隨着時間的流動而變幻,光影交織中彷彿周圍的線條都流動了起來……


這也充份體現了貝聿銘先生“讓光線做設計”的精髓。



‖ 庭園小景‖


這是貝聿銘先生特別設計的一個小景,位於兩個展廳中間,左側放置太湖石,右側栽種石榴樹。可謂是整個展館的點晴之作。


在貝聿銘先生的概念中,園林中的樹還是石頭都是有自己的靈魂的。


太湖石,以“透”“瘦”“漏”“皺”的特點成爲蘇州園林的重要組成部分。據說如果有水從上面流下,石頭上的每一處空隙都會有水流。


石榴樹象徵多子多福,在中國也是吉祥之物。這顆石榴樹造型古樸,蜿蜒曲折。白牆黛瓦中,這份景緻盡顯風流。


蘇式園林中講究“一步一景”的景觀效果營造,所以窗也是園林中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在蘇州博物館裏分佈了很多的幾何六邊形窗,這些都是對蘇式園林經典元素的一種提升。用窗做框,加之窗外精心佈置的太湖石和石榴樹,成就一幅絕美畫作。

最好的取景效果在於夕陽西下的時候,光和影交繪,讓這副美景格外生動。

‖ 墨戲堂宋齋‖


在一個現代化的建築物上,體現出中國民族建築藝術的精華……


這是一間根據宋畫複製的宋代草堂,也是蘇州博物館內唯一一處以中國傳統手法營造的展廳,文房四寶,格子木窗,風姿翠竹,湖石成趣……


這間文人陋室是貝聿銘先生與東南大學教授朱光亞達成的共識,貝聿銘先生讓這間宋代草堂成爲展品,體現了其對中國傳統建築的尊重,意在讓海內外遊客參觀後,從中能更深刻地瞭解和感受中國歷史文化。


墨戲堂宋齋按照宋代《營造法式》,採用傳統施工工藝,使用青石、編竹夾泥牆、茅草等材料。房內擺設,根據宋畫模仿宋代古傢俱及廳堂陳列。


齋內(應該說所有蘇州博物館內)所用到的竹子,都不是蘇州的竹子,都是從竹鄉安吉親自挑選而來。爲了讓竹子的疏密更具靈動感,貝聿銘先生親自佈置。



忠王府瓊樓玉宇,曲欄洞房,真如神仙窟穴。

李鴻章

忠王府,位於蘇州博物館的出口處。可對比貝聿銘先生設計的新館來說,這座忠王府的存在感實在太弱,幾乎都是匆匆散去。對比我也並未留下太多深刻印象,就此一筆略過。

忠王李秀成,是太平天國赫赫有名的軍事人物。清咸豐年間,李秀成領太平軍攻克蘇州。據《蘇臺麋鹿記》載,李秀成佔領蘇州後,“以復園吳宅東拓於潘,西拓於汪,兼而並之,建爲王府”。從而打造了一個龐大的居住地。但好景不長,時隔三年還沒等府建成,李秀成便匆匆下臺。

人生過半,開始想要堅持一點夢想。一路行走,去看沒有看過的風景,記錄不一樣的人生。

版權聲明:圖文版權爲原作者原創,請勿商用,如有發現,依法追究法律責任。如有轉載請聯繫作者,在作者許可後轉載並完整標註作者和文章來源。若有來源信息標註錯誤或侵權,請留言聯繫小編。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及時更正、刪除。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