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着說話的你,同情腰疼的他嗎?

題目: 《站着說話的你,同情腰疼的他嗎?》

作者:曲潤璉

時間:20201205

民間饑荒嚴重時,晉惠帝司馬衷,問,百姓們既然缺糧少菜,何不食肉糜?

聽到這個故事的人,一般都會哈哈大笑。很少有人覺得,自己像這個皇帝一樣蠢。

但是,或許很少有人比這個皇帝更聰明。

“最好先定一個能達到的小目標,比如說先掙它一個億。”“錢是世界上最容易得到的事情”。說這兩句話的兩個人,大家知道是誰。你確定比他們聰明嗎?看,有時,他們居然也跟那個皇帝差不多。

問題的關鍵,是大家在站着還是坐着。站着說話的,一般是不腰疼的。幾乎每個人都有站着的時候,區別在於,有的人經常站着,而另外一些人很少站着,或者只是偶爾站一站。

前兩天一位心理學老師講課,我聽着聽着,忽然意識到,自己很久以來都喫得飽,所以漸漸飽漢不知餓漢飢了。我似乎經常站得理直氣壯,甚至有點看不慣癱瘓者總在躺着。

這世上有太多人,活得艱難。或者是物質上不富裕,或者是精神上貧窮,還有的心理疾患嚴重。他們也想跑得快,但是他們的腿有殘疾或者外傷。時代的一粒小灰塵,落在他們頭上,真的就是滅頂之災。光是活着,足以讓他們筋疲力盡。很多自殺的人,連湊合活着,都沒有力量(能力或動力)了。

我一直很樂觀。這種樂觀,可能源於基因,成於環境。有人銜着金鑰匙,出生在平安之國、富裕之族、和美之家,他的幸福,有很大的運氣的成分。而天資聰穎、生性樂觀,何嘗不是另一種金鑰匙呢?有人錯把平臺當本事,更有人把幸運當成自己的水平。兩隻螞蟻緊跟在大象身後過木橋,螞蟻一邊齊步走,一邊驕傲地感嘆,“聽,咱倆的腳步聲真大!咱倆真了不起!”我突然覺得自己就像其中一隻螞蟻。

如果站得太久了,應該主動躺一會兒,體驗一下。要經常提醒自己,不要得意忘形,不要嚴於律人。要敬畏天地,同情弱者,不卑不亢,不斷學、思、行、悟。

同情弱者,大概是智慧生命的必然。能否預判出另一生命下一步的行爲,取決於自己智商高低。能否讓另一生命認同自己,取決於自己情商高低。智商與情商,組合到一起,就是智慧,而智慧對生存的助力頗大。顯然,智慧需要模擬場景進行頭腦中的運算,而模擬場景需要換位思考,須能共情,有同理心。共情與同理心,必然導致同情弱者。

智慧生命是怎麼回事?大概是因爲宇宙中的物質,必然有運動和聯繫,而運動和聯繫,又必然進化出智慧。但這些不是特別重要,與其費盡心思推測10年後的今天你會在哪裏、會喫啥穿啥、跟誰笑談中或怒罵中,不如關心一下自己今天怎麼過。即使明天就是世界末日,今天我們也應該繼續種我們的蘋果樹。少喝片兒湯,整點乾的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