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一葷一素”安然度過1960年

題目: 《靠“一葷一素”安然度過1960年》

【夜花晨拾(33)】

作者:曲潤璉

時間:2022.01.04

姜芷的父親(簡稱姜父),1941年於膠東蓬瀛縣昆西鄉唐家村第一次結婚時,年僅19虛歲;妻子王氏18虛歲。兩人育有三男兩女,姜芷排行第三,上有兩位哥哥,下有一弟一妹。姜芷22虛歲時,53虛歲的母親病逝;次年,姜父續娶,於是姜芷有了一位繼母。姜芷42虛歲時,繼母病逝,後來姜父又娶了第三位妻子,相伴六七年,第三位妻子也衰老離世。這時姜父已年近八十,沒有再娶。

姜父一生,留下了不少聰慧清正的故事。

姜父小時候,跟爸爸學會了讀書認字、加減乘除。成年後不安分,不滿足於固守唐家村裏自家的“一畝三分地”,四處闖蕩,學了不少手藝。比如學會了做粉條的技術,且精通會計。新中國成立後,姜父當過唐家村的會計;村子裏成立粉房(做粉條的集體作坊),姜父又成了業務骨幹兼粉房會計。講賬目,姜父把各種款項整理得井井有條,日清月結,毫無差錯,可謂模板;論技術,姜父是做粉條的行家,直到改革開放後公家的粉房解散後,他還四處奔忙,常有十里八村的人聘請他去傳授制粉條的手藝,是一位名副其實的專家。

姜父原則性很強,清正廉潔。可以說,他當會計那些年,自己家裏“一點光也沒沾上”;他的很多勞動和付出,是純粹義務性的,工分不多掙,工資津貼更是爲零。負責粉房工作那些年,半根粉條也不往家裏拿;工友想私分點粉條,他也堅決不做假賬。後來自己的孩子到公家粉房學習做粉條技術,姜父也一視同仁,鐵面無私。

唐家村多數人姓唐,很多村民歧視外姓人,視搬進村來不久的姜家爲“外來戶”,頗多排擠。比如村子裏出壯丁,唐姓人多能倖免,姜父卻只能被迫去前線;比如家裏的地明明不多,卻被定爲“下中農”;比如在那特殊年代裏,別的孩子能夠成爲紅之衛兵,自家的孩子只能靠邊站。最大的打擊是,姜芷的大哥,作爲農家子弟,1967年前後明明考上了青島一所大學,卻硬被村裏攔着不給開證明,於是已經邁進大學的那隻腳,被生生拉扯了回來,大哥繼續在村裏當農民,心底留下了一生揮之不去的劇痛。

在這種情況下,姜父能夠帶着一家人平安迎來改革開放,是不容易的。比如1960年前後,他們是怎麼熬過來呢?全靠姜父的智慧,用“一葷一素”救命。

“一葷”是指河裏的魚。唐家村並不靠河,比較大的河在村東十里處。但姜父年輕時就學會了用網捕魚,這在村裏是罕見的。他家中有網,經常利用午休時間去河裏捕魚,往往有收穫,最多時一中午甚至能夠收穫十幾斤小雜魚。捕的魚蝦,帶回家供全家果腹,能夠節省一點口糧。姜芷記得,自己小小年紀,剛能夠拿得動魚簍子,就不得不常隨父親捕魚;有一年夏天,七月裏有二十二個中午在捕魚,又熱又累,苦不堪言。

“一素”是指木槿。姜父利用房前較大的空間,栽木槿爲柵欄,有百十棵。木槿的葉和花都可食用。姜芷記得,不足10歲的自己,那幾年春夏天天要採摘木槿的葉或花,一摘就是幾個小時,累得直想哭。每天摘下來的木槿葉子或花,跟院裏的各種蔬菜一起,很快進了家人肚子充飢。

就是靠着這“一葷一素”,靠着姜父的智慧和勤勞,全家人熬過了最困難的歲月。1980年代之後,家裏的日子終於越過越好啦!

時間的車輪進入了二十一世紀。2004年5月25日,農曆四月初七,83虛歲的姜父溘然長逝;此時,姜家三男兩女及再下一代,已經有十幾人通過考學等方式實現了“農轉非”,職業爲教師者多達8位,儼然已成書香門第氣象。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