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飲食史中品讀人類的獸性和善良

題目: 《在飲食史中品讀人類的獸性和善良》

作者:曲潤璉

時間:20201206

圍繞人類的飲食,進行的科學和文化研究,妙趣橫生。

原始人類和古時各國人類,如何以植物和動物爲食,如何發展農業,進一步農業和土地和糧食如何構成經濟基礎,再進一步影響到社會階層、政治結構、軍事力量、文化差異,整個過程,是人類進化史、人類社會發展史的重要組成部分。

飲食科學,混有太多文化要素,和風俗色彩。而且,這門科學仍在不斷髮展中。今天被認爲屬於飲食科學的個別內容,很可能,100年後會被認爲是錯誤的。風物長宜放眼量,對當前的科學界的暫時結論,不要盲目相信。

透過人類飲食史,可以清晰看到,人類身上,充滿了獸性。從含毛茹血的遠古,直到今天,仍未大變。人類對自然界,對其他生靈,很殘忍。對同類,也很少手軟。這是主流。

據說梁漱溟九十多的時候,有一天喝菜湯時,禮貌地請保姆幫忙倒水,一次又一次。後來保姆終於恍然大悟,原來菜湯太鹹了,需要一次又一次加水沖淡它。

爲什麼人類要強調善良的重要性呢?因爲缺善良啊!善良就是水,而我們的獸性就是鹽。林則徐把“制怒”二字掛在牆上,恰說明他仍經常發怒。如果他已經不會怒了,或許應該改掛“男兒貴能爲國怒”,來鼓勵自己啦。

獸性與善良,是陰陽的兩面,缺一不可,平衡和諧爲要。這本身也像飲食科學中蘊含着的道理,偏食,是不得健康的。

其實,善良,同樣藏在人性深處。即使對動物的善良,有時也會溫暖人心:英國曆史學者菲利普-費爾南多-阿梅斯托的一個朋友,小時候養了只袋鼠當寵物,袋鼠被放歸野外後還時常回來看他,它會爬上屋子的階梯,敲他的房門。

【部分內容和故事,參考了幾本書。推薦兩本:《食物如何改變我們人類和全球歷史》(英國,菲利普 費爾南多 阿梅斯托 著),和《世界歷史上的農業》(美國,馬克 B 陶格 著)。相比之下,《撼動世界史的植物》(日本,稻垣榮洋 著),就一般了,不看也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