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南行 践前缘(引子)

第一个反法西斯胜利75周年纪念日,我在独山“深河桥抗战文化园"接受“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真爱和平,开创未来”主题教育活动。

大家先后登上万魂墙,身旁的同事纷纷拍照留影,我静静伫立却心潮起伏。俯瞰那座不起眼的小桥和那段段狭窄的土路,仿佛看见年轻的父亲从这场战火中走来,越来越清晰。

脑中的影像,是我见过父亲最年轻时的照片里的样子。据母亲说是他们拍结婚照时,父亲拍的单人照。从这张半身免冠照可以看出他身姿挺拔面容英俊,一种不怒自威的气质。

这张父亲的照片一直挂在他们卧室正对大床的墙上,从我们住茅草屋时到住瓦房再到哥哥修建砖混平房,照片都挂在他们的卧室同一方位。

我很小的时候还不知道镜框里人是谁,与我看见过的周围人精气神都不一样。总觉得他与小伙伴们的父亲不同,妈妈也不同寨子里伯母婶婶们,但有着和她们一样勤劳和坚韧的性格。

父亲和伯伯叔叔们一样结束一天的劳动后,除了卷一杆旱烟消除一天劳动的疲惫,父亲还看不知从哪里弄来的《参考消息》,给我订一本《少年文艺》,记得这是我儿时唯一的课外书。

从小到大父亲对于我就是个迷,不知道他身上那种气质从何而来。我读高一时上课讲话被班主任逮住,被请家长。班主任是历史老师,他看见我父亲以后,认为我骗他,一个农村女生的父亲不可能有那样的气场,把自诩见多识广的老师给镇住了。毕业后再拜访老师,他说“你父亲是个️故事的人。”那时还懵懂无知的我没听懂老师的话。

直到父亲过世,在他的墓碑上赫然写着他因何从北国落脚我们这个南方小城,父亲的身世之谜一切由大哥解开。

父亲如老师当年所言,他是个有故事的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