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不为人知的一面

众所周知,白居易是与李白、杜甫齐名的唐朝三大诗人,雅号"香山居士",其人其作闻名遐迩。可是,光鲜亮丽下的白居易,还有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哪一面?

我们来看看他的《追欢偶作》中的诗句,便知一二。

诗中曰:"十载春啼变茑舌,三嫌老丑换娥媚。 "

大意是:十年间,我嫌妻妾家妓老了丑了,已换了三次年轻的美人。

从这两句诗中,我们能明显感受到他很享受这种"十年三换"的生活,且洋洋自得。

客观上讲,白居易官至刑部待郎,正四品,又是万众追捧的"诗魔“,在他那个年代,娶个三妻四妾,很正常。

不正常的是,白先生家中除了妻妾,还有家妓百人。算算,按他这个"十年三换“的节奏,会换掉多少美人儿。

近千年来,中国人形容妙龄美女,爱用这句话:樊素樱桃口,杨柳小蛮腰。

而樊素和杨柳就是白老一众妾、妓中最喜欢的小甜心。

可就是这么完美的、别的男人梦寐以求却求之不到的尤物,白诗人玩腻了,玩够了,照样踢出家门。因为,他讲究"十年三换"。说白了,就是喜新厌旧。

果不其然,过了一段时间,樊、杨二姑娘开始受冷落。紧接着,白老先生又找了两个更加鲜嫩如水、青葱潋滟的美人。

只可怜樊素、杨柳这两位十七八岁的姑娘,一下从天上掉到地下,黯然从白府含泪离去……

这正是:从来只听新人笑,有谁听到旧人哭?

这个时候的白老先生,已是近七十的人了,风烛残年,却精力旺盛,生生要把这老牛吃懒草的革命进行到底。

白居易不仅吃着碗里的,还看着锅里的,就连朋友的妻子也不放过。

元稹是白居易三十年倾心交往的老友。白居易明知老友与薛涛分手后,薛涛仍深爱老友,但他却能做出"免子敢吃窝边草“、“朋友之妻也可欺“的事情,写了一首《与薜涛》诗以讨薛涛欢心。

然而,薛涛对白大人完全不屑一顾。一厢情愿的大诗人,只落得一个自讨设趣。

白居易每天温柔在怀,温玉在手,新欢不断,却谆谆告诉世人:

对爱情要专一,要有杨玉环爱李隆基那种"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作连理枝。"之忠贞不二的精神。

而他呢?

只管好色,莫问西东。

这是不是双标?是不是典型的心口不一?

当然是!

我们评价一个历史人物,必须坚持一点:那就是一就是一,二就是二。这种评判标准,才是客观公正,不带偏见的,才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白居易在中晚唐时期对诗歌作出的巨大贡献,我们有目共睹。尤其是他在《琵琶行》中对落魄女子的同情;在《卖炭翁》中对贫苦百姓艰辛生活的嗟叹;长篇绝世叙事诗《长恨歌》的艺术性以及此诗带给我们的感动和震撼,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地、极好地印象,在我们心中塑立了他光彩夺目的男神形象。

对此,我们顶礼膜拜。

同时,我们也承认"自古才子多风流"是个客观事实。

但是,像白居易妻妾成群、家妓上百而又"十年三换"之风流,显然过度了。难怪,多少年来,人们总爱对他的私生话指指点点,议论纷纷,贬大于褒。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