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解打坐(七十四)不自爲大

太上曰:大道泛兮,其可左右。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功成而不有。衣養萬物而不爲主,常無慾,可名於小;萬物歸焉而不爲主,可名爲大。以其終不自爲大,故能成其大。

《道德經》第三十四章

這一章乍讀之下給我兩個感覺,一個是,哦,說過的,重複強調。一個是,有點迷惑,一會兒說大一會兒說小,到底大還是小?

但疑惑即出,落筆即無。

問題只要擺出來,看得真切,就不是問題了。

大與小,觀察維度不同。

大與小,自我與無我之別。

《老子》全文都在論道,有了前面三十多章的鋪墊,“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已非常容易瞭然了。道之一字所表,便是蘊含在天地之間所有維度之中的玄牝產門的力量。說它無邊界,無限制,只因萬物均由此力量而生生不息。四大之中,五行之中,乃至我們的色受想行識均不離此力量。道,似乎是無形的極其精微的最基本“元素”,再由這無形的最基本的元素“合成”有形的元素,遂而天地開。

從這個維度,實則大與小並無差別。大就是小,小就是大,五十步與百步的區別罷了。

然而,老子接着說大道“不辭”“功成不有”“不爲主”“無慾名小”“不爲主名大”,大道的特點逐漸明顯,且開始出現大與小的不同。實則這不辭也好,無慾也罷均與大道無關,只與人心有關。此時已從無我進入到了自我層面。其實,關於先天與後天,人心與道心之論之前的文章裏已經出現多次了,但是還是得去說,去重複,去入心,去提高對它的認知,道有多複雜呢?至簡而已。就在你我一念之中。尤其在唸頭波動之際,心念動搖之際,對境之際,只有在這個時候才能顯示我們真正的功夫。“慈悲沒有敵人,智慧不生煩惱。”慈悲與智慧之關鍵就是道心是否堅固,道心滅無明嗔火,道心生智慧神泉。有道,內無大小,行道破外一切大小。

舍大小,即不自大。

自,便是關鍵。自,是一個牢籠,畫地爲牢。自中之大,有大有小。有大小之大,非真正大,乃對比之大。

捨去自大,便是破除邊界牢籠,成其大,只因與大道相合,自然也相合那無邊界的廣大,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便是在說這個了。

道之蹤跡,便在破一個自。

道之蹤跡,便在空一個念。

道在返璞歸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