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和劉禹錫|一生一起走的朋友,共進退的桃花浪(3)

上一篇文章裏講到,在唐憲宗元和十年,柳宗元再一次離開長安,到遙遠的柳州任刺史,因此後人稱柳宗元又爲“柳柳州”。離開故鄉,柳宗元分外想念親友,爲了排遺愁思,在一個秋高氣爽的日子,天高雲淡,他與朋友浩初和尚一同登山望景。

登上山頂,他看見遠遠近近的山峯就像一柄柄利劍的劍鋒,此景更加觸動柳宗元的思念之情,於是他寫下了一首七言絕句,寄給京城長安的親友,以表達對他們強烈的懷念之情。

這首詩就是《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上人”,是對和尚的敬稱,比如孟浩然有一首詩叫《秦中感秋寄遠上人》。柳宗元這首詩,從題目看,這位僧人名叫“浩初”,這首詩是這樣寫的——

《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唐·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劍鋩,秋來處處割愁腸。

若爲化得身千億,散上峯頭望故鄉。

“海畔尖山似劍鋩”,這是柳宗元登上山頂所見,描寫柳州四野羣峯的峻峭。“劍鋩”就是劍鋒,海邊高聳突出的尖山好像利劍的鋒芒,這個比喻是不是很可怕?但這並不是誇張,而是正常的描寫。柳州一帶,千山林立,大多數是拔地而起,非常陡峭,有如桂林。

我沒去過柳州,但曾經去過桂林玩,桂林的山,真的很尖,很險。後來大文豪蘇軾被貶到廣東,路經桂林,看到這裏的山之後,說柳宗元“海畔尖山似劍鋩”的詩句一點也不是誇張,是紀實。

古人認爲,秋天是萬物由盛而衰的季節,天氣轉涼,樹木凋零,容易讓人產生愁思,所以古人多有悲秋之詞,就像劉禹錫說“自古逢秋悲寂寥”。似劍鋩的尖山,在蕭瑟的秋季裏,對被貶到萬里之外的柳宗元來說,的確是覺得像鋒利的寶劍在割自己的愁腸似的。

柳宗元面對着柳州的無數山峯,進一步產生出一個奇特的幻想:他希望能有一個變身法,將自己一個人的身體變化成千萬個,以便散落到千千萬萬個山峯的峯頂,站在高處遠望故鄉。

柳宗元和劉禹錫在湖南衡陽分別的時候,寫了一首詩,叫《重別夢得》:“二十年來萬事同,今朝岐路忽西東。皇恩若許歸田去,晚歲當爲鄰舍翁。”

草蛇灰線,伏脈千里,他預感自己去了柳州,可能再也回不到長安了,也不再想着宏圖大志,只想着年紀大時可以歸隱田園,做個農夫。

那麼,他這個願望實現了嗎?

並沒有。柳州生活環境比永州還差,柳宗元到達柳州之後,由於生活條件不好,身體狀況越來越差,以至於一病不起。臨終前,他寫下遺囑,要僕人把多年的書稿交給劉禹錫,請劉禹錫幫他刊印出來。

公元819年,在柳州的第四年,柳宗元病逝,年僅47歲。而此時劉禹錫的母親也正好去逝,他解去官職,告別連州,正扶着母親的靈柩走在去衡陽的路上。

當他得知柳宗元病故後,悲痛欲絕,立即停下來料理柳宗元的後事,我估計這時候劉禹錫心裏一定痛苦萬分,因爲他同時失去了最親的人和最真摯的朋友。

後來劉禹錫給韓愈寫信,讓韓愈爲柳宗元撰寫墓誌銘,那件“以柳州換播州”的事情就被記在了石碑上。

而後,劉禹錫花畢生之力,整理柳宗元的遺作,又全力籌錢印刷,使得柳宗元的作品得以問世。可以說,沒有劉禹錫的這翻動作,我們可能不知道柳宗元,也可能看不到這位文章大家的作品。

另外一件事,也能看出來二人的深情厚誼,那就是柳宗元託孤劉禹錫,什麼意思呢?就是柳宗元去世時,把自己年僅六歲的兒子柳告託付給劉禹錫撫養,劉禹錫也是不負好友所託,把柳宗元的兒子視若己出,全力撫養他,一直到柳告長大成人。

後來,柳宗元的兒子也中了進士,不過已經是在劉禹錫去世之後。

時光彈指過,柳宗元去逝後十年,57歲的劉禹錫再次被召回長安,這距離上次離開長安,已經過了十四年。

十四年是一個很長的時間,十四年,一個女孩已經亭亭玉立,一個男孩也已經發芽長大,但是劉禹錫已經失去了他最好的朋友。

回到長安,劉禹錫再次來到玄都觀,發現觀中已經沒有樹,而是雜草叢生,於是他又寫了一首詩,叫《再遊玄都觀》。

《再遊玄都觀》(唐·劉禹錫)

百畝庭中半是苔,桃花淨盡菜花開。

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

這次回來,玄都觀也變了模樣,荒涼了,人少了,這麼大的庭院中有一半長滿了青苔,原先盛開的桃花已經不見了蹤影,只有菜花在開放。於是他忍不住感慨:先前那些辛勤種桃的道士,當年打擊他們永貞革新的朝廷裏的官員,如今哪裏去了呢?前次因看花題詩而被貶出長安的我劉禹錫又回來了!

劉禹錫這次回來,即將迎來他人生中的春天。

不過,古來萬事東流水,當年種桃花的人和與他一起看桃花的人都不見了。有人說他寫這首詩,是對自己重回長安感到很得意,可是我卻覺得除了春風得意,應該還有傷心和失落。畢竟,在他最美好的年華,被趕出長安24年,回來之後,身邊最好的朋友,像韓愈、像柳宗元都永遠地告別了。

就像玄都觀裏開放的桃花逐漸失色,劉禹錫的人生也失去了很多明麗的顏色,渡盡劫波回首,身後已無兄弟。

晚年的劉禹錫離開長安,定居洛陽,與大詩人白居易成了鄰居。當年柳宗元想與他一起做的事情,現在,要由他一個人去實現。

有一種朋友叫柳宗元和劉禹錫,有一種成就叫劉柳。作爲唐代並駕齊驅的詩人,柳宗元和劉禹錫都爲我們留下無數的名篇佳作。他們的詩感發我們,他們的友情感動我們。

其實,在中國古代文學史和文化史上,像“劉柳”這樣並稱的名人很多,但是隻有“劉柳”這兩人的關係比較特殊,他們是保持着親密友好關係的朋友。所以說,好朋友一定是互相成就而不是互相扯腿,是互相欣賞、彼此扶持、共同進步、一起成長。

朋友一生一起走,願我們都能遇到!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