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親媽媽如何搞定熊孩子

她一個人帶兒子,很不容易。最不容易的是,這個四歲的孩子很讓人揪心。

這孩子很蠻橫。媽媽煮的東西稍微不合口味,他就推翻桌椅。每次出門,他就要買想要的玩具或者零食,得不到滿足就破壞店家的東西,或者毆打別的小朋友泄憤。他玩危險的刀具,被媽媽收繳,就踢人,或者是砸玻璃杯。

這孩子哭聲很有殺傷力。他坐在冰涼的地板上,明顯要着涼了。媽媽走過來,把他扶起來。他就死硬要繼續坐着。媽媽把他抱起來。他就對着媽媽大哭大鬧,常常是最高分貝,持續半個小時左右。外婆不給他喫冰激凌。他就拿腦袋撞冰箱,一邊撞一邊大哭。每次聽他哭,都能讓人撕心裂肺,精神崩潰。

這孩子很喜歡自殘。他偏執地喜歡喫特辣食品,整碗粥裏是紅紅的辣椒粉就合心意了。他喫起零食來沒完沒了,就算被查出結石而身體絞痛也不停止。誰讓他喫正常的飯菜,他就掀桌子,或者用牙籤扎自己。

這孩子很固執。他和家人出門,要求沒有得到滿足,就會撒潑打滾。周圍人怎麼勸,他都置若罔聞,就算老師同學路過勸他都不聽。他會損長輩,讓人當衆出醜,讓人對他毫無辦法。他能連續好幾天不喫不喝,直到媽媽答應帶他去遊樂場玩爲止。

他爲了達到目的,會如此不擇手段。這還是孩子嗎?這種孩子還能要嗎?

其實,這孩子是有優點的。他很喜歡看連環畫,達到如癡如醉的地步。每一次看完,他都能繪聲繪色地講出來,還能補充許多合理的想象。他很喜歡自己拼裝玩具車,特別是機械類的玩具。一個人玩一天都不需要人操心。他能記住聽大人說過的各種車輛,下次再遇見時,就能比較準確指出。他有很強的求知慾望,遇見什麼都想問,都想學。他能把大媽的廣場舞動作模仿得惟妙惟肖。

其實,這個媽媽很懶。不是說她生活上四體不勤,而是懶於承擔責任。當孩子第一次自殘、第一次撒潑打滾時,媽媽沒有堅持原則。孩子前幾次是試探,程度不深,以後的行爲就是蓄意爲之。媽媽沒有想辦法去解決問題,而是妥協,是把教育孩子的責任留給孩子自我約束。這麼小的孩子,又比別的自制力差,能管好自己嗎?顯然不能。情況只能越來越糟。

孩子用情緒綁架自己的媽媽,獲得了選擇的權力。媽媽失職,沒有真正履行教導孩子的職責,纔是問題的根源。孩子的問題在媽媽身上。

我們可以從簡單的問題開始解決。

關於零食問題。孩子可以決定喫什麼零食,但是量得由媽媽決定。這一點需要和孩子達成一致。如果孩子不同意,那可以讓孩子覺得喫多少,但喫什麼得由媽媽決定。孩子最終會選擇決定喫什麼。設置一個零食盒,孩子自己選擇往裏面裝,滿了就不能再裝了。裝入的零食要喫三天,或者五天,根據零食盒的大小來決定。喫辣椒也可以,但得由媽媽規定量,要不然就改由媽媽決定喫別的東西代替。這是不能商量的。選擇了之後,母子可以開心地拍拍手。

關於喫正餐問題。需要做兩點改變,那就是按時和按量。之前的日子裏,這個媽媽沒能給孩子按時喫飯,經常早餐午餐一起喫,晚上喫宵夜。正常的一日三餐要按時。按量其實也不難。孩子不喜歡喫米飯,而喜歡吃麪條配菠菜。那可以購買一個制面機,倒入麪粉和水,按下按鈕即可。數十秒之後,麪條神奇地出現在機器的出口,滿足了孩子的好奇心和食慾。吃麪時,可以誇誇孩子坐姿端正、節奏把握較好等優點。孩子在正能量的氛圍中,很快就能喫完。喫完之後,可以和孩子唱唱兒歌,調節一下氣氛,增進親子和睦。

關於哭鬧打人自殘等行爲,需要一個比較特殊的工具——淘氣椅。當孩子出現不良行爲,首先是指出這種行爲不對,而且不允許。如果不聽,繼續打鬧或自殘,就要抱到淘氣椅上坐着。坐上之後,調鬧鈴,四歲就設置四分鐘。如果坐在淘氣椅上,沒有冷靜反思自己的錯誤,而是玩鬧或離開,則重新計時。這時候已經無需再說什麼了,讓孩子自己反省。家長可以坐在與孩子有點距離的地方監督,互相能看到對方。但不能目露兇光。這個過程,家長要比孩子更有耐心,不能聽之任之。安靜反思之後,要讓孩子看着媽媽,誠懇道歉。媽媽此時可以抱抱自己的孩子,安慰他。如果孩子還小的時候,不改變這些行爲,長大之後將無法改變。

還有一點很重要,那就是正確表達愛。孩子記性好,喜歡機械類的玩具。這些都是很好的品質,可以投其所好。玩一次尋寶遊戲很有必要。給孩子拍一些照片,讓孩子對着照片去找到對應的花朵、樹木、同品牌的汽車等。在自己小區裏有的景物,孩子能很容易找到,成就感就來了。在家裏附近的馬路上能找到的,停靠在路邊的車型和機械,也能增強孩子的信心。媽媽可以藉機給孩子講講有關的知識,增加孩子的見識。如果平時孩子問媽媽一些問題,媽媽應付了之,沒有引起重視,就會使得孩子逐漸喪失好奇心,逐漸疏遠媽媽。

當然,隔一段時間去拍一次親子照,也很有必要。照的過程中,親子之間各種親暱動作都可以留影下來。時不時拿出和孩子看看,互相打趣,很能增進親子之間的感情。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