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婚爸爸家里的熊孩子

这家人中的爸爸是二婚,新妈妈与爸爸有一定的年龄差距。夫妻二人都有很体面的工作,经济条件比较好。由于二人平时都要忙于工作,就聘请了一位保姆来带四岁的孩子。

这孩子可真是一个典型的熊孩子。他很喜欢啃鸡腿,满脸满手是油,就往衣服上擦,弄得衣服又脏又臭。家里的高档电器是他的发泄对象,只要被人管束,就会找机会砸电器。好多台高档电视机被他砸坏,而且似乎专门挑贵的砸。他的潜台词似乎是:“看看还有谁敢管我!”

他在外面也很横。走在大街上,只要谁挡他的道,上去就是一巴掌。不管人家个子高不高,反正打不过就咬,下狠劲儿咬,直到咬出血为止。谁有好东西,就想霸占人家的,不给就打,打不过就拿东西砸。大人敢批评一句,他也敢打。当然,他也经常被人家打得遍体鳞伤。

他的欲望没有得到满足,更加会打人。保姆带着他上街,就得给他买喜欢的玩具,一定得买到手。保姆身上有时候没带钱,他就砸人家的瓷碗和玻璃杯等。被商家驱逐出商场之后,他还拿起石头砸。

有人能修理他吗?有的。正是他的爸爸。他爸爸经常在外面出差,很久才回家一次,给了他大量的发飙空间。可是,只要爸爸一回家,他就龟缩做孙子。原因很简单,爸爸会揍他,会让他罚跪。爸爸给他讲道理,效果不大。可是一亮家伙,他马上就怂了。那,爸爸前脚离开家之后,他后脚干什么呢?可想而知。

这些问题,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其实,问题正好出现在父母身上。

第一个原因就是,父母几乎不在家,没怎么有时间管孩子。当爸爸接电话时,这孩子就笑得跟荷花开一样。他知道,家里最凶的人就要出门了,而且经常一走就是十天半个月。爸爸走后,妈妈也要经常出去忙生意了,家里就成了他的王国了。保姆根本不愿意管他。这么凶的孩子,谁愿意跟他过不去?这份薪水这么丰厚,别人羡慕不来,所以保姆也想轻松安稳度过就可以了。家里换过保姆,但是被他打跑了,而且赔偿过好几次医药费。不闹官司就不错了。只能重新聘请这个保姆。

第二个原因是,父母的教育方法不对,让孩子产生敌视心理。孩子每次打人,都会被爸妈审问,自己承认错误。这一点还是正确的。既然承认错误,那就拿东西出来,孩子自己拿。是什么呢?是表面凹凸不平的茶具板。拿出来之后,孩子自己跪在上面,动都不敢动一下。孩子很冷静地做这些事,没有表现出任何不满情绪。跪到了规定时间,他就被允许起来,淡定地把板子放回原处。可见,这样的处罚方式,根本不能对他产生教育和警示作用。当发现孩子还犯其他错误的时候,就会被打。

第三个原因是,父母忽视孩子的感受,没有给孩子心理关注和陪伴。父母几乎没有抱过孩子,而是保姆在抱。当孩子跑过来抱着父母时,父母在忙工作,而且会嫌弃孩子动作粗鲁。当爸妈离开家之后,只剩下老好人的保姆,没人关心孩子。这时的孩子就会感到十分孤独。于是他开始搞破坏,以此来引起大人们的注意。但搞破坏引来的是处罚和鞭打,没有关爱和理解。父母没有真正了解自己的孩子。

第四个原因最重要,那就是,父母起到了不好榜样的作用。妈妈经常出去外面打麻将,玩到凌晨才回家。工作回来之后,妈妈也是玩手机,很懒,没有看书或者学习技能等有益活动。爸爸不值得信任。之所以这个爸爸会二婚,是有原因的。爸爸其实经常说话不算数,回到家的时候也经常酒气熏天,没多少时间是看起来像个靠谱人的样子。除了钱以外,爸爸对这个家几乎没什么付出,更遑论真心陪伴。

改变,从简单的地方开始。

首先是,开始赞扬自己的孩子。这个熊孩子是不是一无是处呢?绝非如此。他是从来没有得到过任何肯定,才索性破罐子破摔的。不妨从孩子今天没有打人,就给他贴上一朵小红花开始。这是一个正面管教的初始阶段。对于父母来说,是举手之劳,但对于孩子的改变作用是很大的。如果一天没有砸东西,如果三餐都能好好吃饭,如果遇见的每个人都能礼貌打招呼,就可以给小红花。这孩子其实还是很爱劳动的,平时都能帮助保姆干活。这一点更值得父母夸奖。但要注意的是,奖励最好不要是物质上的,要不然孩子就会为了得到某样东西,而刻意去做一些事情来取悦人。

接着是,设置一张椅子作为冷静椅,让孩子克服打人、咬人、摔东西等不良习惯。跪茶具板的办法无法奏效,就得改换另一种办法。当孩子轻微犯错的时候,立即制止,告诉孩子做错的原因。如果孩子继续犯错,那就放到冷静椅上反省,设定四分钟,因为孩子四岁。执行的过程要坚决,无需解释了。四分钟之内不准说话,自己想想错在哪,该不该犯。如果说话了,或者离开冷静椅,则重新计时。整个过程,父母也无需和孩子进行交流。时间到之后,要跟孩子谈心,并给予鼓励。

然后是,父母分别陪孩子做一件事。平时父母陪伴孩子的时间很少,所以得学会和孩子一起生活。妈妈可以给孩子做一道菜,让孩子参与,做一些简单的工序。爸爸可以和孩子一起修理一种电器,给孩子分配简单的任务。这种事情要经常做,让孩子知道父母的关爱是有实际行动的。如果父母用买的东西来满足孩子,那是远远不够的。只有亲手做,并且孩子也能参与,才能增进亲子关系。

当然,父母改掉自己身上的坏习惯,是最重要的。这些就涉及父母自己的意志力了。生意上可以请帮手,无需事事亲力亲为。工作上可以培养助手,也无需全程投入,需要抽出时间陪伴和管教孩子。外出打麻将和觥筹交错这种事情,还是尽量不要去做。孩子还很小就已经感受到了,长大了就会学着去做的。到时候就管不了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